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武周]问鼎(910)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按照他的说法,唐军眼下因为他手下兵马汇聚到此,已不似先前一般有性命之危,那何妨等仆固部换一个首领后再行发兵。

“可现在是进军,也为您自己报仇最好的时候。那边的其中一路兵将明显没有经历过严格的规训,就算有一位还算合格的将领,也不可能拿出多少作战的能力。给他的时间越多,越容易出现变数!”

阿史那道真据理力争,却对上了仆固乙突另外一只完好眼睛的怒视。

“我没有因为是被你请来此地便遭此无妄之灾而迁怒,已经算是我对大唐的忠诚了。”仆固乙突一字一顿地说道,“我有自己的办事想法。”

他怕他一旦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高侃或者阿史那道真,他的士卒便会完全变成此战中的牺牲品。

若是连他自己都要因为伤势而出事,到时候他的接任之人还要如何维系金微都督府呢?

他的到来算是保住了高侃的性命,大唐别想对他论罪,抢夺他仆固部的权柄。

至于报仇之事……

他会让人来做的。

阿史那道真还想再说,却被高侃给拉了出去。

就算之前他险些在固守营地之中阵亡,高侃在此时也还是比阿史那道真要冷静得多。“你先别说了。我们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

高侃并未和阿史那道真说的是,按说,如果郭待封那边没出问题的话,现在应该已经抵达此地了,但现在迟迟未到,恐怕是还出了什么其他的问题。

仆固乙突的消极应战,所带来的麻烦还要更多。

但那又能怎么办呢?现在他们还都活着,人手也已比之前多出了不少,在数日前又已送出了一批信使,便是最好的情况了。

相比之下,已有多时不曾露面的太子李贤,也不知道到底如何了……

------

但高侃并不知道的是,在此时已有数支队伍朝着他发起支援了。

仆固乙突倒下的那一日,正是安定公主自长安出发,是庞飞鸢自辽东出发,也是——

娄师德带着高侃留在单于都护府的旧部,成功越过了漠南和漠北之间的沙碛。

虽然在分析局势之时,他觉得那一路潜藏的敌人应该不会对他发起进攻,但在真正北上而行的时候,娄师德却始终不敢放松懈怠。

他也在这些提防警惕的行路途中,对于如何援助高侃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我们走!”他忽然领着士卒,朝着更偏向于西北的方向开赴而去。

只希望,他那位留在并州都督府的同僚,千万别觉得他这是在擅作主张才好。

留在并州都督府的狄仁杰打了个喷嚏,但并未将其放在心上,而是继续研究起了自单于都护府方向传来的一条条零碎消息,目光渐渐地集中在了其中的几条上。

当半个月后安定公主的大军格外快速地抵达并州之时,李清月和狄仁杰几乎是同时朝着对方开了口。

“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协助于我。”

“我有一事要向大总管禀报。”

狄仁杰朝着已然甲胄在身的安定公主看去,只觉对方站在这片对她而言算是陌生的土地上,也自有一番底气,让人毫不怀疑,这边境的乱象能在她的手底下平定。

比起当日的太子到达,今日的安定公主才真正像是主帅出征。

“还是您先说吧。”

李清月伸手指了指北方:“我想先请怀英相助,将这边境的小贼给拿下。”

狄仁杰笑了:“大总管说的是小贼吗?”

李清月目光凛然:“偷走了大唐皇子的,难道不是小贼吗?”

大唐兵马到来的消息,没有那么快传到阿史德元珍等人的耳中,这将会是先解决单于都护府内乱最好的机会!

而她相信,辽东那边已然出兵的那一路,绝不会辜负她的期待,也能为她争取出足够的时间。

第254章

为了防止东。突厥有机会远遁入漠北草原深处, 当然是趁着他们还没能掀起什么风浪的时候,先一步将他们给解决掉为好。

他们今日能抓住机会,将出征的大唐太子作为交换的筹码, 明日聚敛了人手在麾下,恐怕还能折腾出更大的麻烦来。

这份轻重缓急,李清月还是很清楚的。

狄仁杰显然也很明白这一点。

“大总管所说不错。宗仁和安东都护府那边的援军必然先于您抵达漠北, 与其尽快三路合兵横扫铁勒,将太子救出, 还不如先解决后顾之忧。”

“不瞒您说,近日单于都护府多处有所异动, 我已让人从中打探, 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你刚才说错了一点。”李清月打断了他的话,纠正道,“陛下已然下旨, 李贤已不是太子了。所以我才说,我们要惩戒的, 只是偷走了皇子的小贼而已。”

狄仁杰的目光有片刻的震动。

他到此时才知道,在今日来的并不仅仅是安定公主, 还有这道自关中带来的废黜太子消息。

但无论太子之位有变,在随后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浪,起码对于边境的大唐军队和各州府官来说,李贤不再是太子,无疑能够减少诸多桎梏。

高侃的抉择, 应当也不会面临朝廷的责难了。

这是一件好事!

也正因朝廷做出了这份决定, 安定公主完全不必受到太子被擒一事的约束, 以更为沉稳的节奏推进战局。

“你继续说吧。”李清月示意道,“我想听听你的发现。”

狄仁杰答道:“自宗仁兴兵向北后, 虽有并州都督府的府兵陆续抵达边境,但高将军的驻军大多已被征调至漠北,单于都护府内大唐兵马和突厥留守兵将失衡,已被摆在了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