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小奶包,全家读我心后吃香喝辣(19)
李志的身子一僵。
是啊!
他和大哥一见面,大哥就给了他两个大肉包子。
老妇人来要,就给了两个饼。
这是为什么呢?
“我给李志两个包子,李志帮我打退了歹人,我给了你两个饼,你却心有不满还想要钱,单这一点你就比李志差多了。”
“李志孝顺,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家中的老母吃上包子,我敬佩他的一片孝心,也喜欢他的人品。”
李志听了,一张黝黑的脸隐隐发红。
他都不知道,原来自己有这么多优点。
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见有人这么赏识他!
就冲着这份赏识,他就要好好做事,不能辜负大哥对他的这份信任。
李志的老娘听着甘梵仁夸自己的儿子,也笑的合不拢嘴。
这甘家老爷一看就是个能成大事的,儿子跟着甘家老爷,她放心!
“你男人,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五个壮劳力,一家人有手有脚,完全可以去山上采野菜、打猎果腹换钱,哪管你说想来帮我做事换些粮食,我都会高看你两眼,拿些银钱给你,可你偏偏只想坐享其成!”
“这般行径令人不齿!”
老妇人被甘梵仁骂了个灰头土脸,讪讪的走了。
甘甜高兴的挥手:【爹爹威武。】
要不说别惹文化人呢。
文化人用一张嘴就能气死人。
送走了老妇人,慧娘才正式做饭。
李志的老娘也来帮忙。
别看老太太岁数大了,但干起活来手脚还是很麻利的。
她将那些水泡米做成了粥,为了节省粮食,她加了许多的水。
说好的粥,却稀的和汤似的。
那些没人爱吃的杂粮饼子被她加了些青菜,炒了起来。
原本难以下咽的杂粮饼子,经过烹炒,竟然变得很香,配上粥吃起来很舒服。
老太太是个知恩图报的。
知道儿子吃的多,所以将粥做的稀了些,那些稀的给儿子。
那一碗的粥里面,几乎没有米粒,全都是水。
甘梵仁见状主动拿起勺子,给李志的碗里面加了米。
“大娘,您不必如此。”
“李志累了一天,理应多吃些。”
老太太捧着碗,惶恐的说:“要的,要的,您收留我们,我们已经很感激了,不必吃的这么好。”
甘梵仁不由分说的给李志和老太太一人夹了一筷子肉。
“李志力气大,做事麻利,眼里有活,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
听到甘梵仁的话,李志挺直了胸膛。
“大哥放心,我不白吃饭,我一定好好干活。”
李志吃完了饭,借着月色,tຊ砰砰咣咣的在院子里干起了活。
他再一次将手推车进行改造。
利用废屋里闲置的被褥,给手推车做了个车顶。
这样即使下雨了,也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不会被雨水浇到,也不用担心粮食会潮湿。
一个手推车,被他改造的和马车似的。
甘甜看了觉得佩服。
【没想到李志这种粗人,居然还能做这么细致的活。】
【简直就是手工大佬啊。】
夜里,甘梵仁点着自制的油灯,和家人们研究着前进的路线。
“按照现在的速度,我们明天就要到潼门关了,过了潼门关,经过嘉南关、许杨关、金阳关就到王都了。”
“我听说这次水灾,潼门关和嘉南关受灾很重,明天到了关口恐怕要收不少的税钱。”
受灾严重,就代表缺钱。
朝廷拨的赈灾款层层剥削,到了当地也不剩什么了。
府衙若是想有足够的银钱赈灾,定是要想办法多收税的。
关内的百姓没钱,那就从关外的百姓上多榨些。
甘梵仁猜测明天的税钱恐怕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是只要银子还好,就怕他们不仅要银子,还要人。”
灾后重建,除了缺钱,还缺人,缺不要银子做苦力的人。
万一被抓去做了苦力,怕是就出不来了。
第17章 荒山野岭“捡到”菜,很合理吧?
甘梵仁叮嘱道:“明日我们都要机敏些,遇事小心为妙。”
甘甜的心里有些震惊。
【潼门关!】
【救命,怎么是这个地方!】
【完了完了,我大哥恐怕要完了。】
怎么完了。
哪完了?
大家齐齐望向甘甜,希望甘甜说个清楚。
但甘甜的心声十分混乱,他们完全无法提取道有用的信息。
【我可怜的大哥呦。】
【我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哥。】
【按照剧情,我们应该半年后才开始逃荒的,现在我们早了半年,不一定会遇到小说里的事情,镇定镇定!】
甘家人抓心挠肝的一晚上没睡,都没听到甘甜说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这种感觉像是吃饭吃了个半饱。
不仅没觉得饱,反而被饭的香气勾的更饿了。
因为没休息好,甘家人的精气神都不大好。
李志吃得饱睡的好,倒是很有力气。
见甘梵仁的状态不对,还劝说甘梵仁到推车上休息。
甘甜从李志的话中,隐约听到了一丝丝的嫌弃。
这种嫌弃就像是逢年过节,大家在一起聚会,因为不会喝酒,被人赶去了小孩那桌。
甘梵仁也感觉到了,他倔强的没有上车,跟在了李志的身边。
因着甘甜昨天的心声,甘家人的精神高度紧绷。
尤其是甘怀仲,他坐在车上,紧张的抱着甘甜,一言不发。
到了潼门关,他们远远的就看到想要进关的队伍排的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