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福崽有空间,全村抢着来娇宠(139)
温绍青也道:“沈老弟,缘分不可推,你就应下吧!”
见温绍青二人如此热情执着,沈暖和沈风亦是眼神带光,一副求学若渴的模样,沈东一笑应下了,对温绍青二人拱手道谢。
回到家,沈东给家里人说了温夫人之事,沈老头闻言道:“虽说温夫人不收徒,可咱们家的孩子得了她的指点,因铭记于心。你们下次过去的时候,记得带上薄礼。”
沈东点头:“孩儿知晓了。”
虽说今日他们过去的时候,也是带了礼物的,但与温夫人的指点相比,那点礼物太过寒酸了,得重新准备一些才行。
沈博高中秀才之事并未大办宴席,只是简单的在家里摆了三桌饭菜,请了周村长、温绍青一家和同窗、刘氏的娘家,孙氏的娘家、万家等等一行人。
简简单单的吃了一顿,这喜庆就这么过去了,沈家再次陷入忙碌。
沈暖继续研究青椒酱等东西,将这些吃食的味道做一个提升,做出的新品在尝试过后,直接往万家酒楼送去。
万家酒楼的生意陷入前所未有的火爆,很多客人因辣椒之名慕名而来,可见福州府众人有多喜爱吃辣。
不仅是福州府,外地人在万家酒楼品尝到辣椒的味道后,会老家宣传一番,直接带了亲朋好友来福州府品尝。
这一传一十传百的,辣椒的美名很快在各地传开了。
看到日渐火爆的酒楼,万老爷兴奋得找不着北,老了之后还能看到酒楼有如此盛世,他就是死了也足以了。
加上自家小儿在兰花村学到了不少东西,夫人最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不常去和各个小姐妹聚会,不给他惹麻烦了,万老爷的心情更为舒畅。
想到辣椒之后定会更加受欢迎,万老爷又出了一笔银子,找了更多的人去给兰花村修路,想早点将那条烂路修好。
于是乎,修路的队伍瞬间壮大,从百人到两百人,千人,然后是三千多人。
把周围的人都给惊到了。
一条山村路惊动了千人队伍来修,十里八村也就兰花村这般了。
而且兰花村还不是什么大村子,只是一个两百多人的小村子。
兰花村众乡亲们对万家更为感激了,对沈家亦是如此,他们都是明白人,很清楚万老爷是因为沈家才会修路的。
人手的壮大,让修路进度快速提升。
转眼到了七月底最后一天,兰花村的路修好了,将近八里路(四公里),站在村口望去,又宽又长又干净。
不仅如此,为了方便两村,修路队伍顺便在流水河连接刘家村的那处地方搭了桥,日后兰花村的人想去刘家村就无需绕河绕山而行,直接从跨过此桥就能过去,省时省力,从村口不到一刻钟就能到刘家村。
看到这清清爽爽的大路,沈暖和沈风感到很震惊。
古人可真是基建狂魔呀!
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的情况下,单靠人力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在这群山环绕之地修出一条这么长的路,太让人佩服了!
......
第113章 百宝阁
路修好了,兰花村众人振奋万分,完工当天在村长的召集下,热情的做了大餐请所有参与修路的人吃大餐。
万宝财也来了,这次他终于不用再坐轿子,直接坐着马车进了兰花村,从青石镇到兰花村,走大路不用再绕河绕大山,以前步行一个时辰的路程,现在坐马车一刻钟就到了,可真是太方便了!
万宝财激动到不行,当下就要给沈家配马车。
沈暖拦住他:“使不得,我们家需要马车可以自己买,不能让你买。”
四个护卫对沈暖投去赞赏之色,县城里的那些公子小姐之所以愿意和小少爷玩,不过是贪恋少爷手中的钱财,让小少爷当冤大头,给他们买这买那,去万家酒楼也不给钱,占尽便宜。
沈暖比那些公子小姐好多了,她虽然穷,却穷得有骨气,所吃所穿的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挣,也是真心的待小少爷好。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觉得沈暖能被小少爷当成朋友,是沈暖的福气,如今他们觉得这应该是小少爷的福气才对。
若是没有沈暖,他们的小少爷也不会有这般长进,被老爷越发看中,放在手心里培养。
对于买马车这事,万宝财比谁都着急:“可以你们家现在的情况,压根就买不起马车呀!难不成你们想买牛车?那不成,牛车不能跑,速度太慢了,跟马车没法比,那东西只适合拉货。”
沈暖笑了笑:“有长进了,还知道牛车的用途呢!对,你说的没错,我们家的确是想买牛,配牛车,牛除了拉货,还能犁田种地,比马儿实用。”
万宝财啊的鬼叫起来:“真的要买牛车吗?暖暖,咱们不卖牛车好不好,买马车成吗?银子不够,我借你成不?”
“不成。”
无论万宝财怎么说,沈暖都不同意用他的银子。
借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养成烂习惯就不好了。
而且以他们家现在的情况,买马车的银子也是有的,只是家里各方面都要用银子,不舍得买,牛车对于现在的他们家来说,才是最实用。
待日后赚了更多的银子,再买马车和下人也不迟。
热热闹闹的流水席结束后,工匠们各回各家,乡亲们也收拾干净回了家中。
夜,沈东四兄弟聚在大房书房之中挑灯分银子。
除去家里那些杂七杂八的开销,还有临时工的工钱和进货的本钱,大房因乳饼所得分成最多,到手两百九十两银子。二房、三房各到手两百四十两银子,四房最少,只有一百八十两银子。余下两百一十两银子是留给胖叔的,暂由二房保管存进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