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561)

作者: 一蓑烟雨 阅读记录

她早该安分守己的。

昭华唇角轻扬,“现在也不迟。”

太子接过她递来的茶,目光既严肃,又透著几分温和。

“昌平,你是女子,就该守住女子的本分。

“你和驸马成婚至今,感情恩爱,接下去就该生个孩子,相夫教子瞭。

“你又何必争来夺去的,平白浪费光阴。”

昭华微微低下头去,“皇兄说的是。”

太子喝瞭口茶,缓缓说道。

“你的人,孤会找时间安排,往后这朝中事务,你就无需多费心瞭。”

昭华隐忍著应道。

“是。”

待她离开后,太子一摆手,将茶倒瞭。

他对昭华的示好感到痛快,却也有些不屑。

一个女子,到底是掀不起什麽风浪来的。

他最大的对手还是九皇子。

现在,九皇弟那边该坐不住瞭。

太子的亲信心神不宁,犹豫著问。

“殿下,长公主是真心归顺您吗?她会不会另有图谋?”

太子表现得从容有馀。

“自然不能轻信。不过,她确实被孤逼得太紧瞭。

“隻要她和九皇子生出嫌隙,这已足够。”

昭华走出东宫,不一会儿,燕妃就派瞭人来请她。

但她没有去见燕妃。

当天,燕妃冲动洩愤,摔碎瞭皇上御赐的花瓶,遭到惩治。

没隔几天,掌管后宫的大权回到皇后手上。

宫人们都在传——燕妃失宠瞭。

浣衣局内。

杨雨柔听闻这些事,甚觉畅快。

燕妃也有今天!

不过,皇后得势,对她也无益处。

她还是盼著太子能够早日即位,将她从浣衣局救出去。

长公主府。

自从被太子大肆打压后,昭华称病不再参政。

往日时常来她这儿的门客,大多都涌到太子门下。

甚至那些追随她的大臣们,要麽转向中立,要麽转投太子。

长公主府门可罗雀,一片萧条。

昭华这些日子也过得清闲。

她和魏玠去城外游玩,乐不思蜀。

太子派暗探盯瞭他们许久,确定他们真的隻是游山玩水后,太子才安心。

九皇子那边也是一片惨淡。

和昭华的处境差不多,九皇子一党的人,见势不妙,都慢慢转向东宫。

明裡暗裡,九皇子的势力都远不如太子。

而今朝中隻有太子党。

九皇子那边的人行事十分低调。

宣仁帝察觉到不对劲,已经是十二月初。

太子风头正盛,大有一呼百应的架势。

宣仁帝意识到,不能任由事态这样发展下去。

果不其然,十二月中旬,九皇子出事瞭。

第七百一十二章把我画得好看些

年前,各地会陆续进献,宣仁帝也会向下派发年礼。

此事由礼部和户部共同梳理。

时任户部大司农的九皇子,无疑是责任重大。

然而,就是这麽一件常例事务,户部遭到瞭弹劾。

起因是,要派往地方的年礼,在二次检验时,竟出现缺漏。

后来查到,是九皇子的下属克扣私藏。

那下属被抓受审,声称是受九皇子指使。

紧接著,九皇子就被带到大理寺。

他不承认唆使下属做过这事,可后来却从他府上搜出许多罪证。

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还有他往日裡的罪行。

比如,利用职务之便,虚抬市价,甚至私设自己人做皇商,准其贩卖私盐,谋取利益。

种种罪名,令人大为震惊。

九皇子素有贤名,实在想象不出,他私下裡是这样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朝会上,宣仁帝看著大理寺呈上的罪状,脸色一点点沉瞭下去。

他向来有好脾气,不轻易发怒。

当下,他脸色铁青,隐忍著。

大臣们纷纷谏言,要废黜九皇子,治其罪。

这意味著,九皇子以后就是个平民瞭。

看似很合理的惩治,宣仁帝却没有同意。

他别具意味地看瞭眼太子,旋即宣佈退朝。

太子带领著群臣行礼,恭送宣仁帝。

后者移驾御书房后,才显露出真实情绪。

他将那罪状丢在一边,忍著咳嗽,拍案道。

“将九皇子带过来!朕要亲自问问他!”

“皇上息怒!”李公公当即跪在地上。

一个时辰后。

九皇子被带到。

他被关押在大理寺几日,身上难免有受刑的痕迹,整个人形销骨立,摇摇欲坠。

他下跪行礼。

“罪臣,见过皇上。”

宣仁帝坐在案桌后,开门见山地问他。

“那些事,是不是你做的!”

九皇子愣瞭一瞬,随即郑重否认。

“父皇,儿臣蒙冤,申诉无门。

“被搜出的那些罪证,儿臣也无法反驳。

“但儿臣发誓,自继任以来,不敢有负父皇交托,真心无愧。”

事实上,宣仁帝的内心早已偏向他。

“先起来吧。”

九皇子摇瞭摇头。

“不,儿臣带罪之身……”

“起来说话!”宣仁帝怒其不争,加重瞭语气。

……

长公主府。

昭华在府裡晒著太阳,魏玠在不远处作画。

两人过得悠闲自在。

直到一个侍卫走进院子,恭声对昭华禀告。

“公主,皇上将九皇子贬官瞭。”

昭华当即坐直身子,有些许诧异地问:“就隻是贬官?”

魏玠也有所反应,停下画笔,抬头看向她那边。

侍卫确定地点头。

“是。隻有贬官,没有别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