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拿了亡国暴君剧本后(135)

作者: 极年 阅读记录

不只是百官,就连江存度也觉得不可思议,梁太傅非但没有反对,还对女子封王之事表示了支持?

就在所有人都因此而沉默的时候,梁太傅抬眼望向了陛下。

之前的御赐牌匾事件,陛下曾说过两段话,让梁太傅铭记难忘。

陛下说国家危亡,帝王与臣子责无旁贷。

这番话简直说到了梁太傅心坎里,不知何时,陛下已有了明君之相。

此外,陛下还说治下臣民困苦,是帝王有所亏欠。

梁太傅感慨颇深,第一次对自己坚守的礼仪传统产生了些许怀疑。

礼仪传统虽然极具规范,在某种程度上维持着社会的稳定,但有时却显得不近人情,而陛下的行为虽然偶有出格,但本心却在顺应人情。

人与人之间相处,影响是相互的,梁太傅的存在相当于一道保险,确保陛下的言行不会太过出格,以致失了分寸。

而陛下不拘一格的处事风格,也在反过来对梁太傅产生影响,梁太傅的三观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发生了改变,而过往的点滴改变累计到一起,也就有了今日的质变。

御台上,江存度也在望着梁太傅。

这一年,梁太傅大概操了不少心,中间还生了一场病,如今细看才发现,梁太傅的须发比之前白了不少。

江存度神色舒缓下来,他开口询问道:“依太傅来看,此事如何处理更妥当?”

梁太傅垂眼思考了片刻,回道:“陛下,依臣来看,既然女子可以如男子一般封王,那便按照男子封王的规制来即可。”

江存度轻轻颔首:“太傅所言有理,就依太傅所说来办吧。”

殿中百官看着陛下与梁太傅这般有商有量的模样,都觉得纳罕极了。

从辩迟到开始,梁太傅每每在朝中发言,都是与陛下就某个问题争辩,像今日这般君臣相宜的场面,还真是头一次。

百官都因惊诧忘了反应。

而有关女子封王之事,整个勤政殿最具话语权的君臣二人都已经表态,这件事便就此定下了。

……

北疆边城。

自从夏清岚和钦差合作,从淮原郡买回三十万石粮食后,谢行珏便认定了,陛下是有心支持北伐之事的。

首先,淮原郡的三十万石赈灾粮与和亲嫁妆中的粮草数目相同,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巧合,陛下应该是想要传达些什么。

而这两次陛下都是迂回支援北疆,谢行珏猜测,陛下可能在朝中根基不稳,因此多受朝臣掣肘。

谢行珏与众位皇子是同辈人,早年也多少有些交情,只是自皇子参与政事开始,为了避免卷入夺嫡之争,谢行珏才有意疏远了几位皇子。

如今陛下已经登基,也不存在站队的问题了,等北疆平定班师回朝后,谢行珏决定做一个拥护陛下的帝王党。

谢行珏自觉与陛下有某种默契,所以他之前上折子,除了给夏清岚请功,也顺便提出了赐婚的请求。

谢行珏已经认定了陛下是自己人,所以他从没有想过陛下会拒绝赐婚,等传旨圣使来到北疆后,谢行珏的嘴角几乎要压不住。

只是,圣使看到他,见礼过后,开口便问夏清岚在何处。

赐婚要求两人在场也正常,谢行珏没有多想,让人去格物所把夏清岚请了过来。

等夏清岚一过来,圣使便眉眼含笑地上前:“夏姑娘,陛下有旨。”

夏清岚先瞥向谢行珏,目光带着询问。

夏清岚从没想过,自己来到古代,还能接到圣旨这种传说中的东西。

谢行珏也很疑惑,他对着圣使问:“这道圣旨是只给清岚一人的吗?”

圣使点头道:“还请夏姑娘接旨。”

虽然还不清楚是什么事,但从圣使的态度来看,应该不是坏事,如此想着夏清岚行礼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夏氏女才学不凡,制出火药这等利器,令大堇边疆免去连年的战事之苦,朕感念其功,特封夏氏女为安来王,召安来王择日回京受封。”

听到圣旨内容,夏清岚很是诧异,穿越以来,她一直以为自己拿的是种田剧本,如今突然被封了王,她这是要步入朝堂,改换官场剧本了吗?

眼见夏清岚忘了反应,圣使出声提醒了一句。

夏清岚回神,对上圣使含笑的目光,她伸手接过圣旨。

“民女……”夏清岚顿了一下,改口道,“臣领旨谢恩。”

谢行珏的诧异一点也不比夏清岚少,他替夏清岚请功,是不想夏清岚的贡献被埋没,他想过陛下会赏赐金银财物,或者封赏,也会是县主郡主之类的,却从未料想到,陛下直接给夏清岚封了和他一样的王爵。

安来王、镇安王……

谢行珏在心底念着夏清岚与自己的封号,他突然觉得这两个封号很是般配,这难道是陛下有意暗示吗?

想到这里,谢行珏期待地看向传旨圣使,接下来圣使是不是要拿出给他们赐婚的圣旨了?

然而圣使两手空空,已经没有第二道圣旨了。

谢行珏有些发懵,他开口询问道:“公公,只有一道圣旨吗?”

圣使不明所以,看向谢行珏:“陛下只让咱家传这一道圣旨。”

“陛下难道没有其它旨意吗?”谢行珏再次确认道。

圣使微微蹙眉,心想这镇安王难道是在邀功吗?达朗部落虽然被击垮,可那达朗首领还在逃,镇安王想要陛下封赏,也得等抓住达朗首领,彻底胜利再说吧?

如此想着,圣使开口道:“等王爷班师回朝后,陛下对王爷自会有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