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送出的花/和清冷美人重逢后(202)+番外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章寻宁看见罗书妤自然熟稔为她养大的孩子叠餐巾,为她整理衣领。
她们都是这座偌大都市里活得光鲜亮丽的人,也是最登对的人。
那么自己呢?
自己留在青山市五年之久,从来任劳任怨,并不抱怨痛苦。她为所有人兜底,她独自忍受章家垮台时漫天的流言蜚语,独自经历了多年跟踪狂的骚扰,独自甘愿等候在那里、却始终等不来一个人。
因担心而飞过来,看见的却是这样的画面。
所有人都圆满,除了自己。
凭什么?
五年间所有思念与压抑巨浪般拍来,那些沉默守候的愿景都在看见这幅画面的那一刻变了样子。
几乎是略有某种扭曲的,章寻宁在想——坐在苗烟对面的那个人,应该是自己。
凭什么自己费尽心力养大的孩子,要拱手让人?
也就是那一天,章寻宁觉得自己错了。
过去她总是觉得她们是一张镜子的两面,所以她甘愿付出,想要看见这面镜子的另一面,折射出来的是自己想要却因各种缺憾而没得到的生活,她渴望苗烟代替自己活出另一个不同的人生。
现在她却觉得,她们是一张镜子的两面,那就应该永远在一起。
永远不该被剥离。
也正是因此,她开始排挤罗书妤。内心里,她还是有着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罗书妤那样的女人接近苗烟,多半不是什么好心思——那个理由就是她得保护自己养育的孩子不受外人的胁迫。
她知道要怎样拆散这对情侣最快也最方便,只要捏住苗烟的那个上司,让罗书妤想得到的一切都无法得到,那么苗烟总会有一天来找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苗烟不受他人的伤害,就像她隐忍压抑这五年,是为了换来苗烟如今的光鲜亮丽一样。
她总是无条件的为她考虑,为她好。
可是事实上,随着时间过去,章寻宁也有些分不清自己的内心了。
她也不想分清这排挤到底是为了正义,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念。或者说,她也不知道自己这种“为苗烟好”的心态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但她又觉得,好像不论是那种原因,都变得无所谓了。
只要目的能够达到就好。
章寻宁知道苗烟和罗书妤这几日还有一次旅游,而她施加阻力的这件事不得到解决,她们就无法安心出门远游。
那一日苗烟曾来酒店找她,然后落荒而逃。
章寻宁没有着急。
果不其然,时间长了,苗烟自己打来了电话。
接到苗烟的电话,听到苗烟问她要怎么样才放过罗书妤的话语,章寻宁本来已打好了腹稿。
可不知怎么,鬼使神差的,章寻宁出口的话语却变得与腹稿截然不同,就如同那一天苗烟来酒店时她并不准备与她十指相扣的。她只是突然无法控制的变得开始遵从内心,或许是压抑太久的缘故:
“如果你们分开一段时间,我也许会考虑改变主意。”
苗烟沉默良久。
这场电话本就是为了尽快与罗书妤出门远游才打来的,现在却说要她们分开一段时间?
而且自从酒店那天,苗烟也完全懂得了章寻宁的想法。
这句话里的“分开一段时间”,恐怕不是实话。倘若真的要分开,那大概是一辈子都不要再重新在一起。
苗烟依旧保持沉默不语。
一旦开始遵从内心,那么有些话语便变得无可控制:“我做过罗书妤的背景调查,她那种人不是什么善良的人。你以为她要在北方和你一起奋斗么?如果真的是想要留在这里和你一起走下去,也就不至于这么轻易被我拦住了。”
“罗书妤根本不会想留在这里的,她到最后还是要回到青山市,还是要回到那个古板的家庭里。你觉得那个家庭能接受你们这种恋爱么?”
电话那边还是沉默。
说不清是和谁较了劲,章寻宁冷淡开口:“如果那时你走投无路遇见的是她,她不会像我一样收留你。你腹痛的夜晚,永远是我给你熬红糖水喝,她不会每一次都这样做。你要上学的路,是我牵着你走了一遍又一遍,她永远不可能会做到。”
“罗书妤根本不是真心待你。”
她才是真心待苗烟的那一个。
所以为什么奉出真心的那一个总是要在幕后?她厌倦了在幕后看台前的苗烟按部就班演完恋爱、结婚、幸福美满的一生,她要参与进来。
电话那头,苗烟的犟脾气似乎又被激起。她生气了,言语里藏不住尖锐,两人又如同重回五年前的争吵,只是这次更直白:
“难道你就是真心对我吗?难道你就会公开这种关系吗?难道你就会一辈子都这样做下去吗?”
“会吗?你会吗?”
旧事终于还是被重提。
而这次章寻宁沉默片刻,开口答:“如果你说想要,那我就会。”
5.
苗烟如愿准时出发,得到了她本该有的假期旅行。
但这趟旅行不是和罗书妤一起。
这趟旅途的计划在出发前一天被改得面目全非,苗烟拒绝了罗书妤,也同样宣告了两人之间的分手。她的旅行同伴是章寻宁,目的地是青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