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送出的花/和清冷美人重逢后(162)+番外
她也是这段关系里的年长者,年长者天然具有使危险关系回到正轨的义务。
年长者做的不好,年轻人总是有权利去怪罪和埋怨。
可另一方面,章寻宁也确实离不开苗烟。
和苗烟一样,那份喜欢和爱,早就在几年里形影不离的陪伴开始变质。这变质来得无声无息,却使人在意识到的那一刻就无可避免的震颤起来、恐惧起来。
纠结和痛苦缠绕着章寻宁,明明已经成为了心性如盘石的成年人,可她却在这件事上摇摆不定。
向如珊的第一次威胁,那份摇摆不定虽向一边微微倾斜,但到底还是没有尘埃落定。直到第二次找上办公室,向如珊所提出的东西,才让章寻宁必须承担起自己作为长辈的责任。
苗烟是艺考生,她虽然学美术,但很难会保证她以后会不会以画家身份暴露在大众化舆论中。向如珊在办公室找到她,给出一份录音。
那青涩倔强的嗓音响起:“我喜欢她又怎样?……”
那天小巷里的录音被向如珊断章取义。
到底还是年轻,苗烟就这样着了道。向如珊发疯是真,逼她讲出自己要用来做文章的话,才是最终目的。
章寻宁那天听完,许久没讲话。
她和向如珊说,这份录音能证明什么?小孩子的胡话而已。
向如珊说苗烟已经十九,不小了,还说她是艺考生,她的新同学新老师,可能也需要了解一下她不正常的恋爱状况吧?
沉默之中,章寻宁懂得向如珊想听什么,想做什么。而章寻宁只能维持镇定,言不由衷,来维持事态的安稳。
之前那些只是向如珊的臆想,虽然烦扰,但不一定会有什么影响。可这份录音是真实的,不论真假,确实会引起舆论。
章家刚垮台时的流言蜚语、漫天谣言,章寻宁再度想起。
一个十九岁的高考毕业生,真的扛得住吗?如果为此打进去学业、前途,现在是一时新鲜,爱还是热烈着的,可时间褪去又会如何?苗烟会不会后悔,然后恨上了她?
祖母写得出那样的遗言,章寻宁尚能接受,不会影响生活。可她假想了一下,如果是苗烟这样讲,她真的无法承受。
如果是苗烟,她会崩溃的。
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章寻宁终于彻底下定决心使这段关系回到正轨。
冷暴力也好,推拒也好,机场说的那些话也好……言不由衷,但她的初心确实是为苗烟的未来而考虑。
放苗烟离开真的是章寻宁所愿意的吗?
平心而论,章寻宁并不愿意。可是责任使她必须要让自己养大的雏鸟出去见识更广阔的天空,认识更多的人,学会更多的事。即便这样做可能会使雏鸟忘记自己,看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传承的本能。
很多时候太爱一个人,比起让她留在自己身边,更愿意看她去走更远的路。
如果要怪,只能怪她和苗烟相遇的太早了。
那时候苗烟还不具备成熟的翅羽,而她也还不具备强大的庇护的能力。
因此只能分开。
可章寻宁舍不下,所以五年里她反复做着那一个梦境——向如珊狰狞的面孔,寂静的无尽的长廊,助理无心的提醒。
还有那一页洁白的花叶,翻过来就是祖母充满诅咒的遗言。
她不知道雏鸟是否会遗忘曾经是家的那一片港湾,但她不想忘记曾经发生的一切。所以即便反复做这样的噩梦,即便反复回到当初痛苦的情绪之中。
即便很煎熬,她也觉得比遗忘要来得好。
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在噩梦里重回当年。
*
那个许久没有再做的噩梦,在昨夜那样筋疲力尽之后再度重演。
她梦到和向如珊在办公室时里的对话,梦到一推门就意识到苗烟曾来过的事实,然后又反复梦到苗烟和机场与她离别的时候。
苗烟说她会如她所愿,再也不会回来了。
那么青涩却又决绝的背影消失在登机口,成了章寻宁五年里最不敢想起的画面。
却又频频的梦到。
关于回忆的梦总是越做越急促,就好像那时机场广播的寻人女声一样,每一分每一秒还是照常的走着,却因情绪的紧张惊惶而在感官里被无限的加了速。
梦境里的画面一幕又一幕翻飞着,急促得让人心慌,如同有怪物在身后追赶,这样的梦做得又困又累,沉重而压抑。
潜意识鼓动之下,章寻宁尽力挣脱了这好似没有尽头的梦。
乍一醒来,满身均是疲惫。
章寻宁惦念着要和苗烟讲话,顾不得往常那些古板冗杂的习惯,将衣服一披,便要拖着倦怠酸痛的身躯找人。
昨晚走廊里苗烟所说的那些质问的话,像一支又一支尖利的箭,箭箭射穿她内心本来早就被苗烟耗尽的防御城墙。
使她变得苍白、无力。
一夜过去,那受到质问后变得空白的脑袋终于回过神来,也终于有空闲的口舌可以将内心的话说出来,她很想快些见到苗烟。
她想快点见到她,告诉她,回答她,五年前无法强硬的克制是因为她原本就和她是一样的心意,她离开后其实自己每天都在想她,不敢去见面其实是因为自己心里有鬼。
因为想越线的是自己,想把这段关系变得危险的是自己。
她想告诉苗烟,自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心中装满恐惧和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