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42)
等到了第二日,曹德坐着牛车到了降卒营时,发现已经好些人已在鱼塘附近等着了,看来是屠三提前通知了众人。
其实不仅是屠三,看管鱼塘的降卒中,早就有人察觉到了这与众不同的“怪虾”,只是一直憋在心里,不敢禀于小郎君,更不敢与旁人提,而从屠三那里听了这虾原来是换作“龙虾”,而且居然还能吃庄稼苗,更是后怕不已。
幸好屠三将此事禀报给了郎君,若不然他们照看不当,让这龙虾跑到稻田里去,岂不是祸害里庄稼?
而关于龙虾肉多也长得快的消息,他们也从屠三那里听说了,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们看向龙虾的眼神又发生了变化,忍不住吞咽口水。
原来这怪虾还很会长肉啊,那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所以曹德过来时,就看到围在鱼塘附近的将卒们盯着鱼塘中的龙虾都是眼睛冒光,他心里轻笑,看来这些人都已经知道了龙虾好吃。
养殖龙虾确实有着不少隐患,但是也会有很多的好处,只单单其中一条能吃,就足以打败多数缺点。
而曹德虽然也担心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诸多坏处,但是也无法拒绝养殖龙虾的诱惑。
龙虾肉质鲜美,还拥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点,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而曹德的印象里,一到夏季,街头夜市到处都是小龙虾搭配烧烤,还有冰镇啤酒,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
但其实龙虾不一定非要重油重盐才做的好吃,新鲜的龙虾更适合白灼,只需要用上少量的盐、生姜等物,就能保留其鲜美口感,而且也更健康营养。
不过此刻不是研究其吃法的时候,而是要赶紧将其从鱼塘里打捞起来,重新单独安置。
曹德打算安排降卒们开挖新的虾塘,把捕捉出来的龙虾都单独养殖,除了放入一些小鱼小虾作为龙虾的食物,不与其他的鱼虾放在一起。
而降卒们本来就有开挖鱼塘、蟹塘的经验,如今又亲自听曹德讲了一遍龙虾的各种好吃与吃法,更是口水横流,只恨这些龙虾不能生长得更快些,哪里会舍不得力气。
不过两三日的功夫,就在一块地上开挖出了好些的虾塘。
小郎君说了,这龙虾养得可快了,虽然如今他们鱼塘里捞出来的龙虾都不多,但相比只要养上几个月,定能养出好些的龙虾来,到时候这些个池子都不够用咧。
只要一想到这样的场景,降卒们就觉得内心一片火热,感觉全身的力气都使不完,恨不得赶紧将龙虾放入到虾塘里,但却还要等上几日。
虾塘虽然开挖好了,还要用生石灰进行泼洒消毒,这样可以降低龙虾发病率,而且为了防止它们逃逸溜到农田里,降卒们还要在虾塘里布好防逃网,最后又在里头栽种水草投放田螺,这样夏季高温时,龙虾在水中也有可以避暑的地方,同时蜕壳时还可以隐藏躲避天敌。
将卒们对龙虾充满了期待,对虾塘的建造上更是十分用心。
等虾塘建造完,龙虾全部投放到其中,将卒们开始期待。
再过上几个月,应该就能吃上了吧?
而曹德也同样期待,不过他要忙活的事情不少,不过是念叨了一两日,转头就忙别的事去了,倒是另一事让他没想到。
曹德略显惊讶,“你是说卫梁想见我?”
第24章 第二更
卫梁自从收到曹德送去的那本《化学教材》基础版后,就日夜观看,除去要给学童授课的时间外,所有的精力都投之到这本书上。
他虽是儒生,但并不仅读圣人之言,诸子百家都略有所涉,而其中墨家与道家的经典著作更是不陌生,而曹德送去地这本书,却与他以往所读皆不同,甚至其中一些言语,颠覆他已有认知。
但也正是如此,他才会投入这么多的时间在这本书上,只为了辨伪求真。
起初,他只当这曹家小郎送来之书是无稽之谈,但因其晦涩难辨,其中所言诸多事物,竟是他闻所未闻,何为氧,何为碳?他只知上善若水,却不知水中竟还有多种物质。
虽然那书中有诸多他未曾听闻之物,但好在其见解并不深,卫梁花费了数日时间,勉强算是将这本书掌握通透。
不提其中所言是否有理,至少自成体系,俨然已是一门学问。
他虽看完那本书,但并未完全吃透,其中有些事物是从未听闻过之事,好在也有一两件是他知晓的,为此,他又用了三日去考察验证。
书中提到一种叫做甲亢的病症,会出现大脖子病状,而病因竟是因为病人缺碘所致,一般患病者久居山上,食盐甚少,而唤此病者可以以一种海草为食,海草中有碘,可解之。
卫梁对大脖子病不陌生,他年少时游学,就曾见过此种病症,而那些患病之人家境贫寒,生活窘迫,确实累年不食盐。
又有一例则是与铅有关,书中所言,铅者,又名汞,有毒之物,人食之则亡。卫梁见之心惊,若说大脖子病是极少数人才得见,那铅则是极为常见,不提炼丹师们所炼金丹,便是夫人妆面也会用铅粉,若是有毒之物,岂不是在饮鸩止渴?
他初时也是极为不信,但等寻了金丹来喂鱼,不过三日,数条活鱼皆暴毙。又想到早些年他母亲还在世时,时常已铅粉敷面,而等洗尽铅华时,面容却不及家中仆妇,如今细思,难道是为这铅粉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