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之殷商风流(262)+番外
“罪臣未能护好师长,未能守好牧野,请君上责罚!”
元长搀扶着喘气的天子,走不动道的子受,乌黑的靴子一步步从台阶踏下。
吴世齐攒紧了袖口跟在后面,闭着眼睛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也许这个结果,是他和地上躺着的人早就料到的,只是当真正面临时,吴世齐的心中还是悲痛万分,难以接受。
人或许可以胜天,但是未必能胜人心。
“南卿...先生他...”这也是他心中最后的一道防线,“为什么?”
“前线的宗室突然倒戈,我军不敌反被围困,将军苦战一日未果,敌将先锋乱我军阵脚,万箭齐发下...将军他...”
“宗室啊...”天子的眼睛湿润,也失神,挥动着无处安放的手,转身离开侯府。
飞廉等各部将再次磕头后跟随天子离去,侯府院落瞬间空荡了不少。
女奴将冲出来的女孩拉到怀里蒙着她的脸,“不要看!”
只是小女孩力气很大,她拉不住,很快就被挣脱。
反常的是,她没有哭没有闹,如她母亲一般静静的走上前,站在旁边。
这是第几年,她似乎不记得了,父亲走得时候身躯很高大,骑在马上很威风,如今回来了。
“娘亲~”南歌低喃一句。
侯府频繁来人,“父亲~”
吴世齐转身,伤神的眸子里印着一个少女,他点头,示意她过去。
“哭出来,会好受一些。”少女走近,拉过她的手,温柔的语气让女孩瞬间崩溃的扑入了她怀中。
空山跪爬着过来,重重的磕头奉上一把短剑,“夫人,这是将军死前一直拿着的剑,到最后仍不愿松开!”
“将军咽气之时说还说了,若有来世,宁违天下也只守卿一人。”
心中固起的坚强堤坝,突然决堤。
寒冬冻不住汹涌的黄河,闷雷声渐大,狂风静止又落下倾盆大雨,黄河的水咆哮着河岸,从河内卷出淹没了两岸。
既非春日寒消三伏天,也非酷暑,涨水缘由不得而知。
西周,丰京。
联军大败商军于牧野的消息传回,同时斩杀敌方主帅南仲的消息也在西周传遍。
丰京王宫内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练习着挥剑,许久后收回双手叉腰道:“凭什么兄长就能上前线杀敌,而我就只能在这王宫内。”
雍容华贵的女子挥着手,宫人端来一盆水将水中的柔布拧干后温柔替他擦着汗,“等到你和你兄长一样大的时候,你王兄就不会拦着你了。”
“可是孩儿也已经十六岁了,兄长十四的时候不也代替父王去过商的王畿吗。”
“可那是赴宴,这战场上刀剑无眼...”
“太王后!”内侍的寺人急步走来。
“何事?”
“大王...攻取了牧野。”寺人低着头,眼里却没有高兴。
穿着华贵的女子温柔的笑了笑,将手中的步轻放回铜盆中,“成王败寇,古来江山都不会万载,谁为君王天下都还是那个天下。”
“母后...”少年低眉,他亦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大商天子的亲姑姑,大商曾经的王女。
王兄举兵,同胞兄长为先锋郎,兵戎相向的是血脉相承的亲人。
“还有...”寺人哽塞,“商军主帅南仲,战死于牧野城下。”
细长的眉毛微微拱起,眨着泛红的眼眸突道:“雍儿,今日还未检查你练的字。”
“昨日先生又新教授了治国一篇,今日一早我便抄写了,我去取来呈给母后看。”
“好!”
少年带着仆人从侧殿离去,女子驱身一颤,差将摔倒,好在身后的女奴搀扶及时,“这消息,从何而来?”
“前线,众军亲见,南仲...万箭穿心而死。”
“谁让你回来的!”
寺人跪下,“是十一公子,司空大人。”
“郜儿?”
寺人将头埋下,“冲陷在最前方的是十一公子,大王还褒奖了他,承诺取商后赐他封国。”
女子明白他的儿子这般做,皆是为她们母子考虑。
先王已去,武王不似先王仁慈,她终究是商的宗室公主,武王对她虽然恭敬,但是心中仍有芥蒂。
唯有在战场之上博得信任,若得封土地,来日天下大定便有安身立命之所。
第126章 未亡人伤心处
二月冬末, 周军屯兵牧野,剑指王城。
天子下诏以国君诸侯之礼厚葬镇南侯,灵牌入重屋, 以玉棺葬入宗室陪驾王陵。但是皆被镇南侯夫人驳回, 不入重屋, 不葬王陵。
期以求立陵墓于沫城东北的大山中薄葬, 天子恩准。
送葬当日,先前躲在家中的臣民, 王畿东边数万百姓皆在东边山脚下跪泣。
天子崩时尚未有百姓嚎哭,虞侯教授万民送葬者尚只有千人,而如今国难之际百姓却不顾危险前来送葬。
可见, 人心还是亮的。
冬末雪已尽, 但沫城仍旧是白茫一片,戍守的将士腰间系白,百姓住宅门口挂白。
空荡的房间内, 挂满白绫,风透过窗户吹进,白绫在房内起舞。
擦洗干净穿戴整齐的人还是那样好看, 长长的睫毛, 棱角分明的脸,还有失色脸上浅浅的疤痕。
没了神色的眼睛, 无论她如何抚按都不肯闭。
决堤的心口, 涌来的不是万千洪水。而是数不尽的利刃,锋针, 一道道刺着, 划着那颗本就千疮百孔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