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之殷商风流(117)+番外
小包子听不懂是吴世齐的话,只是笑着肉脸使劲点头。
马车走后,徐易摸着花白的胡须,“真是,阴盛阳衰的一对儿啊。”
“阿爹,栗儿觉得齐二哥哥一点都不像男子。”
徐易摸了摸女儿的头,“可不能这样说,你二哥哥幼年冬天落了水,落了这病根子,导致自幼体弱多病才如此,天不佑人,好在...”
徐栗抬头,“好在什么?”
“赐了一个二嫂嫂给你二哥哥!”
父女相视而笑。
江淮来报,王师回朝,渡淮水时遇袭。南师长为救君上中箭落下淮水,生死不明。君上受伤!
平定南方本是喜事,谁知贼人不死心,想来一个玉石俱焚,袭击了回朝而松懈的王师。
消息一出,子受率城内余下禁军亲自去迎接回朝的帝乙。
战事平定她才安然入睡,得知要回朝她的心情才稍好,而如今传回来的消息如晴天霹雳。
劈在了她的心尖上。
“把楼内全部的探子,以及各地的探子,全部,全部派出去找!”黑影将过程全部报告给了子淑,听到消息的人差点没有站稳。
“可是,楼中在监视着各方势力,派出去怕是...”
眼睛里的冷光朝他看向,比这雪地的寒风还要冷,“是,属下这就去。”
终是站不定了,失了力气般的卷倒在地,碰到了一旁的树丛,积雪从叶子上滑落到她脸上,她觉得好冷,好冷。
“夫人!”盘中的热茶随着盘子一同滑落在了地上,热茶洒出将地上的雪融化一大片。
远山着急的呼叫着,“快来人。”
闻声的众奴仆纷纷赶来,“叫医官,医官!”
情是良药,也是毒.药。毁人心智,伤人性命。何以至此?
皆有情深所致。
王师归,众将士归,凯旋踏马归,将军府归来的只有沮丧的空山,以及身后牵着的赤驹。
第55章 当首功,镇南候
北风呼啸在淮水上, 冬寒将两岸积水的田地冻结,淮水水流急促水势依旧。
“听闻王都已经降下初雪了。”登高望远,江淮的平原最是辽阔。
“是啊, 瑞雪兆丰年, 来年定是一个太平丰收之年。”南仲心不在焉的回着。
帝乙望着山下淮水上的船开怀大笑, “哈哈哈, 卿助寡人南征,是首功之臣, 回了王都卿可要陪寡人赏雪。”
“蒙王上恩宠~”南仲紧握着缰绳。
总觉得赢得太轻轻了。
这就赢了吗,南方这就平定了吗?摸着胸口隐隐作痛的地方,南仲百思不得其解。
师傅, 您说的二十年后的死劫...我是渡过去了吗?
寒风刮在山林, 将细碎石子刮落淮水,溅起大大小小的水花。
在拉缰绳回头之际,后方军中传来喊叫, “敌袭,有敌袭!”
南方既已平了,南仲率先锋部队押送着江淮候众人先行。帝乙也在其中, 由他保护。
南仲当即叫唤左右护卫, “保护王上!”
先锋骑兵人数不多,只有几千人, 这里且在山上, 帝乙来兴想登山一看淮水壮阔,不曾想贼人不死心。
他们小看了江淮人的护主之心。
山林间的风吹草动, 南仲察觉到了敌方应当是蛰伏了不少人, 情势紧张,握紧了手中的枪轻轻一拉缰绳骑着赤驹走到帝乙身前。
身后即是悬崖, 悬崖下是冰冷刺骨的淮水,已无处可退。
敌方明显是有备而来,想要救走江淮候众人。“空山,带人将囚车看好,绝不能让人救走。”
“是!”
骑兵马踏山林,将整个山间震荡的极响,对方早有准备,以二人伏地拉绳拌马。又以弯刀割马腿,减弱骑兵的力量。
南仲挑起与之交手的一人,剑眉横皱,心中一阵不安,这些人是江淮君主养的死士...
熟悉的身手,让南仲不禁再次握紧了手中长.枪。
背后的血溅到南仲的红色披袍上,南仲回头,是帝乙拔剑斩敌溅下的。
帝乙朝他点头,君臣背对而站,“王,一会儿我引开众人,虞起马上要来了。”算着时间,虞起的先行部队应该快到了。
“好,你多加小心!”
山间的响动越来越小,直至静下来,虞起在两个时辰后才赶到,只不过见到的是一片狼藉。
负伤的马儿强撑着流血的腿试图站起来,但都未果。
“王!”在一片尸体中找到了一具最显眼的尸体,尸体旁跪着众人。
虞起下马快步跑去,满身血迹的帝乙已经昏迷不醒,“快,叫军医,军医!”
最终,在商军拼死下囚车未被截走,敌人损失惨重逃走,帝乙负重伤。
“将军!”山头上,少年跪在赤驹旁边失声痛哭。
一旁还有松动的红土频频往下滑落入寒冷的淮水。赤驹低头吃草,南仲的亲卫在岸边痛哭。
帝乙强撑着身子,一把握紧了虞起的手,“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找到他。”
虞起咬牙,此次出征都由南仲提携他,对于这个年纪小于他的主帅亦是钦佩,“是,就算挖干淮水的水,臣也一定要将南师长找回。”
敌方不仅有剑客,还有弓箭手。
帝乙能征善战,但比起南仲来,终究还是过于普通,从赤驹背上跃起,羽箭划破了脸,一支正射向帝乙的箭被南仲挡下,箭正对左胸,刺穿了衣甲。
与射子淑那一箭,像极了。
与以前和人置气的心痛不一样,这次他是真的感觉到了心脏上的痛楚,由中心向四周传递麻木,南仲握紧枪的手失了力,长.枪滑落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