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491)

作者: 一蓑烟雨 阅读记录

回想起来,她们根本是一个人吧!

难怪……

难怪当初昌平从太庙回来,就像变瞭个人一样,突然聪明瞭、还敢和她作对。

如果真是这样,那麽,昭华早就回来瞭!

细思恐极啊!

发现这个秘密,舒莹既惊恐,又兴奋。

至少抓到昭华的一个把柄瞭!

……

两天后,灾情得到控制,灾民们会被陆续送回故乡或别城。

昭华一行人也要回城瞭。

半路上,昭华吩咐阿莱顺路去趟魏府。

阿莱手一僵,憋瞭两天,终于还是实话相告:“公主,魏相已经和宁姑娘成亲瞭。”

马车裡,昭华目光微滞。

“你,说什麽?”

第六百一十九章他和宁栖梧,夫妻恩爱

魏玠成亲瞭。

昭华不知道他什麽计划。

但他就是娶瞭宁栖梧。

她呆坐在马车裡,脑海中闪过许多个念头。

这才意识到,上次和魏玠相见,他们争执过,他眼中的失望,不是一时的。

还有,不知不觉,她赈灾已有一个月瞭。

魏玠应该早就外巡回城,却没有一封信、一个口信。

他若是想见她,就会直接来营地。

但他没有。

可见,他是真的生她的气。

因为她不相信他,觉得他偷瞭秘药、伤瞭长公主。

对于当时的她而言,隻是一桩小事……

昭华越想越乱,不知如何整理思绪。

加上这些日子的操劳,她愈发感到头疼。

靠在那车壁上昏昏欲睡,却又不死心,想见一见他,和他说个明白。

“去魏府!”

阿莱表情複杂,想劝阻,又无法开口。

她隻是个侍卫,听命行事就好。

马车停在魏府后门。

阿莱如从前那样,让人去传话。

昭华坐在马车裡等待,是从未有过的煎熬。

她相信魏玠不会真的和宁栖梧在一起,但,不知一会儿见瞭他,要如何问他。

她承认,一个多月前,她和魏玠在一起时,并没有那麽在意他。

或许是习惯他在后面追随,习惯瞭——不管怎麽对他,他都不会离开……

昭华正胡乱想的时候,魏府的人来传话瞭。

“公主,大人不在府中。”

不在,还是不想见她?

昭华保持著镇定,没有失瞭仪态。

“先回宫。”

仔细想来,这会儿去见魏玠,确实没想好如何说。

而且,她这一身风尘仆仆,在城外也未沐浴过。

还得和父皇述职……

事情总要一样一样来。

马车又绕到魏府正门的主街道上。

巧的是,正好碰上魏玠回府。

阿莱下意识勒停马车,“公主,魏相回来瞭。”

昭华掀开窗帷一角往外看。

却意外见到,魏玠扶著他的新婚妻子下马车。

他眼神温柔宁和,除瞭妻子,容不下别的人和物。

两人紧握著的手,如胶似漆。

宁栖梧气色甚好,端庄中带著些羞怯,顾忌著规矩,想要抽出自己的手,却被男人牢牢握住。

两人眼神对视,将一切隔绝在外。

宁栖梧好似嗔怪地说瞭句什麽,魏玠垂耳去听,改为搂著她的肩,眼中含笑地拥著她入府……

阿莱也瞧见瞭,顿时惊讶地做不出一个表情来。

昭华十分平静,就像是发洩过后,在死寂中发出无声的呐喊。

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麽瞭,为何这样冷静。

就好像魏玠本该是这样——和宁栖梧在一起,生儿育女。

前世的魏玠,就是这样吧。

不过是回到原点。

这一刻,昭华坦然接受。

本想问问魏玠,他什麽计划和打算。

现在看来,似乎不需要瞭。

他定是想通瞭。

她放下窗帷,“回宫吧。”

御书房。

宣仁帝听几个大臣述完职,转而看向昭华。

“昌平,这趟赈灾,你功不可没!”

昭华脸上挂著一抹微笑,眼神却又那麽悲伤。

“父皇,儿臣能做的很少。此次赈灾,儿臣见到百姓疾苦,一场暴雪,就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何况一次洪涝、一场战争。但上下齐心,再大的难关,我们都能度过。自圣祖皇帝开过以来,天啓走过不少风雨,实在可贵。”

宣仁帝听瞭,频频点头。

一旁的舒莹见不得昭华风光无两,也补充瞭几句。

但宣仁帝对她没有一句夸赞。

宝定宫。

昭华沐浴完出来,看起来与寻常一样,但阿莱发现,她的眼睛有些红肿。

像是……哭过。

次日早朝。

宣仁帝提出册立长公主一事,反对的大臣少瞭大半。

彼时,昭华正在未央宫陪母后。

燕妃来瞭。

她还没进内殿,便高贺著恭喜。

“昭华,皇上封你做长公主瞭!”

第六百二十章册封仪式

昭华成为长公主,燕妃格外高兴。

皇后也拉著昭华的手,欣慰地笑著,“母后就知道,华儿定能做到的。”

昭华唇角轻扬,笑意浮于表面,不达眼底。

开心自然是有的。

但既然在意料之中,就没有太大惊喜。

长公主的册封仪式安排在三天后。

浮光殿内。

舒莹压抑著尖叫,面部瞬间扭曲。

“怎麽会是她!

“长公主的位置,应该是我的,我的!”

父皇那麽固执,前世那麽宠爱她这个女儿,都不肯封她做长公主。

为什麽这一世就愿意封昭华瞭?

舒莹不知道自己输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