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相信七弟能做到。”六阿哥毫不胆怯的主动道。
康熙点了点头,“那朕拭目以待。”
他自然知道六阿哥不是在吹嘘胞弟,二胞胎中的两个阿哥的确无愧于“八阿哥到朕身边来,你年纪最小,又刚刚病愈,等会儿看哥哥们比试就是了,无需下场。”
提了六阿哥,问了七阿哥,唤了八阿哥。
站在一旁的四阿哥轻轻抿了抿唇,从皇玛法出现到现在,只跟五个皇孙说过话,二伯家的弘皙堂兄,二伯家的弘晟堂兄,再就是他们府里的六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了。
祥瑞之胎,嫡出之子,这何其不公,阿玛都不曾在学业上区别对待过他们。
被唤上前去的八阿哥才是情绪最复杂的那个,作为皇孙,那肯定孙以爷贵、子以父贵,他太了解皇玛法了,看来接下来这段时间皇玛法是打算抬举阿玛了。
也对,虽然皇玛法这几年屡屡打压八叔,但八爷党的势力已呈尾大不掉之势,不是皇玛法打压几下就能消失的。
所有上前请安的皇孙,除雍王府外,其余各府都是只有在上书房读书的才能被皇上额外关注。
“取朕的十力弓来。”
康熙先给皇孙们打了个样,百米之外,二射二中,赢得阵阵喝彩声,皇孙们几乎全都目光炽热地看着皇玛法。六十岁,十一力弓,百米外。
就算是八阿哥也对上辈子的阿玛这辈子的玛法异常佩服,当过一世不能修行的普通人后,才能明白六十岁的人要保持这样一份体力有多不容易,更何况皇玛法并非单纯的武人,他是皇帝,还是个勤政且大权独揽的皇帝。
八阿哥站在皇玛法右后侧,离了大概有两米远,既不会太近引人注目,又不会太远影响观看。
下一个上场的弘皙,用的是六力弓,同样是二射二中,不过是在五十米外。
“六哥,我也能用六力弓,只射二箭的话,力气是足够的,不会影响准头。”七阿哥小声道。
“不行,你还是用五力弓。”六阿哥同样小声道,在这儿他不好跟七弟解释,紫禁城和雍王府不同,在府里不需要藏拙,但在紫禁城他们只是皇玛法几十上百个孙子中的一个,可以出色,但不能过分的出类拔萃,都是人情世故。
七阿哥情绪一瞬间低落下来,是因为弘皙堂兄吗,听说这是皇玛法最疼爱的孙辈,哪怕二伯被废,也不能影响皇玛法对弘皙堂兄的看重,二哥不能在上书房读书好像也跟弘皙堂兄有关。
“好。”
下一个是大爷府上的弘昱阿哥,跟弘皙阿哥只差了两岁,大爷又以勇武著称,但弘昱阿哥手中拿的只是四力弓,众人也见怪不怪,直郡王失势已经有五年了,不像废太子,被二废才是去年的事情,皇上待弘昱阿哥也没有特殊之处,大家早就习惯了弘昱阿哥的落魄和可怜。
大概只有八阿哥还不习惯,不习惯在另一个世界乖巧温和又骄傲的弘昱如今这般模样。
弘昱很是平静在离靶子五十米的位置上迅速射出二箭,几乎是搭弓便射,最终二射一中,场上除了侍卫报靶的声音外,再没有别的声音了,没有欢呼声,没有叫好声,也没有安慰的声音。
弘昱很平静的走下来,今日就再没他什么事儿了吧。
弘昱之后,康熙似乎是来了兴致,对每个上场射箭的皇孙或夸赞或鼓励或指点。
“再稍稍抬高一些。”
“已经很不错。”
……
“好好好,果然天生神力,七岁便能拉动五力弓。”
七阿哥既高兴又有些不甘,刚准备谢恩下场,就听二哥突然站出来道:“启禀皇玛法,七弟进步飞快,他现在已经用六力的弓了。”
“是吗,七阿哥?”康熙问道。
七阿哥不敢欺君,只能道:“是。”
“来,拿把六力的弓来给七阿哥。”
六力的弓被一个七岁的孩子拿在手上,看着还是有些不协调甚至奇怪的,但等弓被拉开,二箭皆射中靶心,场上也就只剩下惊叹声了。
二阿哥迅速撇了眼弘皙,见其面上僵硬,心中更是痛快高兴。
照十四叔的话来说,弘皙就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晚生了几年,又因着出身尊贵,这才被捧成了文武双全,实际上跟当年的叔伯们根本没法比,他阿玛早年还以体弱出名呢,现在都能拉动八力弓了,弘皙用六力弓就想碾压全场,想的美。
事实上,这会儿偷瞄弘皙的不止二阿哥一个,皇孙们尤其是在上书房念书的皇孙都忍不住打量弘皙这会儿的表情,十九岁的人被七岁的小娃娃比过去,这实在是……也就是时代变了,搁在往年,在上书房念书的六阿哥都得被七阿哥连累,怎么也要吃些苦头。
“吾家乳虎长初成,甚好!”康熙合掌大赞,“赏七阿哥神臂弓一张。”
在这之后,便再没有能超越雍王府七阿哥的成绩,当然七阿哥的六力弓还是远不如皇上用的十一力弓,真正冠绝全场的人并非七阿哥,是皇上才对。
另一边,畅春园的皇子们的心也在震撼当中。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大概是所有人对人寿命的固有印象,但此时的畅春园内,九十岁以上的老者有七人,八十到九十岁之间的老者有一百九十二人,七十岁到八十岁之间则有足足一千二百九十四人。
这并非是民间所有的长寿老人,皇上虽然布告天下耆老,年六十五岁以上者,官民不论,皆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千叟宴,但光是一个‘按时’便能筛下去很多人了,更别说民间许多百姓怕见官、受不了舟车劳顿、无银钱赶路、怕客死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