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八零:炮灰女配自救指南(164)
顺带说一句,这不是期末了姜棠就去公社中学参加了期末考试,这一次的考试不只是全公社那可是全县统考。
结果姜棠又拿了第一名,还是第一,不仅仅是公社和大队就连县里也是有奖励的。
常静怡对她的二嫂愈发佩服了,因为这次考试她们做的一样的题目,可是总分加起来她比二嫂低了四十多分。
本来人小姑娘还有点沮丧来着,结果就听到姜棠说:
“静怡,你不要这样,你这个分数不低了。”
“可是嫂子,我——”
“我知道你想说,你比我还是低了许多。可这也不是正常的吗,毕竟像我这样聪明美丽的女孩子,世间少有啊。”
常静怡噗嗤一声笑了,愁闷沮丧的情绪全部跑了,认真地对比着二嫂的试卷分析了自己的错误。
而且跟二嫂一块儿复习,常静怡才发现,这果然聪明人读书就是不一样。
二嫂会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应对不同的科目和场景,难怪学习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于是,常静怡干脆跟着姜棠一块儿研读课本。
祁玉兰自然是高兴的,家务活就不需要这姑嫂二人干了,读书人哪里需要干体力活。
曹大花心甘情愿付出劳力也很简单,姜棠给了她好几斤的棉花,用之前买回来的棉布可以让他们一家三口过年都有新棉袄穿。
常武文的棉袄穿了好多年,里面的棉花都是又黑又旧破烂的不成样子,妞妞则直接就是大人的棉袄改小的。
自然现在也没有多保暖,过年的时候三个人都能穿上新棉袄,放眼整个丰收大队都是独一份。
别说姜棠只是提供了棉花和棉布,曹大花依旧是十分感谢,她们这样的妇人缝缝补补惯了的。
做几件衣裳都是小意思,关键是她们没布没棉花啊。
至于老二媳妇说的她没时间做,曹大花也觉得很好理解。
人家可是拿笔杆子和听诊器的,那双手珍贵得很,当然不用捏着针线干活。
曹大花一边拿着针线干活一边看小姑子教婆婆还有她闺女那什么乘法口诀。
别说老太太就她一个大老粗在旁边听着都记住了,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
可是妞妞读着读着,硬生生就是三七二十八。
曹大花那个捉急啊,晚上睡觉的时候在被窝里捶了男人好几下。
“妞妞脑袋那么笨,肯定是随了你。”
常武文一言难尽的看着不太聪明的媳妇,你确定你肯定?
当然,这会儿他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以实际行动堵住了媳妇的嘴。
心里却是打定了主意,以后要让闺女多跟着弟妹还有小妹学习。
天天跟他媳妇待在一块儿,妞妞只会更笨。
虽然但是,其实姜棠还没有放假。
本来嘛,这年头有正经工作的人可没有年假的说法,一般单位也都是要到二十八|九甚至年三十那天上午才开始放假的。
置办年货这些,家里人就可以办的嘛,反正三十晚上放人回去过个团圆年不就行了?
反倒是年会会多放几天,最起码也要等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年后走亲访友各种活动的总得有时间去做吧?
所以姜棠每天还是要去卫生站的,不过只需要去半天,主要是这个时节去看病的人不多老王没有这么不人性。
第144章 生死大仇
最为友好的是,年三十那天王大夫没有安排姜棠在卫生站值班。
“我也不会过去,反正我住在后头,有病人直接去家里喊一声就行了。”
而姜棠还住在丰收大队,大过年的自然是没必要折腾人家。
姜棠自然是十分感谢,而且在心里算计着,等常武墨回来要跟他商量送年礼的事情。
她娘家肯定是要送的,而老王是她名义上的师傅,也是需要送厚礼的。
这么一想着,姜棠倒是开始思念,丈夫这次出车已经有大半个月了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虽然常武墨走之前保证了,一定会回来过年的。
可是眼看着年关越来越近人还没回来,不止是姜棠,她知道公婆也都开始忧愁。
不过是怕她更烦恼,没有把那些摆在明面上。
这一天倒是难得的大晴天,今天上午连续遇到三个骨折的病人,姜棠还没有正式给人上手过只是作为助手给老王帮忙。
哪怕只是在一旁看着,也都觉得疼,原来给人正骨病人是这么的疼痛。
其实这一点姜棠是早就知道的,哪怕是在后世,这一点疼痛也是无可避免的。
以前她没有专攻骨科,这一块涉猎的不多,而现在跟着王大夫倒是什么病症都要学一点的。
但是在卫生站工作也有几个月了,一些小的擦伤碰伤淤青什么的,碰到过不少。
真正伤筋动骨的病人,姜棠一直都没有遇到过。
结果今天上午,接诊了三个,一个断了手一个腿骨裂还有一个肋骨都被人给打断了。
也是奇了怪了,难不成快过年了大家伙脾气都比较暴躁,喜欢用打架这样直接的方法表达情绪?
王大夫忙着呢,也不喜欢跟小徒弟八卦,倒是王子轩解答了姜棠的疑惑:
“你没看到,这三个人都是沾亲带故的?
过年嘛,为了养老啊分家啊家里粮食什么的也要分给几个儿子。
不可能是真正的平均分配,肯定会有不公平的,于是矛盾不就这么产生了?”
姜棠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既然都是亲兄弟,又不是生死大仇,兄弟之间用得着下这样的狠手?”
那个肋骨断了的,是真的很危险,因为斜刺进旁边的神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