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673)

作者: 一蓑烟雨 阅读记录

说著,她戛然而止。

为防隔墙有耳,阿莱警惕地静默。

毕竟这公主府内外,还有不少相府的眼线。

昭华看著手裡的信,犯瞭难。

“我在意的,并非回不回的问题,而是皇上说,隻有我回皇城,与九皇兄一同辅佐他,他才敢将父皇从玉阳山接回宫。并且是借著我给父皇侍疾的理由。”

“什麽?这……这不是在为难公主吗?太上皇的事,如何还扯到公主身上瞭。”

昭华甩瞭下信,“是啊,这麽一来,迎父皇回宫,倒像是我逼迫皇上所为。”

阿莱脱口而出。

“如此,魏相会怎麽想?他肯定要误会公主瞭。”

昭华轻笑:“误会瞭,也无所谓。早晚是要站在对立面的。隻是……”

她顿瞭顿,眼神变得有些锐利、

“我将父皇求助一事告知皇上,本意隻是让皇上暗中动动手,让父皇在玉阳山的日子好过些。

“如今他却要直接将父皇接回皇宫。

“果然还是个孩子,把事情想得太简单瞭。

“难道他还以为会父慈子孝?”

阿莱深以为然。

“皇上确实年幼稚嫩。太上皇若回到宫裡,局面隻会变得更加混乱。可是公主,这似乎是他能想出的唯一的法子瞭。我们要借此机会回皇城,还是继续留在昌平,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昭华一隻手轻搭在额间,沉思。

不多时,她突兀地问瞭句。

“连我这边都佈满瞭暗卫,你觉得,皇上的一举一动,魏玠会不知道吗?”

此话令人细思恐极。

阿莱不自觉地冷颤。

“魏相知道,如何还能让这封信安然到公主手裡?公主,会不会是您多想瞭?”

昭华轻轻摇头。

“不是我多想,是皇上不够谨慎,不懂得防人。”

……

几天后。

皇城。

相府。

魏玠下瞭朝,就在书房处理公务。

暗探来报。

“大人,皇上的密信,长公主已经收到瞭。”

魏玠轻抬起眼来,手中的笔也停瞭。

他淡淡地问:“她如何打算。”

“长公主不想回来,已经写信回绝瞭皇上。”

那信,和之前肃成帝的密信一样,都在半道被他们的人劫过,偷偷看瞭。

魏玠有些意外。

“她竟不想回来麽。”

昌平那地方不见得有多好。

她又遭人毒害过,却还想继续待在那儿。

为何?

是防著他吗?

魏玠薄唇成一道线,沉默不言。

真是矛盾。

他既想她回来,又想让她老老实实待在昌平,别回来坏事。

眼下她既然做瞭决定,他该放下心来瞭。

隻是,脑海中浮现些许零星片段,想起她府上那两个男人,又莫名生出几分躁意。

次日。

肃成帝收到瞭昭华的回信。

看完后,他的心凉瞭。

“皇姐为什麽不愿意回来?难道她连父皇的安危都不顾瞭吗?”

肃成帝既想救父皇,又不想独自承担后果。

而今计划落空,他十分犯愁,遂跑去问母后。

太后得知后,推测道。

“长公主应该是忌惮魏相的势力。

“皇上再给她去一封密信,要承诺,会给她一些权力,如此,长公主一定会回来。”

第八百六十九章魏玠约见她

肃成帝的第二封信,于十天后抵达昌平。

昭华看瞭信,眼中流露出些许笑意。

阿莱明显看出她心情很好。

“阿莱,准备准备,再过些日子,我们就回皇城。”

但这件事,不能让魏玠提前知道,怕他会破坏。

所以这次的回信,不能像上次那样故意暴露。

昭华写瞭两封信,一封用来掩人耳目,另一封真正的密信,则交由木头去送。

假的信上,依旧是回绝的话。

阿莱这边隻有一个困惑。

“公主,再过不久,罗大人的任期就到瞭,他会回到昌平,可您又要离开,这不是错过瞭吗?”

昭华不以为意。

“寻机会将他调回皇城便是。”

原本她也是这个打算,已经在那封真正的回信上写瞭这一条。

肃成帝若真心想让她回去辅佐、对抗魏玠,应当会答应。

信送出去后,昭华就等著正式的密诏瞭。

不料,密诏没等来,却等来瞭魏玠。

魏玠拿著她的第二封回信而来。

对此,昭华并不觉得奇怪。

这信能被他拦截,再正常不过。

但她想不通,他为何要过来,还将她约在公主府外的酒楼裡相见。

一桌的菜,几乎都是昭华以前爱吃的。

魏玠坐在那儿看她,视线幽凉。

“皇上有意让你回去,为何不回?”

在昭华听来,他这话的试探意味极重。

她抿唇浅笑。

“魏相不是告诫过我,不要妄想著与你作对吗?

“如今我不回去碍事,你应该高兴才是。”

难不成怀疑她暗度陈仓?

果然,魏玠是个不好糊弄的。

昭华越发谨慎起来,以免说错话,坏瞭她回皇城的计划。

人间芳菲尽。

酒楼外尽管是一片绿意,却不似之前那般豔丽多姿。

魏玠端起酒杯,轻嘲。

“公主在信上说,这个时候的昌平城美不胜收,令你不舍得离开。

“如此,臣便来瞧瞧。

“但亲眼所见,名不符实。所以,公主是在欺君?”

昭华顺著他的视线往外看。

她不紧不慢地说道。

“美景确实存在,但魏相来得晚瞭,误瞭花期。为此给本公主安上欺君罪名,属实是失察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