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种田爆红星际(120)

但是她还记得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将食物的美味传递给所有人,所以,虽然鱼肉很好吃,但是迷失鸽还是暂停了一下下,简短评价道,“外脆里嫩,酸甜可口,超级好吃!”接着就埋头苦吃起来。

豆豆爱吃豆豆也很喜欢吃松鼠桂鱼,“一块块鱼肉就像是小尖刺一样,不仅好看,吃的时候也很好吃,每一块鱼肉都裹满了酸甜料汁,吃起来好吃极了,特别是酸甜味道和鱼肉的鲜味结合起来,更是好吃不腻,十分可口。”

最后则是星希教教主了,对于这道松鼠鳜鱼,他更是十分喜欢,“番茄!番茄汁的味道好好吃呀,我就喜欢吃这种酸甜番茄口味的菜肴,果然,星希还是最喜欢我这个教主了,我爱你!”

星希哭笑不得,但是星希教教主最开始的名字可是“番茄教教主”来着,对于这位喜欢番茄喜欢烹饪的粉丝,星希还是记得的,只是没想到,直到现在,他对于番茄还是那样执着,这道菜,也算是误打误撞了。

嘉宾和粉丝们吃的香甜,星希也在略作休息后开始准备下一道菜了,而下一道菜,自然就是龙井虾仁了!

虾星希已经有了,而龙井茶树星希也有,所以这道菜的两种食材星希都有,这道清淡雅致又好吃的菜肴,自然要做出来。

所以就在大家吃得差不多了之后,星希就道,“接下来,我们来做下一道菜,龙井虾仁。”

第40章

这一次抽奖的时候并没有抽到河虾, 但是没有河虾,还有海中的龙虾,相对于河虾来说, 海中的龙虾肉质更加紧实Q弹, 口感也更好,甚至个头都比河虾要大很多——当然, 因为还没有生长几天的关系,现在海里的龙虾还是比较小只的。

不过虽然小只, 但是用来做龙井虾仁也足够了, 和正常的河虾大小差不多。

于是,大家正好奇这个龙井虾仁是什么, 就见星希从竹篓里面拿出长得张牙舞爪,还带着钳子正虎视眈眈的龙虾来。

看到这一幕的嘉宾:“……”

正在观看直播的观众:“……”

还不等星希介绍, 嘉宾们就已经惊讶出声,“!!!这不是长甲壳嵌吗?!”

迷失鸽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虽然长得小了点,但确实是长甲壳嵌没错。”

星希没想到龙虾在星际还会有这样的名字,介绍道, “这个是海中的一种甲壳生物, 因为它的虾须的关系,所以我叫它龙虾,而做龙井虾仁的第一步, 就是将龙虾的虾仁, 也就是龙虾肉取出来。”

所有人:“……”即使早就已经在心里各种猜测过这个龙井虾仁究竟是什么,但他们也绝没有想到, 这个虾仁居然是长甲壳嵌的肉啊!

这一次,大家都有些迟疑了, 这个东西真的能吃吗?

顿时有观众在弹幕质疑,表明这个长甲壳嵌有多么的危险,如果不小心被它的钳子抓到会有多痛,而这样面目狰狞丑陋的怪物,怎么可能能吃?

哪怕是被叫做鱼的那种多刺怪,也有看起来十分美丽温顺的模样——并且大多数只要不打扰它们就不会伤人,可是这个龙虾——色彩斑斓也就罢了,模样还狰狞,无论如何看起来也不像是能吃的样子啊。

然而观众们质疑,现场的嘉宾倒是对星希很有信心,没办法,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了星希的正确,多少不能吃的食物只要是经过了主播的巧手都会变成美味佳肴,而由主播力荐的食物绝对不会有错,所以,这个看起来狰狞可怕的怪物,也一定很好吃。

就连迷失鸽,此时都信任道,“虽然没有吃过这个龙虾的肉,但是它和鱼一样都是水里面的生物,主播做的鱼都那么好吃,那么这个龙虾也一定会很好吃!”

听到迷失鸽的肯定,星希忍不住笑道,“谢谢信任,不过,龙虾真的是很好吃的食物,等一下做好后,你们就知道了。”

听到星希这样说,嘉宾们顿时睁大眼睛,纷纷道,“那就等主播的菜啦!”

“坐等吃虾仁!”

“快点快点等不及了!”

星希也不拖沓,直接让龙虾腹部朝上,接着将龙虾的尾巴按住,用筷子戳进龙虾尾巴第一和第二个关节的地方,而也就在星希的筷子戳进去之后,一股液体顺着筷子流了出来。

“这是龙虾体内的会影响口味的液体,在吃之前需要将它们放出来,接着,去掉虾头,然后用剪刀沿着龙虾虾壳的纹理剪开——像是这样从头剪到尾,然后剪开虾尾和虾肉的部分,接着,只要轻轻的拖拽一下虾尾和虾壳,完整的虾仁就剥出来了。”

星希的动作很快,大家几乎还没怎么看清楚,就发现星希的手中多了一团虾肉,当看到半透明模样的肉质的时候,所有人都呆了一下。

“没想到龙虾长得这么狰狞,但是肉质看起来倒是可爱,像是果冻一样。”

星希笑眯眯道,“不止好看,还很好吃呢。”

接着如法炮制,几乎不过十分钟,所有的龙虾就已经处理好了,整整一竹篓龙虾,但是剥出来的虾肉却只有一小盘,看着盘子里那还没有装满的虾肉,豆豆忍不住感慨道,“看长甲壳嵌那么多,我还以为会有很多肉呢,结果长得威武,实际上肉却那么少。”

星希教教主也附和道,“就是就是,白长那么大个头了,结果身体的大部分都是壳。”

迷失鸽:“……有没有可能,龙虾长那么多的壳就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肉太好吃了,所以才要保护起来。”

布灵布灵布灵表示同意,“很有可能哦,不过龙虾万万没想到的是,它都那么努力的保护自己了,却还是被主播发现了它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