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156)
嘉禾弱弱地反驳,“父皇,一面之词,如何能全信?天黑瞭,也可能认错。”
这时,有人闯入营帐。
“臣女也瞧见瞭!”
来人是陈将军之女,陈诺。
她著急忙慌的。
“啓禀皇上,臣女亲眼看到昌平公主去密林,真真切切。对,就是这套衣裳!”
她指著昭华,信誓旦旦。
陈将军跟著女儿进来,先向皇帝请罪。
“皇上,臣教女无方,让她惊扰圣驾瞭!”
陈诺一副爱好打抱不平的侠女样。
“皇上,傢父一直教导,做人要诚实有信,臣女看到什麽便是什麽,绝对没有撒谎!”
眼下,别说其他人瞭,就连绿兰都觉得,公主今夜真去私会情郎瞭。
让她去看篝火,可能就是为瞭支走她。
她想,公主糊涂啊,留著她,她还能打掩护啊。
这下该如何是好……
嘉禾面上担忧,眼底一片阴冷。
她走到昭华身边,故意当衆大喊。
“父皇!要证明昌平的清白,很简单,隻要看她还有没有守宫砂即可。”
说著,她擅自将昭华的衣袖撩起。
然而那胳膊上,竟是白白净净。
衆人倒吸一口凉气。
嘉禾则暗自冷笑——呵,果然如此。
这下看昌平如何自证清白!
第二百章为何没有守宫砂!
亏瞭嘉禾,昭华白皙的胳膊,就这麽暴露在衆人眼下。
上面根本不见守宫砂。
宣仁帝本来还相信昭华,现下勃然大怒。
“荒唐!简直荒唐!”
气血冲脑,他顿觉头晕眼花。
皇傢的声誉,与金世子的婚事……这下都完瞭!
绿兰也吓得腿软。
惨瞭!
公主要是出瞭事,她以后可怎麽办!
嘉禾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慌张地盯著昭华。
“昌平,你,我,我不是……我是想帮你的。可你怎麽……”
然而下一瞬,嘉禾这僞装就有些僵。
因为她发现,面前的昌平一点没慌,相当泰然。
昭华将手挣脱出来,放下袖子。
随后,她上前一步,从容道。
“父皇,儿臣的确没有守宫砂。”
“你……你还说得出口?!”宣仁帝怒斥。
他对她太失望瞭!
原以为,她比昌平懂事。
没想到啊,两人都是一个样子!
她怎麽对得起他的器重!
怎麽对得起,他费尽心思将她接回宫中。
昭华适时地流出两滴眼泪。
“父皇,衆所周知,这守宫砂点一次,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它就会自己褪去。
“因而此物需要不断点上,直至女子出嫁。
“可是……可是儿臣在太庙三年,这守宫砂早已褪色瞭。
“回到宫中,身边也没有亲近的嬷嬷提醒……”
陈诺一听就觉得她在撒谎。
“怎麽会呢?堂堂公主,怎会连这种事都忽视?”
“住口!”陈将军沉声呵责。
他这个女儿,性子也太直率瞭。
什麽该说,什麽不该说,到现在都分不清。
昭华抹瞭抹眼泪,接著前话道。
“后来去探望外祖母,外祖母看见儿臣这守宫砂褪色,才提起此事。”
嘉禾根本不信这套说辞。
她故意提问,“那后来怎麽……”
昭华眼神悲哀怜悯。
“儿臣从前不知这守宫砂如何制成,之后听闻,是要将名为‘守宫’的活物捉来,关在笼中,每日以朱砂喂之,时机一到,便将那守宫捣碎,‘水染其汁,以染女子辟’。
“儿臣……儿臣实在不忍心。
“儿臣居太庙三年之久,平日裡听大师讲经,素问‘割肉喂鹰’、‘舍身伺虎’等典故。
“儿臣心志不算高,没勇气做此等事,但也不忍起杀生之念。
“若因区区一粒守宫砂,便要残害一生灵,实非儿臣所愿。”
衆人听完她这番话,都感叹公主竟有这般悲悯衆生的善心。
嘉禾袖中的手紧握。
佛法佛法!
又是佛法!
昌平在太庙待瞭三年,真就长进瞭吗?!
居然用这些谬论来辩驳。
别人不知道,她还不知吗?
昌平早就被破瞭身瞭!
眼见宣仁帝的神色有所缓和,昭华并未放松。
她知道,光是以上那些理由,不足以让人信她。
于是,她继续道。
“关于这守宫砂,儿臣还听说,此物珍贵,并非所有女子都用得起。
“要麽出身高贵,要麽傢中富有。
“可这样的女子,天下总共又有多少呢?
“其实多的是千千万万用不起此物,甚至根本不知晓此物的。
“儿臣身边的婢女,就没有一人点过这守宫砂。她们难道就不贞不洁瞭吗?
“儿臣不懂,这是什麽道理?
“更有听闻,有一民间无知男子,听瞭些传言,便以为所有女子都有此物,娶瞭妻,发现妻子没有守宫砂,便将其殴打致死。
“因这小小一枚朱砂,便定瞭一人的贞洁,这才是荒谬至极。
“是以,儿臣不愿再点这守宫砂!
“父皇若因此降罪,不管什麽惩罚,儿臣都认瞭!”
言罢,帐内鸦雀无声。
有些婢女眼圈泛红,大受感动。
没想到,公主竟会体恤她们的不易。
陈诺也因自己的狭隘感到羞愧。
她从来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守宫砂,居然牵扯到这麽多。
这个昌平公主,和传闻中大不相同。
陈诺默默向昭华投去钦佩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