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246)+番外

贾芸“哦”了一声,探头看了看,果然见到贾滟坐在梧桐树下。

他想着还是别打扰她们,正欲离开。

谁知尤三姐却把他喊住了。

贾芸:???

尤三姐的眼睛亮晶晶的,她望着贾芸,心里有些话本不想说,可想到如果自己当真和尤二姐回了宁国府,以后和贾芸说话的机会就不比如今方便。

少女的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他,说:“我想给你做个扇袋,你喜欢什么样式的?”

贾芸讶然看向尤三姐。

只见尤三姐神色认真。

少年仿佛意识到什么,脸倏地红了起来。

在他们身后的贾滟看着在庭院门口相对而立的少年男女,秀眉微挑。

面对两个豆蔻年华的少年男女,灵魂来自后世的贾滟很难提醒他们要谨守男女大防,贾芸和尤三姐此刻的反应很纯情,他们可能只是在最近几个月的相处中,不知不觉地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

诗一样的年华,心中有风花雪月才是正常。

贾滟想起尤三姐和尤二姐在原著里的命运。

一个看上了柳湘莲,一心想嫁给他,最后因为柳湘莲退亲而自尽;一个当了贾琏的妾,被王熙凤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失去了刚怀上的孩子,吞金自尽。

都是红颜薄命。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贾滟在空闲的时候,也会想自己的未来会怎样。

未来怎样,其实是一眼就能看到头的。

她会是林太太,林如海不死,平步青云,她就能锦衣玉食。

林如海死了,大不了成为寡妇,可是凭着林如海留下的钱财,也够她和两个玉儿挥霍八辈子了。

虽然是在古时的世界,可她有穿越这个金手指,能规避掉一些风险,没什么好担忧的。

可心里还是会有遗憾。

所以她才会想着开锦绣坊。

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些人,也伸手挽回一下自己当初看书时觉得遗憾的人和事,心里就会觉得很满足。

贾滟留了两个玉儿在卜氏的屋子里陪母亲说话,自己则待了锦葵跟着尤三娘到了陆清洛的四合院。

邬书君一大早就出门了,没在四合院。

陆清洛带贾滟去看已经绣好的《双寿图》。

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双寿图》已经完全绣好,寿桃的色泽,栩栩如生的几株菊花,还有那只活灵活现的小狸猫,跟贾滟的工笔图没什么两样。

就连林黛玉提的诗,都像是亲自写上去似的。

贾滟看着《双寿图》,赞叹不已。

“老太太看了这幅图,一定会喜欢。”

贾滟拉着陆清洛的手,笑着说道:“昨个儿老太太还在跟我说给平南王太妃的生辰礼物已经拟好了礼单,可还缺一件压轴的。我心想,这可不就在等着陆妹妹的《双寿图》吗!”

陆清洛完成了《双寿图》,神色也比较轻松,但她没有贾滟那么乐观,“希望还能入老太太的法眼。”

陆清洛在后巷住了几个月,经常听人提起贾府的事情,也经常听人提到贾母。

她从未见过贾母,只从旁人的言辞里了解到的贾母,是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身为国公夫人,也是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可是这位老人家待人接物几乎没有架子,便是最贫寒的亲戚去找她,也不会觉得自己被冷眼相待。

后巷里的人提起贾母,没有人说她不好的。

陆清洛每次提到贾母,心中都十分尊敬的。

贾滟看向陆清洛,她提到贾母时,神色总是有些紧张。

贾滟忍不住取笑陆清洛,“老太太又不吃人,怎么每次提到她,你都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陆清洛想了想,神色认真地跟贾滟解释,“因为夫人在我心里,便是神仙一般的存在。夫人已经那么好了,我实在无法想象夫人从前心中挂念的老太太,会是什么样的。”

贾滟想起陆清洛对贾敏的感情。

说陆清洛是贾敏的迷妹都不为过。

“我从未跟敏姐相处过,不知她平时到底是怎样的。但从你和老爷对她的感情,也能猜测一二。有道是言传身教,敏姐身上,免不了会和老太太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她们与你我一样,都是人。”

贾滟杏眼含笑,望着陆清洛说道:“相信我,等老太太见过这副《双寿图》字后,她一定会想见你的。”

“太太别逗我了,我何德何能可以见到她老人家。”

这种事情,陆清洛连想都不敢想。

贾滟却说:“虽然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老太太可不那么认为。你从前在扬州也看到了,敏姐管家算账很有一手,但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老太太最爱有才之人,你的刺绣之能,别说放在荣国府里,便是放在京都,也没几人能赶得上。”

贾滟对自己画的《双寿图》和林黛玉提的诗很有信心。

对陆清洛的刺绣之能更有信心。

她有种强烈的直觉,贾母一定会喜欢《双寿图》,她也会将《双寿图》送去给平南王太妃。

活到这岁数,老人家看礼,不仅看礼的贵重,也看送礼的心意。

贾滟已经被封为三品诰命夫人,她亲自画的《双寿图》,吏部尚书林如海的长女亲自提诗祝寿,又请了江南小有名气的陆清洛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将画变成绣品……贾滟觉得《双寿图》在贾母的礼单上,绝对是压轴的存在。

《双寿图》已经绣完,贾滟跟陆清洛说后面尤二姐和尤三姐的去处。

“……其实她们已经到了说亲的年龄,尤其是二妹妹,今年夏天她就要及笄了。她们的长姐想借老太太的力,帮她们说个好人家,因此我才带她们到这儿来与你一起绣《双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