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进八零:炮灰女配自救指南(206)

作者: 焦糖奶茶 阅读记录

“啊?”姜棠脸上的疑惑十分的明显,不知道话题怎么会转变成这样。

却原来,是祁玉兰因为想要告诉外面的人她家老二现在出息了老二媳妇也是个好的是个孝顺的,就把他们小俩口每个月会给家里十块钱的事情说了。

甚至还说了,过年的时候老二媳妇十分的大气,直接给了他们五十块红包。

要知道,村里许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还没有这么多呢。

祁玉兰本来是好意想要告诉大家儿媳妇有多好,还说了,自家闺女读书也都是老二老二媳妇在供着。

但是听到有些人耳中,却是变了滋味,甚至跑到姜棠面前来说是非了。

“对啊,她都十五六岁大姑娘了,不下地干活不说你们还要花钱供她读书这不是亏大发了?”

又听到别人这样那样的说法,姜棠才知道婆婆在村里到处说她的好话,但是又有许多人误会了。

这样可不行,在村子里,姑娘家的名声还是十分重要的。

想了想,姜棠还是认真地解释道:

“不能这样算的,静怡读书很厉害的,如果不

让她继续读下去才是吃亏呢。

你们不都羡慕城里人可以坐办公室,每个月动动笔杆子就可以挣钱,还给分房子分粮食?

就像你们说的,静怡现在已经十五岁可以下地干活,可是光靠着种地一年能挣几个钱?

我们现在花钱供静怡读书,可不比种地强,她以后有出息了肯定也会对我们好的啊。”

第181章 本末倒置

反正今天不是赶着去上班时间不急,姜棠干脆一次性的把话说清楚,省得以后弄出更多的误会和麻烦。

“要是静怡学习好以后也能当个干事什么的,我们家里人不都跟着沾光?”

好好读书能够多挣钱,这个许多人都知道的。

村里娃有些不是不想读书,除了家里穷孩子脑袋瓜不聪明也是一方面。

但那都是男娃,女娃娃读书了有什么用?

一般人的认知无非也就是闺女先是帮家里干活,然后嫁人了挣一份彩礼。

最好的也不过是能够把闺女嫁给城里人,然后让她帮扶娘家多拿点东西回来,再不过就是可以让娘家兄弟在城里找点零工的活干。

可是听姜棠这么一说,女娃好好的读书以后也可以挣钱,这岂不是比好些男娃都厉害?

“小墨媳妇,静怡可是女娃,听你那意思女娃也能当干部?”这是张家婶子问的。

她算是跟祁玉兰关系比较好的一波,以往只觉得老姐妹犯傻。

怎么现在听他们家二儿媳妇的意思,老姐妹的做法还是对的?

话都讲到了这个份上,姜棠当然是要继续说清楚了:

“你们想啊,但凡能够坐办公室甚至是能当干部的,不都得是会读书有文化的?

就算是在我们村里当大队长,最起码也还要会写字吧?

村里文化高的有可能去公社当干部,像是什么会计、主任啊,还有公社老师什么的少说也得是初中高中毕业。

况且女娃又怎么了,像是什么妇联主任,那可不就是女的?

婶婶们,你们也都是女人,为什么就瞧不起女娃?

当然我也不是说只有读书以后才能有出息,关键是得学会一项技术,像我们家墨哥不就是学会了开车修车?

抓住了机会,所以才能得到县城的工作,所以才能够给家里改善生活。

但是,也要他读过书才能去学东西啊。

就好像是县城里的那些个单位招工,在学历上也是有要求的,不说高中好歹也得初中毕业。

要不然,你连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人家凭什么要你?

我们家静怡学习好,以后不就可以去应聘好的工作?”

当然了,等到常静怡读高三的时候,直接可以参加高考读了大学。

届时,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还是比较金贵的,那才是真正的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这些姜棠就不说了,反正时间可以换证明一切,以后别说城里乡下。

谁家如果有这个能力,不让自家的孩子读书?

毕竟,考大学是穷人家的孩子走出去的第一步,也是最好的机会。

而姜棠所说的这些,真的是彻底把这些妇人们给镇住了。

同时也是在心里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家里面的孩子如果一直读书,是不是真的就是好事?

整天只是忙着下地干活挣工分的村民们还真没有想过这些,甚至很少有人家想着要供孩子读书的。

毕竟是家里人都要吃饭,孩子们干活挣工分可以多分得一点粮食。

如今听小墨媳妇这么一分析,其实她说的也很对。

就像她说的,那个叫什么,本末倒置?

孩子还小的时候,能挣得几个工分,反过来如果父母辛苦一点供孩子读书。

以后孩子能够去城里找个工作,哪怕只是临时工,也比一直在乡下种地强。

像是他们家小墨,在县城里有了工作转了户口,每个月可以领到粮食还有工资。

瞧瞧他们老常家,过年的时候可是都置办了新衣服,那年货大包小包的也都没少买。

当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衣服是姜棠置办的而之所以收入这么多是常武墨另外倒卖货物了。

但是并不妨碍姜棠借此作比喻去给大家做说明,因为真实形象的举例,才能更让大家信服。

是啊,如果大人们多辛苦一点,其实也很容易的就把孩子们的那点活给干了。

虽然穷但是这个时候读书也不贵,无非也就是要买点课本笔啊纸什么的,咬咬牙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