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武周]问鼎(567)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他收到的却不是同伴的回答,而是被人匆匆拉拽起身,朝着放置皮甲武器的地方冲去。

但先一步到来的,还是一支支淬了火的箭,伴随着袭营的铁骑一并,砸在了营地之中。

他也猛地惊醒了过来。

可夜色蒙昧之间,他们根本看不清来人到底是什么身份,竟恍惚觉得,那是背景里的神山忽然张开了巨口,将山中的精怪以这等方式放纵而出,朝着他们这些休憩在山脚下的人袭来。

与此同时,勒马在河边的李清月看到的,则是那些经由数月跋涉的唐军,终于能将这翻山越岭的煎熬,随着黄河奔行而去的声音,在这一战中发泄出来。

“杀——”

他们不需要擂鼓助兴,因为早已震动大地的马蹄声在山谷中回响,就是最为合适的鼓声与号角。

他们也不需要什么夺取对方物资的许诺,因为那一尊尊遗留在来时路上的丰碑,仿佛都在见证着今日的这一战。

愈燃愈盛的火光之中,一支长箭忽然自薛仁贵的弓上发出,径直穿透了吐蕃援兵主将的身躯。

饶是对方带甲入眠,也根本难以阻挡这两石有余的弓力带来的贯穿之威,当即自马上栽倒了下去。

下一刻,几乎不必李清月做出号令,身经百战的薛仁贵与黑齿常之就已发出了全力进攻的信号,更是将“敌将已死”喊成了这营地之中的口号。

那声音伴随着杀伐进攻的呐喊,一时之间响彻了整片河谷。

敛臂王女能清楚地看到,当两方的兵马已彻底交融在一处的时候,在这位大唐公主的眼睛里,月光与火光被混合成了一种惊心动魄的颜色。

“传我号令,除了给禄东赞传讯之人——”

“不留活口!”

------

“你说什么?!”

禄东赞难以置信地看向面前这个仓皇而来的下属。

不,与其说是下属,还不如说是逃兵更加合适。

在他那一身被划破的皮甲之上,沾满了泥水与血水,仿佛是先掉入过河中又匆忙爬上了岸,而后寻到了机会与战马会合逃离了战场。

那匹将他一路疾行送到此地的战马,也早已到了气虚力衰的时候,仿佛随时都能呼出最后一口气,直接倒地身亡。

这本不该是禄东赞想要看到的景象。

他该看到的应该是……

是从逻些城驱赶着牛羊而来的士卒,抵达他的面前,成为他攻破吐谷浑的最大助力。

而后跟他一起迎接大胜的结果。

怎么会,怎么会……

“我说,”那士卒无力地答道:“我们在积石山下遭到了伏击,万余精兵全军覆没。”

“可大相——不是我们不想打赢啊!实在是对方的实力太强了。”

禄东赞觉得自己随后的那句话简直是从牙齿缝里钻出来的:“你觉得他们是什么人?”

士卒努力回想了一番对方的面貌和兵甲,毫不犹豫地答道:“唐军!只有可能是唐军!”

第180章

唐军?

不错, 藏原之上能对他的吐蕃精兵造成打击的,确实只有唐军。

可是,钦陵赞卓还拦截在西域, 吐谷浑那边又没有出现增兵的迹象,唐军是如何绕过了他的耳目,径直抵达积石山下, 对着他的援兵发动了致命一击?

难道他们长了翅膀,直接飞到的这边不成!

禄东赞可以确认, 这名参与了那场积石山之战的士卒,是他亲自选拔出来的精兵, 在发兵前也应该接受过他那大儿子赞悉若的核验, 那就绝不可能在这等事情上做出错误的判断。

或许是在这等危机临门的关头,禄东赞的头脑转动得要比平日里更快,他便忽然想到了一个此前被他忽略掉的事情。

对了, 之前的党项羌与东女国之争!

这争端其实发生得并不寻常。

不过是因为彼时他的心思都不在南面的情况上,也被那些插科打诨的话混淆了视听, 这才将其忽略了过去。

禄东赞倒也不愧是作战经历良多的老将,当即意识到, 这很有可能便是唐军隐藏北上行踪的手段。

偏偏那些各自争利的羌人只顾着守卫自己的财货,根本不曾让人探查,在那东女国之后到底是什么人。

如今对方既然先在河谷完成了一出堪称奇迹的拦截,他便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已是无济于事。

而他现在该做的,是在援军被唐军阻截、还要跟吐谷浑联手的情况下, 稳住己方的战线, 而后平稳撤离出此地。

倘若还有机会能从吐谷浑身上咬下一块肉最好。

若是不能, 那便果断收手!

他朝着那报信的士卒问道:“这个消息,你告诉过几个人?”

这条唐军到来、吐蕃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有几个人知道?

那士卒不太明白大相为何忽然有此一问,连忙答道:“我绝非要做逃兵,只是想将这军情汇报到您的面前,一路赶来不敢有半点耽误,所以只同您说起了这——”

他说不下去了。

在他说到那个“只”字的刹那,禄东赞就已对着后方的亲卫做出了示意。

那亲卫多年跟从于禄东赞,对他的种种暗示都了然于心,骤然出刀贯穿了那士卒的后心。

士卒难以置信地朝着禄东赞看去,完全不能理解,为何他向禄东赞卖力报信,居然会得到这样的一个结果。

他能听到的,只是这位吐蕃大相朝着亲卫说道:“他伤势过重晕厥过去了,去找医官看诊,明白吗?”

亲卫回了个“明白”,娴熟地把本就是个血人的士卒给架了起来,随后朝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