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明朝汐(7)

阮朝汐抱膝坐在人群中,假借着抬手揉眼睛灰尘的动作,抬起眼,飞快地盯了一眼步障。薄薄的青布映出对面安静围坐的小娘子们的身影。

赶在杨先生察觉之前,她更快地收回视线,垂下了眼。

云间坞里有不少的小娘子,看起来也是有专人教养的。

为什么她没有被分去小娘子那处教养,却上了杨先生的名册?

……

淅淅沥沥的山雨越下越大,山间起了雾,崎岖山路在前方若隐若现。

在众人的引颈期盼中,几匹快马终于出现在山间弥蒙烟雨里。

身披蓑衣的壮实部曲们跳下马。

率领众部曲前来迎接的,正是几日未见的周敬则。他两日前护送荀郎君的车驾回了坞壁,今日又亲自来迎童子们入坞。

赶路部曲一声吆喝,牛车稳步前行。阮朝汐还是坐在角落位置,视线正好可以越过头顶小窗,看到部分秋季山景。

杨先生的声音从牛车外传来:

“今日迎你们进坞的周敬则,你们都熟识的。以后莫要再称‘周叔’了。周敬则是云间坞里三千余名部曲的首领,坞壁防御由他主领。以后在坞里见到要行礼,当面尊称一声周屯长。”

“是。”小童们齐声应下。

“前方坞壁,名为云间坞,乃是豫州大族:颍川荀氏宗族看顾之下的坞壁。坞内聚集一千二百户,九千人。你们入了云间坞后,便受此处庇护,早晚饮食按例供给,不必忧虑性命安危,日常再无冻饿之厄,只需每日发奋用功,习文练武。若你们才华过人,展露头角,长大后可被擢拔为荀氏家族属臣,前途大有可为。”

“是。”

“做主招募汝等入云间坞的,正是云间坞的现任坞主【1】,贵胄华宗之郎君,尊讳“玄微”二字。你们进入云间坞后,就是坞主管辖下属庶民,言语间切勿冒犯坞主尊讳,日后习字也需避开此二字讳。若是违反被罚了,莫要抱怨杨某没有事先知会你们。”

“是。”

阮朝汐坐在小童们身后,背后靠着牛车篷。

摇摇晃晃行进的大车里,她耳听着杨先生的教诲训诫,视线越过小窗,凝视着两侧陌生的陡峭山景。

蒙蒙初秋细雨里,牛车载着满车稚龄小童,不疾不徐地翻越五里山路。

修建于山中的险峻坞壁,出现在前方。

第4章

‘云间坞’顾名思义,修建在高耸山峰之中,半山腰云间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二十丈高的坞墙以巨石砌成,围绕险峻山头修建,把整个坞壁围拢在里头,西北两面直接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只有通往山下小路的方向开了一道门。

牛车到达时,高大的铁箍厚木门已经两边打开,露出一条碎石铺成的蜿蜒长道。

长道两边,被坞墙围起的地界内,山势平缓起伏,显露出大片开垦屯田。新长成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细杆,众多佃户身披蓑衣,正在冒雨抢收庄稼。

小童们纷纷停下脚步,吃惊盯着眼前金灿灿的稻田。

这是如今荒蛮世道间极罕见的丰收景象。因为太少见,显得格外突兀而不真实,小童们怔忪盯着,一个个眼睛都瞧直了。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犬吠声。

隔着大片稻田的更远处,鳞次栉比的房屋出现在视野里。家连着家,户挨着户。不拘是草棚泥瓦,还是石墙砖屋,至少都有容身之处。正是傍晚饭点时分,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

初秋细雨里,农田里干活的佃户们也纷纷直起身,抬手抹把雨,好奇地瞧一眼列队走过田埂的十几个小袍整齐的童子。几个下田送饭的娘子聚在一起,说笑着对他们指指点点。

阮朝汐站在田埂边,又是新奇又是迷惘。

从她记事起,便是在一片混乱中过日子。中原到处都是割据势力,今日这家称王,明日那家称帝,今年朔州的军队南下打并州,明年并州的势力壮大,便往东边打青州,往西打凉州,各方豪强混战一气。

阮朝汐跟着阿娘东奔西走,过惯了逃难日子,极少在同一个地方安稳待过半年。她见惯了路边躺倒的饿殍,劫掠一空的村庄,踩过大片抛荒的农田。却极少看到这般安稳平和的景象。

对着眼前展现的人世间难得的烟火气,阮朝汐几乎屏住了呼吸。直到走过了大片黄灿灿好收成的稻田,她还不舍地频频回望。

身后有脚步声走近,“啪”,脑门上不轻不重挨了一记羽扇横拍。

杨先生摇着羽扇走在她身侧,“看够了没有,阮阿般?你落到队伍最后了。”

“……是。”阮朝汐揉了揉额头,快步走回队伍中间。

石道穿过大片屯田,越往前走越靠近坞壁的中心地带,两侧农田逐渐减少,前方出现了一些青瓦宅子,石道加宽,道路两边出现了米面铺子和几间布庄作坊。

长街远处出现了一座青瓦搭建的气派大宅。云间坞里极罕见的深宅大院,门口置一对威猛石狮子,高处挂匾额,周围建起一道粉白围墙,和其他民居隔开。

大宅两扇清漆阔木门左右洞开,露出门内一道照壁,不见其他人影。

杨斐领着十几名小童走上门前三层石阶,抬手一指大门口高处悬挂的匾额。

“此处乃是云间坞的正堂,用于处理坞内事务。大门轻易不开。”

“坞主在云间坞时,此处用于会见外客。正堂大门开,即是迎接贵客的意思。杨某今日做主带你们从大门进去一次。以后有事外出,记得从东西两边的角门出入。”

上一篇: 和嫡姐换亲以后 下一篇: 灿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