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由她做主考取了东华大学的服饰与服装设计。
虽然还没毕业就穿了,但理论知识掌握得不错,闲暇时也经常买点喜欢的布料上手练习。
加上前两世,她穿的分别是民国小裁缝的女儿和古代农户的幺女,缝补自然不在话下。
别说只是裁个边、剪缝两块补丁贴,便是现场做条新裤子都没难度。
可关键是原身不会啊。
别说缝补了,让她穿个针估计能把手指头扎出血洞。
所以只能劳烦大嫂了。
顺便给大嫂开拓些新思路:
“现在城里流行喇叭裤,我们学校女生可喜欢了,但我觉得不好看,我还是喜欢这种……”
徐茵边说边唰唰画了副草图:
“嫂子,我手上还有块去年做外套剩下的劳动布,你给我做条这样的裤子呗。”
“成!”
徐大嫂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反正在这个家,小姑子的事,就是头等大事。
何况只是做条裤子,比捡柴劈柴轻松多了。
徐茵确实有让她少干点重活的用意。
她记得大嫂是这年的年底早产、诞下小侄子的同时因大出血撒手人寰的。
算算时间,保不齐这会儿已经怀上了。
哪怕没怀上,这么面黄肌瘦的,也不利于养胎、生娃啊。
可徐母见不得儿媳妇清闲。
见柴没劈完就躲在房里不知道在干什么,气不打一处来,叉着腰在院子里骂:
“哎哟,我看谁家媳妇有我徐家福气哟,晌午没到就能躲房里偷懒……”
徐茵连忙把人哄进堂屋:“妈,嫂子在帮我做事呢!”
“不就补个裤子吗?还没做完?我看她就是故意躲懒。”徐母气哼哼地道。
“补完了,这不我让她帮我做条新裤子。妈你不知道,现在城里可流行我画的这种裤子了,可买现成的太贵,找裁缝铺做吧,我回家前打听过,老裁缝手里的订单最快也要排到年底,学徒工的手艺我又不放心,好不容易攒的布料呢,做坏了怎么办。正好嫂子针线活不错,还能省下一笔工钱,碎布头还能做双鞋……”
徐母闻言,脸色好看了不少,可依然没好气:
“裤子、鞋啥时候不能做,先把柴劈了啊,我看她就是趁机躲懒!”
“哎呀妈,劈好的柴能用俩月了,剩下的先放着呗,等做完裤子再说。暂时别让我嫂子干重活了,你瞧她那手糙的,我都担心我那块好料子,还没做成裤子就被勾毛了。我还想穿到同学跟前显摆呢!她们花钱买的还没我不花钱做的好看。”
徐母听她这么说,食指点点她的额:
“你呀,就知道臭美!不过娘的好闺女,长得漂亮,有臭美的本钱!那行吧,让老大家的松乏两天,那些柴等裤子做完了再劈。”
“嗯嗯,还有村里挑大粪也别让她去了。”
自从包田到户,各家只需忙自个的田和山地就好。
徐家人口少,分到的田地自然也没别家多。
挨过农忙,不需要全家一天到晚去地里伺候。
但那些战争年月失去丈夫、儿子的五保户老人就苦了,尤其是挑粪这些重活,哪里干得了。
于是大队干部放话说谁去帮五保户挑大粪,年底河塘放水捞鱼,就给谁家多分几斤。
徐母一听,二话没说就给儿媳妇报名了。
反正累的不是她自己,到年底还能为家里赚点河鲜,何乐而不为。
“这又不算什么重活,三五天才轮到一回,这也干不得?”徐母不以为然道。
“哎呀,那味儿太难闻了。”
徐茵捏着鼻子佯装嫌弃。
“我老早想说了,每次回来,院子里都是那股味儿,我的新裤子还在她房里呢,别没穿先臭了。”
徐母一听有道理,但依然有些遗憾:
“不挑就不挑吧,便宜她这一回。就是过年要少几斤鱼虾了。你最喜欢的胖头鱼炖豆腐,也不知还能不能分到一整条。”
“……”
不管怎么说,在徐茵连蒙带哄的招式下,徐母总算答应这段时间不给徐大嫂分派重活。
除了日常家务,别的活等裤子做完再说。
第4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4)
“爹、妈,那我去学校了。”
次日早上,徐茵吃过早饭,提上沉甸甸的书包。
书包里除了两本装样子的书,其他都是徐母给她做的下饭菜和一周的口粮。
书包往自行车龙头一挂,转过身叮嘱二老:
“爹妈你们保重身体,天热起来别贪凉喝生水,要么煮凉茶,要么喝烧开晾凉的白开水。嫂子那儿妈你替我看着点,裤子白天做就行了,别在灯下做,费眼不说还费煤油……还有豆豆,别放他一个人去溪里、河边玩,水凉容易抽筋,一抽筋就算会泅水都没用,何况豆豆还不会水,等出事就来不及了……”
“知道了知道了,这些还用你交代。”徐母摆摆手,感觉这几天的闺女快赶上她啰嗦了。
小豆丁蹲在屋檐下,手里玩着一只纸折的小青蛙,看徐茵推着自行车往外走。
搁以前,他一准偷着乐,因为姑姑在家老掐她骂她。他巴不得她天天上学别回来。
但现在,姑姑待他可好了。
说出去村里的小伙伴恐怕不会信:
他姑不仅给他酸酸甜甜的橘子糖吃,还给他讲故事、折纸青蛙。
纸折的青蛙尽管不会叫,但会跳。
把青蛙放在地上,手在尾巴处按一下,能往前跳一大步,比铁皮青蛙跳的还要远呢,就像活的一样!
蹲地上玩了会儿,他捏着纸青蛙哒哒跑到徐茵身边,仰头看着她说:“姑,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