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武周]问鼎(223)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他小跑了两步,和同在此地的崔知温交代了两声,当即随人一道继续往前走。

上官仪望着周道务这个仿佛得了重要差事的笔挺背影,嘴角扯了扯,“这算什么,夫凭妻贵吗?”

听闻昨日临川公主被皇后领去做了个助手,就不难想为何戍卫的职责会交到周道务的手中。

看门看得好的,完全可以看看薛仁贵今日是何等仕途。

也难怪周道务对这份新委任重视有加。

哪怕他得算是因临川公主的缘故才得了提拔,也并不妨碍他因此而觉踌躇满志。

但上官仪转念一想,又觉得这话说得并不太妥当。

临川公主毕竟是皇室公主,固然周道务早年间的职务升迁,其实没因临川公主的身份而得到多大的好处,那到底也算是尚公主。

何况,他也只是这出大典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罢了。

真正的问题还是在皇后的权力被陛下一手抬升了。

若非陛下病症尚未缓和,他在此时说话不妥,他是真该和陛下劝谏两句,天子仍在的情况下,后宫干政可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薛元超对于皇后的出身也有些微词,只是当年局势如此,立武媚娘为后有利于陛下扳倒长孙无忌,他便从未说些什么。但如今的局势发展,实是让他有点看不透了。

罢了,且先不管此事。

这等并非常态的情况,应当也持续不了多久才对。

然而这二人却并未看到,已走远的桑宁又转头朝着这两人的背影看了一眼,目光中闪过了一缕打量之色。

这份打量稍纵即逝,最后已归于平静。

桑宁心中腹诽,看起来,皇后督办此事引发的微词并不在少数。

但除却要将此事奏报给皇后之外,她大概很难不因这出见闻而下定决心,必须要将她的分内之事办个妥当!

以至于她都未曾发觉,在她的宫中密友里,居然少了个人。

再与人问起的时候,便听人说,是小公主要往长安走一趟,替皇后办点事情,连带着澄心也一道去了。

不过,澄心去的却不是长安。

她早早与安定公主分道扬镳,往益州而去。

随同她一并前往益州的,还有当年被李清月“慧眼识珠”的炸炉天才刘神威。

因只有几人赶路,又不像是彼时官员上任一般还有辎重携带,澄心和刘神威行路的速度很快。昼夜交替之间抵达蜀中,竟只用了十日。

惊见几人到此的段宝元都吓了一跳。

眼看这些人沿路颠簸,大约并未睡个好觉,他连忙着人将他们给安顿了下来。

可很快他又受到了另外的一出惊吓。

谁让澄心只是喝了口水,就从行囊之中翻出了安定公主所写的那份《人造祥瑞计划》递交到了他的眼前。

一看到上头的字迹,还没等他看其中的内容,段宝元就已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

澄心:“……”

这个反应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段宝元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又重新站了回来。

本着多解释多错的原则,他干脆也不在自己方才那行为上多加辩解。

但也实在不能怪他有这样的反应。

不错,小公主人是没到。

但打从显庆二年开始就带给他的“心理阴影”,那可真是多年如一啊。

当他接到那份计划书的时候,他更可以确信,自己的担忧一点也没错。“蜀中见龙?”

这听起来就是好一个大麻烦!

第77章

可不就是个麻烦吗!

段宝元的眉头拧巴了有一阵, 最后还是开口问道:“容我问一句,这蜀中见龙之事,到底是公主的意思, 还是……”

还是上面人的意思呢?

段宝元不是在李治即位后才做官的,所以记得点早年间的对祥瑞的态度。

光看修编《隋书》之时对于隋炀帝“雅好符瑞,暗于大道”的批判, 就知道彼时是何种态度。

虽说地方上的小祥瑞其实一直就没有少过,但已被禁止上报, 至多就是在各地的县志上稍有记载。

怕自己的意思没被那二人听明白,他又解释了一句:“唐律之中是有规定的, 若是诈称祥瑞的话, 要被判处流放两年。”

他这个做官上任的益州,就已是极偏僻的地方了。

要是再被丢出去流放的话,那估计就会被往岭南之类的地方丢了。

段宝元自认自己没有这个制造祥瑞却不被发现的本事, 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却听站在他对面的澄心坦然答道:“但这句话的后半句,说的是, 如果真的有祥瑞出现了,各级史官必须上报, 否则还要罪加二等,我没有记错吧?”

段宝元有点意外地看了她一眼。

唐律繁复,对他这种不仅在大理寺干过,还当过地方官员的人来说,必须倒背如流, 澄心这个宫女却也能直接接上话。

也不知道是因为她来此地前就准备好了用来说服他的说辞, 还是小公主的手底下能人辈出。

澄心接着说了下去, “昔年太宗所颁布的《诸符瑞申所司诏》也说了,今后若是有麟、凤、龟、龙出现的大瑞, 还是要上报到中央的,既是蜀中有龙,上奏天子并没有问题吧?”

段宝元咬了咬后槽牙,再度意识到,这确实是有备而来。

澄心又道:“此外,倘若段长史仔细看过公主给您的这份计划书就会发现,这个见龙的传闻不会只在益州出现,只是由您先来做个开头罢了。说的人多了,这难道还不是真的祥瑞吗?”

段宝元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