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121)
昭华眼中浮起一抹笑意。
“你是聪明的。
“还记得吗,初次见你,我便同你说过,在我身边做事,最重要的是听命行事。”
阿莱下巴一压,“记得。公主叮嘱,隻有您传唤,属下才可现身。”
昭华目光温柔地喟叹。
“是啊。因为阿莱是我最后的保障。你万不可轻易现身,暴露自己,暴露舅舅。
“这是我对你最大的要求。哪怕我的性命受威胁,你也得忍住。”
阿莱领命。
“属下明白。”
同样的话,昭华以前就跟她说过。
这次再提起,还有别的意味。
“今晚你做得很好。若是真让魏相发现你,事情就不妙瞭。
“此事,我不想让舅舅知道。你可赞成?”
昭华眼眸深深地望著阿莱,从她眼中看不出别的,隻能看到冷静与服从。
阿莱拱手行礼。
“属下不会多言。”
阿莱忠心会办事,点拨几句即可。
昭华欣然点头。
“就这些。你若无别的事,便退下吧。”
“是!”
和魏玠一样,阿莱来去无踪。
偌大的寝殿,隻剩下昭华一人。
她望向那跳动的烛火,心裡没来由得滞闷。
自己和魏玠的事,一直瞒著舅舅,似乎不妥。
继续和魏玠纠缠,更加不妥。
她本以为,魏玠用供状要挟她,她隻要适当满足对方,就能相安无事。
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样简单。
纠缠得越深,将来就越没法轻易结束。
思及此,昭华甚发愁。
同样犯愁的,还有藩国使臣。
皇傢驿馆。
几个藩国使臣聚在一起,互相指责。
“我早说过,不该这麽做!如今刺杀失败,万一查到我们头上……”
为首的那使臣冷笑。
“那就正合我意!”
其他人面面相觑,都觉得他在说胡话。
那人一拍桌子,厉声道。
“别忘瞭,我等此行的目的是什麽。是给天啓发难,我们才好寻个开战的理由!
“我国五万将士已秘密陈兵边境,万事俱备,隻差我们这一把火。
“你们还真当是来进贡和谈的?
“天啓公主遇刺一事,我非但不怕他们查,还怕他们不查呢!
“我还要主动抛些假线索出去,让他们来!
“届时我以死证清白,尔等以我之尸身,齐声喊冤,我王就有理由出兵!”
其馀人被吓得脸色一白。
“要……要做到这个份上吗?”
“一群孬货!国之危难在即,岂容尔等犹豫不决、贪生怕死!”
然而,就在次日。
驿馆内一声尖叫,打破宁静。
使臣推门一看,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得连连后退,直至一屁股瘫坐在地。
第一百五十五章使臣大闹,魏玠献策
一院子的尸体!
负责保护他们的本国侍卫,一个不剩。
死因均是一剑封喉。
几个胆小的使臣抱团安抚。
“这这这……这都是谁干的!”
此事很快被告到宣仁帝那儿。
大殿上,藩国使臣义愤填膺。
“啓皇陛下,今日杀侍卫,明日杀的可就是我等瞭!”
“啓皇,皇傢驿馆,守卫何至于如此稀松,竟能让刺客入内,杀人于无形?难道不是刻意纵容,甚至是裡应外合,蓄意谋害我们吗!”
“啓皇,还请给我们一个交代!”
使臣这样相逼,天啓衆臣也大为恼火
“查案归查案,怎轮得到我皇给你们交代?”
双方争执不休,宣仁帝隻得先安定使臣,声称一定捉拿凶手。
散朝后,宣仁帝留下魏玠。
“魏相,此事该如何是好?他们那些使臣,真是咄咄逼人,根本没将朕放在眼裡。
“他们是巴不得闹起来,好发兵讨伐我天啓!”
魏玠淡然道。
“皇上宽心,死的是侍卫,并非使臣。即便藩国想发兵,也是理由不足。”
宣仁帝直摇头。
他脸上满是愁容,还有些后怕。
“魏相,你没听见那使臣说的吗?他,他居然以死相逼!这使臣真要死瞭,事儿就大瞭。”
魏玠仍然镇定,不为所惧。
“皇上,臣有建议。”
“魏相,这都什麽时候瞭,你有话就说吧!”
魏玠面如冠玉,声如润雨。
危机当前,他依旧不疾不徐。
“首先,按照使臣所要求的,全力调查此案,捉拿凶手。
“与此同时,为防使臣性命受威胁,皇上仁厚,派出精兵把守,近身保卫。”
宣仁帝大受啓发,但也带著股不确信,问。
“魏相的意思是,表面保护,实为监禁?”
魏玠云淡风轻地点瞭下头。
“吾皇英明。”
得他赞誉,宣仁帝志得意满。
“这样一来,既能防止使臣自尽乱事,又能管控住他们,防止他们与藩国通信。魏相,朕说的可对?”
魏玠再次点头,不吝赞许。
“皇上比臣思虑得还要周全。”
柳暗花明。宣仁帝龙颜大悦,朗笑起来。
魏玠趁此机会,恭敬请奏。
“皇上,臣有一不情之请。”
宣仁帝笑容止住。
“倒是难得见魏相如此措辞,究竟怎麽个不情之请,魏相先说说吧。”
一盏茶后。
魏玠走出大殿,抬头望天。
春日明媚,如女子温婉的笑容,化开凛冬的寒冷。
然,阳光之下,亦有阴影。
魏玠玉眸微沉,掩下那一闪而过的锋芒。
两拨刺客,一拨是藩国使臣指使,另一拨却被尽数灭口,暂时无从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