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猴哥劝我要善良(300)
老君呵呵笑了笑,说:“既然李天王已经跑了一趟,何妨再跑一趟呢?”
玉帝点头:“好。”
“……”李天王无奈,只好领下,说,“是,末将领命。”
李天王再次来到人间,奉命守在灵山的屏障外,若有什么发现,第一时间再去禀报。
而镇元子在凤仙郡等候。
不是等李天王,是等一群从东边来的凡人。
取经人在途中结交的诸多小国,已经与大唐有所往来朝贡。
但比起小国的依附,李世民最想的还是和其他大国能有友好往来,贸易通商。
当初大汉王朝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与各国通商往来,大汉强盛,武帝为千古一帝。
大唐有高僧出使西域,另辟一条新路,同样结识各国,可有商贸往来,如今大唐也是强盛之世,李世民亦有与汉武帝齐名的野心。
三葬西行取经,目的地正是天竺大国。
天竺国早年分裂,也是由青史留名之王统一,李世民自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情。三葬若能顺利到达,也可顺势与其建交,而吐蕃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西行一路诸多国家示好,更有愿归附者,李世民并不在意那一点小地盘,但在看了唐笙的来信后觉得也有几分道理和用意。
“便由王玄策任遣西正使,率十骑将、百众前去。携朕密文,妥善处理。”
“是。”王玄策上前领旨。
按照李世民的意思,是带着一众将领去别的国家当官,和外边来的遣唐使一个意思,但遣唐使是短住会回去,而他们却不一定回来。
据说是三葬法师的意思,若是到了宝象国,便叫唐驻宝象国大使;若是到了车迟国,便叫唐驻车迟国大使。此举可便利长久建交,并且也会邀请对方国家派遣长期驻唐的使臣,以表友好。
王玄策整装束发,坐上了离开长安的马车。
途经各地,都有大唐高僧的传闻。王大人很是欣慰自豪,没想到当初那逼宫自荐的妖僧,竟是这等大格局之人,此行若成,当真是千秋功,青史名。
各国皆是热情招待,以表达对与大唐长久友好往来之意。
没有了妖怪的道路自然是顺畅许多,但遇到难渡之河还是只能绕路前行。一路多山野荒地,越走越是佩服三葬法师,此路漫漫,非有坚定心智者难以走下去。
四年时间,王玄策一众人路过诸多国家,大多数国家都属于是正常友好态度,多表达对圣僧的感激。比如宝象国的女王就说圣僧对她有大恩,又比如车迟国的国王说是圣僧帮忙除去了准备祸乱江山的妖怪,乌鸡国国王说圣僧救了他的命。
过了朱紫国之后,这些国家对三葬法师的态度就变得狂热起来。朱紫国坚持要把一半的国土送给大唐,王玄策没有接受,陛下给的密文中是如此授意的。
认为这是小国自保的手段,就算作为封地赏给李姓王侯,天高路远,最终权力还是在朱紫国王的手中。而一旦遇到他国冲突,名义上又是大唐的地盘,还得千里迢迢过来保护面子,得不偿失。
以为朱紫国已经算是离谱,没想到狮驼国更离谱,三个国王都认唐皇为尊太皇,各处庙宇里供奉地不是佛祖菩萨,而是圣僧和她的徒弟们。
王玄策也是通过这些雕像才知道圣僧的徒弟们长得如此怪异……说是人吧,人肯定不长这样。但要说是妖怪吧,大唐臣民从来没见过妖怪,不是很相信有这玩意存在。
王玄策以为从这边到天竺可能都是对圣僧十分崇拜的态度,直到来到了灭法国。
一听说他们是大唐来的使者,非但没有半点好客之意,居然还直接向他们发起了进攻。
“呵呵呵,寡人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凡是大唐来的,都杀!”
第161章 送你上西天 ◇
绝无虚言,使臣若不信,可上西天确认
灭法国国王曾被取经人狠狠羞辱, 因此发誓,凡是大唐来的,不管是僧人道人, 还是商人使臣,格杀勿论!管他李世民会不会生气,天高皇帝远,就说不曾有大唐人来过,那不就是前面国家的锅了?
使臣们毫无防备,刚进到宫中就有一名使臣和两名护卫被斩杀。
好在大唐尚武, 文臣亦有佩剑, 王玄策本身有些武艺, 联合众使臣和士兵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城去。
“撮尔小国,竟敢杀害我大唐使臣!”王玄策满脸血污,看向同样气愤不已的使臣和士兵们。
带头的将士说:“大人, 我等人手不足, 是否回朝请兵?”
王玄策咬牙切齿道:“岂有脸回去?!”他狠狠瞪了一眼,说, “去借兵。”
才刚派遣了驻使的地方,这不就派上用场了嘛。于是, 王玄策一众人调头回去,往各个国家借兵。
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 共计借来一万五千兵力, 浩浩荡荡来到灭法国城门下。
国王当即肝胆俱裂吓得吐血, 颤巍巍道:“怎、怎会如此神速……咳咳……”
灭法国的士兵们并不团结, 国王政策向来残暴, 军心不稳, 因此没有花多少的功夫就将灭法国大败, 直接收编为隶属国。国王在士兵杀入王宫的时候就已经吓破了胆而亡,由大王子继位。
大唐军队剿灭灭法国的消息不胫而走,周边各国瑟瑟发抖,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
王玄策一众也因这件事情留了个心眼,看来并非是所有地方都对圣僧有好感,也树了敌。在处置完灭法国的事情后,整顿军纪,收拾行装,再次出发。
所借兵力全部归还,继续十几人的小队伍前往天竺ꀭꌗ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