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430)
两人无需多说什麽,隻需一个眼神,足矣。
当天晚上,他们聚在一起用膳,气氛热烈。
宁无绝还打趣道,“这一杯敬公主和魏相,你们以后和乐顺遂,早日成亲,早日生子!”
昭华的脸色略显不自然,“宁公子又喝多瞭,别再给他添酒瞭。”
魏玠和她坐在一处,在桌下轻轻握住她的手。
趁著无人注意时,他淡笑著对她说:“我会尽快处理好魏傢的事,等我。”
昭华面不改色,小幅度地点瞭下头。
两人这小小的举动,都被阿莱瞧见瞭。
她始终认为,公主就这麽应瞭魏相,欠考虑。
而且她有种预感,他们不会这麽顺利在一起。
魏相这样的人,辞官难,想脱离魏傢更难。
隻怕公主空守著这个承诺,日后会失望。
……
当晚,宁无绝又大醉瞭一场。
昭华本打算,等魏玠这毒解瞭,她再查查昌平城近年来的账目。
但皇城那边还有许多事,急需她回去。
于是,一番商议后,她将此事托给瞭宁无绝。
锄强扶弱、清查官员,这等事,宁无绝最爱干。
两天后,他们就在昌平城分别瞭。
宁无绝留在昌平,暗中清查,昭华他们则啓程回皇城。
这两日,皇城也有事发生。
杨国舅和两位娘娘受审的事,莫名走漏风声。
甚至牵扯到天牢内部狱卒滥用私刑,管制混乱。
好几位官员都在上折子,质疑此案的公正性,更是联名要求公审,让各部行监审之职。
哪怕宣仁帝在病中,也有大臣来寝殿向他奏请。
“皇上!断不能再混乱下去瞭,臣等怀疑,有人趁著您病重无法操持朝政,便以此案祸乱我天啓律例。
“此案涉及太子生母,以及掌管后宫大权的燕妃,隻怕有小人作祟。
“后宫生乱,前朝又岂能不重视?
“皇上,求您允准此案公审——”
宣仁帝不可能同意。
一旦公审,圣祖皇帝宝库一事就昭告天下瞭。
若隻是一人这样说,宣仁帝还能拒绝。
但最近不知怎麽瞭,是朝中事务太少瞭吗,好些官员闲到插手此案,连皇后也来劝他。
“皇上,臣妾不懂前朝那些律例、章法,臣妾隻知,两位妹妹被关押在天牢多日,也无证据,就这麽一直审一直审,如此审法,难免会有屈打成招之嫌。”
皇后的温声细语,如同春雨滋润著宣仁帝。
终于,他秘密对大理寺下令——速速瞭结此案,不可再拖延下去。
但折腾瞭一个多月的案子,又不能稀裡糊涂结瞭,否则便是大理寺办瞭桩无中生有的诡案,有碍公正。
同样也是皇上有误。
所以,总得有人承担罪名。
结果就是,燕妃和杨贵人被判无辜,当天释放。
罪名全落到杨国舅一人身上,不仅官职不保,还要在牢中关押一年。
看起来保住一条命,是幸事。
可杨国舅大喊“冤枉”,几次晕厥。
杨傢上下得知此事,个个愁云满面。
经此一事,杨傢怕是再无风光瞭……
回皇城途中,昭华收到密信,得知燕妃平安,心情转好。
魏玠递来水袋,“事情都解决瞭?”
昭华也不避著他,点头道,“暂时平息瞭。”
“连刑部的官员都在奔走,公主暗中做瞭不少事。我竟毫无察觉。”魏玠这话有些泛酸。
昭华笑道,“自是不能什麽都叫你知道瞭。我手底下可有不少人呢。”
那些都是长公主的人脉,如今在她手裡。
从前她一人与贵妃他们斗,时常受限。
如今才知,前朝有人,做起事来要顺畅多瞭。
回城后,昭华就与魏玠分开瞭。
她直接回宫,却在宫中偶遇七皇子夫妇。
七皇子头一回见这位嫡公主,惊叹于她容貌甚美的同时,也好奇她那些年在宫外如何度过的。
他们互相行礼,近距离看著对方,乌兰娅的脸色瞬息万变。
这次,她不会再认错瞭!
这嫡公主,分明就是……
第五百四十二章她 养 男 宠?
七皇子夫妻是来探望父皇的,这就要出宫去。
见过嫡公主后,乌兰娅反常地对七皇子说:“夫君,你先出宫好吗?我对公主一见如故,想和她说说话。”
七皇子内心不屑。
哪门子的一见如故,如此低劣的攀附手段,真是丢人现眼。
但碍于还有外人在,七皇子不好直言。
他故作温柔地将披风留给乌兰娅,随后便先行出宫瞭。
昭华十分谨慎,避免任何被乌兰娅认出的可能。
她如今变瞭脸,还换回瞭原来的声音,乌兰娅应该不会想到,她就是曾经的金伯侯夫人。
“公主,您去过城西吗?”乌兰娅突然的问话,将昭华的思绪牵扯到别处。
城西?
难道乌兰娅还记得她们的初次相见?
昭华始终想不明白,乌兰娅如何就记得这样清楚。
那时她明明隻露瞭一刹那的脸。
甚至,连她假扮成昌平时,也被乌兰娅怀疑过。
当下,昭华较为淡定地回。
“我才回皇城不久,不晓得皇嫂说的城西是哪儿。那裡很有趣吗?”
她面上露出笑容与期待。
乌兰娅却隻是盯著她瞧。
片刻后,乌兰娅也意识到自己失礼瞭,赶紧收回视线。
“我隻是随口问问,公主千万别放在心上。夫君还在等我,我先走瞭。”
乌兰娅并不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