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384)

作者: 一蓑烟雨 阅读记录

后宫这些女人的争风吃醋,都是小打小闹。

最重要的还是前朝。

燕妃敢得罪她们娘娘,就让太子殿下在前朝发发威,让燕妃的父兄没好果子吃!

贵妃虽然也高兴,却还是严肃警告婢女。

“你可别沾沾自喜,去外头惹是生非。

“届时反而给太子添麻烦,本宫饶不得你!”

婢女赶忙颔首低眉地回:“娘娘放心,奴婢晓得瞭。”

……

太子已经平定山匪,本就打算回皇城瞭。

这天,他突然收到八百裡加急的圣旨。

一看上面的内容,太子当即面露忧色,攥著那圣旨不言语。

他那一衆手下互相看瞭看,都在猜测是什麽情况。

不多时,那身著锦袍的太子眉头一拧,下令道。

“速速啓程!”

“遵命!”

父皇病重,太子心知耽误不得。

一行人夜以继日地赶路,几乎没什麽时间休整。

皇城。

中秋将至,宫中却没有多大的节气儿。

燕妃负责今年的中秋宫宴,因皇上病重,她打算一切从简。

金伯侯府。

金母待昭华真心实意,哪怕知道她没怀上孩子,也没责怪她、埋怨她。

知晓她为瞭守住彦云的侯位颇为辛苦,金母亲自下厨,为她熬汤补身。

眼看这中秋就要到瞭,金母也该回别城,和金父一同过中秋。

临行前,她放心不下,对昭华诸多叮咛。

昭华送走金母后,眼神略显沉重。

不知金彦云何时回来。

如果太晚,那她怕是要失约于他瞭。

中秋前。

太子回来瞭。

贵妃让人备瞭不少他爱吃的菜。

然而,太子在宣仁帝寝宫中待瞭许久,也没顾得上用膳。

宫人来向贵妃禀告。

“娘娘,殿下让您先用膳,他还有些事务要忙。”

贵妃心神不定,“他还要去做什麽?”

“回娘娘的话,殿下去见魏相瞭。”

贵妃望著那一桌子的珍馐,直叹气。

魏府。

太子亲临,魏玠已然料到,早已让人备下膳食和茶点。

但是,太子无心用膳。

他朝魏玠行瞭一个弟子礼,谦逊十足。

“孤临时受命,朝堂之事,请魏相赐教。”

年轻有为的储君,容貌和才学都是一等一的好。

性子又这般礼贤下士,叫人挑不出分毫的错处。

魏玠亲自扶他起身,“殿下,如此大礼,臣受之有愧。”

然而,太子紧接著所言,就令魏玠犯难瞭。

“孤想大力推行魏相的新政,解决新贵族与世族的矛盾,首要的便是立威,魏相以为,从金伯侯府下手,如何?”

陆从在旁边听到瞭,眉头一挑。

这可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

主子不是正想对付侯府,将昭华姑娘抢来吗?

第四百八十七章 贵妃知晓秘钥

太子坐在茶几边,十分认真地同魏玠商谈。

“要动封地,就不可避免地要动摇新贵族的利益。

“若能收回金伯侯在川城的封地,那其他新贵族就会好处理些,魏相认为呢?”

这便是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瞭。

魏玠没有断言好与不好,他端起茶盏,轻抿瞭一口。

太子见他半晌没说话,等不及请教。

“是孤思虑不周吗?”

旋即又殷切诚恳地望著魏玠,道,“魏相有什麽话,但说无妨,隻当是我们私下闲谈,孤绝不会将魏相的话外传出去。”

太子如此谦虚受教,难能可贵。

对于魏玠而言,于公于私,他都支持太子的想法。

他思虑片刻,问道。

“殿下打算如何实施?想让金伯侯放弃封地,并非易事。”

太子下巴微压,点头称是。

“的确。不过眼下也是难得的好时机。

“孤听闻,那金伯侯病重,无法处理事务,侯府都靠其夫人打理。

“恰好那侯夫人是孤的皇妹。

“如此,孤打算先去探探她的口风。若她能说服金伯侯,这便是事半功倍。”

魏玠很清楚,若是要找昭华,她必然不同意。

这反而会打草惊蛇,令她有瞭防备。

他对太子直言。

“臣不这样想。

“昌平公主是妇道人傢,封地上的事,她无法左右。

“殿下贸然前去试探,便是提前透露这消息,金傢势必会联合其他新贵族,一同反抗。”

太子听完这话,也有些踟蹰瞭。

他端起茶盏,放在唇边轻吹瞭吹。

俊朗的眉眼间浮现些许愁绪。

父皇在病榻上将施行新政的重任托付给他,他不能辜负父皇的期望。

但这事儿也著实麻烦。

稍有不慎就得罪瞭那些新贵族。

他拿不准主意,这才来请教魏相。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魏相在这事上的态度比较模糊,比往日保守。

……

皇宫裡。

宣仁帝缠绵病榻,头疼不止。

贵妃坐在床边,亲自给他喂药。

“皇上,太子尚且年轻,国政还需您操持,臣妾会为您祈福,盼您早些痊愈。”

这话说得好听,事实上,她早已问过太医。

这风眩之症极难治愈。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她的皇儿就能提前登基瞭。

宣仁帝撑开眼皮,对著贵妃投去欣慰的目光。

“有爱妃如此,朕足矣。”

可他现在更加思念皇后。

也不知他们夫妻何时才能再见。

他这辈子有许多妃嫔,但隻有皇后是他心上的朱砂,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