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反派只想摆烂(90)+番外

“我们……能回去吗,能回去当面安慰阿玛吗?”

回去?

弘昱抬起头,八叔没跟他说回去的事儿,而且八叔是奉命出来办差的,没接到皇玛法的命令,是不可以没办完差事便擅自回京的。

“我们自己回去?”弘昱问道。

这路上有侍卫、有赶车的马夫,他们单独回去并不难。

三格格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的道:“八叔有皇命在身,是不能送我们回去的,我们自己回,回王府吗?府里现在被人围着,许进不许出,如果不是八叔将我们带出来,我们可能也被围在里面了,现在回去……”

她心中虽然期盼着几个月后阿玛就被放出来,可也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天底下就没有新鲜事儿,史书她不是没看过。

万一……她们姐妹总能嫁出去,朝廷需要皇室之女抚蒙,可弘昱呢。

她既不想弘昱跟着被关在府里,也不想弘昱在阿玛被圈后还去宫中读书。

“我们先写信,何时回京都听阿玛的。”三格格道。

弘昱日后如何也要听阿玛安排。

只是她不确定,八叔就算能把这封信送进去,可阿玛给她们的回信能出王府吗。

三妹妹/三姐姐向来有主意,二格格、四格格和弘昱阿哥都没反对。

几个人擦过了眼泪,便去书房铺开纸张写信,各写各的。

二格格写她们姐妹这一路上得婶婶们照顾,过得极好,弘昱被八叔亲自带着,虽然黑了些,可身体也比从前壮士了,像个小牛犊一样。

阿玛也要好好保重身体,好好等她们回去,过几个月,阿玛还要为她送嫁呢。

三格格刚上来便开门见山的问阿玛想不想她们现在回来,之后又写弘昱在路上也没忘了读书,八叔特意请了先生,给弘昱单独授课,她倒觉得这样读书比去宫中更适合弘昱。

四格格写了许多页,写的都是额娘生前常常叮嘱阿玛的话,要少喝酒,脾气不要那么大,遇事多想想,吃饭的时候不要只吃肉,练武的时候要悠着点儿,毕竟不是年轻时候了……

等三个姐姐陆陆续续都停了笔,弘昱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可他又知道,这信是越快送出去越好,越快送出去,阿玛便能越早收到。

想不出写什么,他就写这一路的见闻,路过了什么地方,读了什么书,跟着四叔八叔和九叔都做了些什么……!

第31章

信是连夜送到八贝勒这里的,和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一些小物件,路上买的风筝,弘昱这段时间的功课,几个侄女绣的荷包,还有今日在淮安府买的几包吃食。

八贝勒一一检查过,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包括这几份书信他也看过了,里面没有埋怨皇阿玛的内容,也没有为大哥叫屈抱冤的内容。

他将这几封书信都放在一个信封里,他自己也写了一封,不过不是写给大哥的,是写给皇阿玛的。

本来他是只准备了一封信,可侄子侄女们为大哥备了东西,这些总是要被皇阿玛看到的,都是父与子,他不备些东西恐怕又会惹到皇阿玛。

所以只好从福晋路上采买的东西里挑了一些出来,这还不够,他又自个儿上手画了幅丹青,把他在信中描述过的四哥和九弟顶着日头大汗淋漓的辛苦模样画上。

第一拨封爵近在眼前,他得在皇阿玛那里多为九弟表表功。

因为时间赶得紧,八贝勒这副丹青画得极快,也就用了两刻钟的功夫,成品自然算不上有多好,主打的就是一个诙谐,让皇阿玛一眼就能看到两个儿子脸上的汗水。

放到室外晾干后,再收起来和信一并送出去。

“把这些都呈给皇上,两拨东西分开放,再让人告诉几位格格和弘昱阿哥一声,说信和东西都送出去了。”

赵喜应下后退出去,照着贝勒爷的吩咐安排,贝勒爷备的东西和几位格格阿哥备的东西用不同的箱子装,信和东西都让人快马送去紫禁城,几位格格那里,他安排宫女去传话,弘昱阿哥那里却是打算亲自去。

虽然贝勒爷是不可能过继弘昱阿哥做嗣子,那毕竟是直郡王的嫡长子,就算是贝勒爷要过继直郡王府的阿哥,那也只能是过继旁人,更何况跟贝勒爷最要好的兄弟可不是直郡王,而是九爷。

他私心猜测,贝勒爷如果要过继阿哥恐怕也是选九爷的孩子。

可九爷眼下就只有一位阿哥,没法过继,贝勒爷无处安放的一腔父爱只能给弘昱阿哥。

弘昱阿哥当初刚接来府上的时候是病着的,爷不光每日熬粥,还日日过去探望,病好了,又亲自教习剑法,连南下办事都把人带着出来散心,怕误了功课,又专门聘请了有举人功名的先生。

这一桩桩一样样的,亲生阿玛也不过如此了。

赵喜这些年来就坚定一条——但凡是爷喜欢的,他都喜欢,但凡是爷看重的,他都敬着。

所以不光亲自去传话,还安慰了弘昱阿哥好一会儿,回来时夜已经很深了,一更天的更都打过了。

但是不出所料,贝勒爷还没睡,还在窗前打坐养神,怕是也在挂心弘昱阿哥的情况。

“奴才到时,弘昱阿哥还不曾洗漱,眼皮微微有些红肿,奴才是看着弘昱阿哥睡了才回来的。”

八贝勒不曾睁眼,轻轻点了点头,继续在月下吸收灵气。

要拖延回京的时间,就得把差事办得更细致更耗费时间,如此便免不了要比上个月更劳累,为了防止九弟撑不住撂挑子,渡过去的灵气绝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