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145)+番外

采回去的草药也没浪费,由徐奶奶清理、烘干后炒茶的炒茶、卖钱的卖钱。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非常快,眨眼寒假就到了尾声。

村里的种田大户进入春耕倒计时,徐茵为了跟上他们的节奏,开学前几天,几乎天天泡在山上。

无他——草莓到了收获季节!

为了不拖早春西瓜的后腿,得抓紧时间把草莓收了、大棚拆了、田给肥了。

刘岩订的五十斤草莓,徐茵按他给的地址分三批寄了出去。

寄走这五十斤,徐茵松了口气。

同样是摘草莓、寄草莓,这收了钱和不收钱的就是不一样。

不收钱,摘草莓就跟玩儿似的,边欣赏边摘、边摘边吃,惬意又满足。

收了钱摘草莓,颗颗精挑细选、优中选优不说,还总担心摘的过熟或是过生,寄到客户手上口感并非最佳。

搞定了这五十斤订单,接下来不是自己吃就是送人,就没压力了。

没想到,第三批寄出不到两天,刘岩又来电话了,问她还有多少草莓,他全要了。

徐茵:“……”

深吸一口气:“剩下的我不卖了。”

NND!她上山下山装监控建大棚引水浇灌沤肥施肥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

她种草莓是为了自家人吃,不是为了卖好吗!

刘岩拧了拧眉心:“小徐,就算不全卖,再匀我五十斤,不,一百……不!还是两百斤吧,两百斤行吗?价钱好商量!”

前面订的五十斤草莓,两斤一盒,分到诸位教授、导师手里最少的也有两盒。

结果都来电话说不够吃,这个说再加十盒,那个说再寄二十盒……一个个的,都拿草莓当饭呢。

徐茵瞅了眼大棚里剩下的草莓,想了想说:“最后五十斤,不能再多了!”

“……”

刘岩不同意也没辙,掌控权又不在他手上。

早知当初就多订个百八十斤了,今天也不至于搁这头疼。

刘岩和徐茵结束通话,又有电话进来了,号码乍看像他导师的。

他头疼地接起来:“我只争取到五十斤,再多没有了,您老催我也没用。”

“表哥。”电话那头顿了顿,传来一声慵懒的低笑。

刘岩怔愣:“你是……明瑾?”

“嗯,是我。”

第124章 重组家庭的拖油瓶(20)

这通电话让刘岩失了神。

没想到矜贵如神的远房表弟,居然也看上了产自山野乡间的普通国产草莓。

凭他的身份、地位,想吃草莓不得是草莓界的天花板——三千块一颗的美人姬啊。

再不济也得是上百美金一颗、只销米其林餐厅的玉籽白草莓吧。

怎会看上如此普通的有机草莓呢?

这与他的人设完全不匹配嘛!

吐槽归吐槽,刘岩难舍肉痛地把刚提到的五十斤草莓匀了一半寄到明钰集团总部。

一半还是搬出导师才极力留下的。

否则以表弟那运筹帷幄的谈判能力,恐怕自己费了半天口舌问徐茵争取到的五十斤草莓,连一颗都保不住。

“董事长,明城寄来的草莓到了,需要送到您办公室吗?”特助拨内线进来。

电话那头传来宋明瑾清冷的嗓音:“拿进来。”

特助捧着两个盒子进来,请示以后拿了一盒到董事长专用茶水间用泡茶的清泉水冲洗,然后装在一个精致的磨砂果盘里送到茶几上。

他那年轻有为、明明可以靠颜值出道却偏偏选择实力出圈的清贵老板,坐在沙发上,手肘支着膝盖一瞬不瞬看着盒子里的草莓,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特助虽然好奇,却没敢多问,干好分内事就退了出去。

良久,宋明瑾捻了一颗草莓,入口品尝。

草莓的汁水在口腔里爆开,清新自然的酸甜直击天灵盖,让他不由闭上了眼。

良久,他给秘书打了个电话。

于是乎,留在明城谈收购的郑秘书,这天收到自家老板发来的指令:“三月底前我要看到项目启动。”

郑秘书:“……”

他能怎么办?尽快谈下来咯。社畜是没有权利说不的。

好在老板给了他足够谈下此项目的价格区间,放出如此优渥、吸引人的拆迁补偿价,不信丹鹤村的村民会拒绝。

事实也的确如郑平所想——没人拒绝得了他报的价格。

明钰集团给出的拆迁补偿很阔气,村民可凭自己的喜好,选择建好以后的疗养别墅,也可选择县城的小区房。

别墅不用说,楼上楼下、前后院子,面积只会比原住房大。

小区房的话,以明钰集团给出的置换条件,一套村里颓垣残壁、本来就没再住人的老房子,能换两三套县城新建的花园小区房。

试问哪个村民不愿意?

到时候卖也好、租出去收租金也好,都是钱啊!

更何况,没拿到房子之前,明钰集团还会安排过渡房,不愿意住的,按户口簿上的人头给一笔周转补偿费。

一户五口之家,光这笔周转补偿费,每个月就能领三千块,直到领到房子为止。

这么好的事,上哪儿找去!

签!

不签是傻蛋!

于是,都不用郑秘书催,收到消息的村民们特积极主动地回来签字了。

个别去外地打工没能马上赶回来的,也不用他打电话催,村长还有街道办都会积极主动联系,对方腾出时间尽早赶回来办了手续。

可以说,丹鹤村的拆迁速度,绝对称得上全国第一。

全村除了徐茵家和村长家选了疗养别墅,其他村民都要了县城的小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