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141)+番外

贾滟打量着薛宝钗,觉得这对表姐妹从前在金陵的时候,应该是相处过的,彼此都很熟,只是感情尔尔。

这时,宝钗又问:“林姑姑如今是要去姨母那儿,还是去不羡园找颦儿他们?如果是找姨母,我刚才看见姨母领着周姐姐往登仙阁那边去了。”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送了林黛玉颦颦二字,贾滟和长辈们没当回事儿,可姐妹们私下却给林黛玉起了个小名叫颦儿。

林黛玉不讨厌,也就随姐妹们那么叫唤了。

登仙阁是贾赦灵柩摆放的地方。

王夫人领着周瑞家的过去,应该是要过去那边料理事情。

丧葬的事情,真的很不好办。光是收礼、归档、回帖就够累人的,稍有不周到的地方,可能就会出岔子。

停放灵柩的登仙阁里倒茶,清洗、收查杯碟茶器,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监收祭礼,各处油灯、蜡烛、纸扎的看管,还有夜班时安排人看管门户、检查火烛……灵前不知有多少事情要讲究,又都是旁人都能看得见的,一概不能疏忽。

贾滟对王熙凤的管理手段有信心,但凡经过王熙凤的事情,肯定有条不紊,安排得十分周到,不会失礼的。

王夫人虽然没有料理过这样的丧葬大事,但前头有十几年的管家经验,对府中诸事即便不像贾母和王熙凤那么心里有数,也不至于像无头苍蝇,到处乱飞。

贾滟是协理庶务,也不爱操闲心。

这时候王夫人过去登仙阁是去给下人们立规矩,她过去反倒没什么意思。

她笑着跟薛宝钗说道:“颦儿今晨起来有些咳嗽,我先回不羡园看看她。”

薛宝钗听了,轻轻点头,说道:“如今姨母家的姐妹们都在前头戴孝,也没人能像平时那样陪她散闷。等我看过凤丫头,也去看看颦儿,陪她说会儿话。”

这少女,真是事事都想周到。

这个年龄的姑娘,本不该这么小心谨慎、处处周到的。

贾滟闻言,脸上露出一个温柔的笑颜,说道:“你若是得闲,略去走动走动,大家亲密些,倒也好。”

就是这会儿她的玉儿对薛宝钗虽没有恶感,也谈不上什么好感。

荣国府里先来了个林妹妹,长得清丽无双,贾宝玉终日妹妹前妹妹后地哄着。如今来了个宝姐姐,虽然才来几日,行为豁达,做事又周到,荣国府里的下人提起这位宝姐姐,都说不比林妹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真真是好得不得了。

荣国府里从来就没有秘密。

下人们的这些话,自然也就传到林黛玉那里去了。

林黛玉长得宛若弱柳扶风,性情却是要强的,听了那些话,自然是不忿。

林绛玉却很会哄姐姐,“宝姐姐有宝姐姐的好,姐姐也有姐姐的好。按我说,姐姐才是真真好得不得了,不说舅舅家的宝玉哥哥,像裴哥哥那样厉害的人,到了姐姐跟前,都还只有认输的份儿呢?院子里的婆婆妈妈,哪懂什么诗才?她们说好,不见得真的好。”

林黛玉本来还为自己被薛宝钗比下去而感到郁闷,听弟弟那么一说,顿时笑了。

黛玉笑了,是因为弟弟想哄她高兴的用心,却未必是不在意自己被比下去。

贾滟回不羡园的时候,两个玉儿都窝在西边的书房里。

林黛玉正站在红木书桌前练大字,林绛玉则盘腿坐在榻上看窗外的天空。

贾滟才踏进院子里,在西边回廊上的小八就扑腾着翅膀,嘎嘎说道:“太太回来了。”

夏堇一听小八的声音,便笑道:“少见像小八这么机灵的八哥,裴五爷家的哥儿当真是了不起,竟将这鸟儿养得如此灵性。”

正房里的棣棠和建兰听见小八的声音,连忙打了帘子出来,跟贾滟行过礼,满面喜色地说道:“早先琥珀过来跟我们说了,这个月太太要协理府里的庶务,我们正为太太高兴呢。”

棣棠和建兰是从扬州来的,林如海一家三口在扬州的生活比较简单,两个小丫鬟也没见过世面,刚到荣国府的时候,被荣国府多如牛毛的规矩和讲究唬得一愣一愣的。

两人如今待了几个月,又时常听夏堇和锦葵说起荣国府里的事情,平日跟荣国府里的下人也玩得很好。

尤其是建兰,她是贾滟带回京都的丫鬟当中年龄最小的,嘴巴甜,性格又活泼。贾滟见平日她没什么事,在不羡园里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每天分给她一把零食,让她到各个院子去找那些闲着的丫头婆子们玩,光交善缘。

如今这个小丫鬟已经是贾滟身边的小灵通。

荣国府有什么风吹草动,有的事情贾滟还没听说,她就已经知道了。

贾滟听得两个丫鬟的话,神色莞尔,“这还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怎么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啊?”

建兰说道:“这是老太太和舅太太都信任太太,才会请您协理。虽说是辛苦了一些,但太太能者多劳,再者,也是太太的体面。”

小嘴巴叭叭叭的,是很会说。

贾滟看了她一眼,问道:“姑娘和哥儿呢?”

话音刚落,林绛玉已经像是一只脱缰的小野马似的,从西书房窜出来,小男孩跑得飞快,像是一阵风一般卷到贾滟跟前几步的地方停下,然后像模像样地向贾滟行礼,“太太。”

贾滟忍俊不禁。

林黛玉永远比弟弟稳重优雅,她穿着一身素色的常服从书房里出来,走到贾滟跟前行礼。

贾滟一手牵一个玉儿进了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