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经过昨晚代销店门口、大榕树底下的消食唠嗑,都听说了徐茵那番惊世骇俗的话,看到徐老三俩口子忍不住打趣起他俩。
徐老三俩口子纳闷地互看一眼:“啥要求?”
“你家招上门女婿的要求啊,不是茵丫头自个说的吗?我儿子回来学了一嘴,什么要对她好听她话,她说一女婿不说二……啧啧啧!你们说,这么高的要求,能找得到女婿吗?别说咱们村了,整个红旗乡怕是都难挑出一个哟。”
徐老三却乐了:“我闺女真这么说?哈哈哈哈!那可太好了!先前我还担心她不乐意招上门女婿,没敢跟她提这事。这么说来她乐意得很?那就行了,别的算个啥!对媳妇儿好听媳妇儿话这不是男人应该的吗?否则娶人家干嘛,对吧媳妇儿?”
陈惠兰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对!”
俩口子高高兴兴地干活去了。
徐老三甚至哼起了小曲儿。
想到二闺女同意招上门女婿,以后就没人说他绝户头了。
再想到中午就能吃上红烧肉,顿时觉得天好蓝、云好白、拔草的心情很愉快。
这么一寻思,上工也就这样嘛,哪儿累了?一点都不累!
众人:“……”
每次这俩口子一张嘴,就让人有股想套他们麻袋的冲动是怎么回事?
那厢,徐茵拎着一蛇皮袋的火柴盒,一路疾走,来到乡公社附近的大路口。
那里时常有集体的牛车或是拖拉机进城拉货,可以搭个顺风车。
这不运气挺好,刚到就有辆拖拉机准备进城。
徐茵给师傅抓了把瓜子,师傅还说她客气。并说他八点半左右回来,她要是想搭车,八点半光景在出城那条路的路口等。
徐茵一听还有这好事,连忙道谢。
坐拖拉机进城比两条腿快多了,但颠簸也是真颠簸。
徐茵寻思还得弄辆自行车,搭顺风车总归不如自己有车方便。
可眼下才74年,自行车的价格那可比八零年初贵多了,而且自行车票也不好得。
她昨晚糊好火柴盒,睡前把八零年代那次任务留下的钱和票拿出来整理了一遍,发现好些都用不了。
尤其是票,上头戳着印、写着时间呢。
十年后的票,她要敢拿出去用,转天就被人当造假票的抓起来信不信。
倒是纸钞有几张能用。
毕竟八零年发行了新币以后,旧币并未取消,依然在市面上流通,无非就是旧了点,但一直被她压在票册收纳本里,还蛮平整的。
本来还说带回后世当传家宝,如今只能先拿来救个急了。
到了县城,徐茵先去火柴厂交任务,顺便再领一袋火柴盒回去。
尽管糊火柴盒委实赚不了几个钱,但蚊子肉再小也是肉,何况这是徐爷爷托人情弄到的外快项目,可不能丢在她手上。
“哟!这一批糊得不错,又平又正。”验收的大姐检查她糊的火柴盒,满意地点点头,“以后要都像今天交的这批,我做主让你多领点。”
徐茵诧异道:“还能多领?”
“按理是不能的。这不有个职工家属,婆婆生病了她得照顾,最近没时间糊,给退了回来。一时间我也懒得去外头找人,知道的人多了争来抢去忒闹腾。我看你这批糊的质量着实不错,干脆都给你吧,一共两千个,拿回去好好糊!质量好,下回再有这样的机会,我都给你留着。”
“谢谢大姐!”徐茵抓了把瓜子给她。
上上个小世界,应顾晞瑾要求年年都种向日葵,而且越种越多,熟了以后炒成不同口味的葵花籽,吃也吃不完。
物资贫乏的年代,用来走人情倒是再好不过。
验收大姐这里过了关,徐茵拿着她开的条子去财会室领了上一批的钱。
天天晚上糊火柴盒,糊了一千个才领到五毛钱。
徐茵顿时觉得这活也忒廉价了。
幸好她有太阳能充电的学习台灯,房间窗帘一拉,再挂上一张挡光帘,爹妈都不知道她房间亮堂得很。
要真是凑着煤油灯糊,干到眼睛瞎才赚这点钱?徐茵觉得太不值了。
可眼下想找个外快项目不容易。便是火柴盒,都抢着有人糊呢。
继续领继续糊吧!
五毛钱不多,但好歹能给家里吃顿肉。
供销社偏门的售肉窗口,排队的人不少。
徐茵问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娘,买肉是不是必须得有肉票。
“那必须啊!没票怎么买肉?不过,你要是买猪蹄、棒子骨这些没啥肉的,没票也能买,就是要贵点。”
徐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第382章 七零年代搅家精(14)
大娘小声问她:“闺女,你是不是没票啊?我这还有一张一斤的肉票,一直没舍得用,可以匀给你。”
徐茵闻言,迅速接道:“您需要啥?”
大娘给了她一个“上道”的眼神,压低嗓门说:“不拘粗粮细粮,有多的可以匀点给大娘。”
要粮啊?那没问题,她有的是。
徐茵假装从背篓里,摸出一个装有三斤面粉的小米袋。
大娘欢喜地接了过去,悄悄塞给她一张印有壹市斤字样的肉票,限期就在这两天。
“大娘,你把票给了我,那你自己呢?”
“我有,我还有呢。”大娘拍拍衣兜。
买肉的队伍缓缓朝前挪动。
终于轮到大娘前头一位中年妇女时,砍肉的师傅忽然感到肚子一阵叽里咕噜地疼,哎哟!指定是早上的馊泡饭吃坏了,肚子要窜稀!
赶紧唤过新来的学徒工:“小朱,快快快,你顶上!我去去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