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678)

作者: 一蓑烟雨 阅读记录

太后高高在上,打量著昭华。

“明人不说暗话,昌平,我们好好谈谈。

“你想要的,皇上都给瞭,那麽你打算如何效忠皇上,辅佐他成为明君呢?”

第八百七十五章还敢对她下手

太后那番话,端著考官做派。

被当成考生的昭华沉稳有度,微笑著回複。

“皇上身边有太后娘娘暗中辅佐,旁人能做的,都不过是锦上添花。”

她避重就轻,没有提及自己的打算,更不著急提现自己的价值。

太后脸色不变。

“看来,你是已经知道瞭,皇上召你回来,本宫也出瞭力的。”

顿瞭顿,太后又道。

“其实前段日子,本宫想瞭许多。

“之前隻觉得,长公主你被魏相压制,灰溜溜地被贬到昌平,自身尚且难保,如何能辅佐皇上?”

昭华并不插话,静静地听著。

太后瞧著她,语速不紧不慢。

“后来本宫想通瞭。

“长公主那个时候不反抗,是在避其锋芒,韬光养晦吧!”

昭华抬起头来。

“娘娘言重瞭。”

太后面露不悦。

“如今这个时候,你在本宫面前仍要遮遮掩掩吗?

“本宫知道,皇上登基之初,最是信任魏相,你这个皇姐得不到他的信任,便施展不开。

“所以你先去昌平,静观其变。

“再后来,皇上稍稍懂瞭些门道,你又暗中来信,不断地提醒他,罗生的事,还有太上皇的事,看似你隻是在求助,其实是在悄无声息地离间皇上与魏相,让他对魏相起猜疑。让魏相在他心中的权威形象一点点破裂。

“然后你再趁虚而入。

“长公主,这便是你的算计。

“你是以退为进啊!”

昭华淡然一笑,随手端起茶案上的杯盏,饮瞭口茶。

“太后娘娘说的这些,我都听得入迷瞭。

“我当初奉旨去昌平,是去治理城中乱象,这是皇上对百姓的恩典。”

太后笑中藏著刀子。

“长公主如此推脱,难道是不想与魏相为敌?”

那他们费尽心思将她召回来,还有何意义?

昭华握著杯盏,眼神从容不迫。

“太后娘娘,身为臣子,都当辅佐皇上。

“隻要魏相没有谋逆之心,我们又为何要与之为敌?

“何况正值天啓与藩国之战,外敌未灭,朝中若再出点内乱,岂不是举国混乱吗?”

太后追问,“那麽,等战事结束呢?长公主还是这番说辞?别忘瞭,没有本宫和皇上,你现在还被困在昌平呢!”

昭华微笑著,回她,“太后娘娘,后宫不得干政。您该谨慎言行。”

说话间,昭华似有若无地看向殿外。

“无论如何,我会站在皇上这边,尽力辅佐他。但也请娘娘知晓,魏相于皇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天啓有他在,能够更加强盛。

“皇上想掌权,应当自己先长大起来,而不是翅膀还没硬,就急著剪掉拴在身上的绳索,坠向深渊。”

太后听到此处,脸上的怒意稍稍退去。

昭华没有将太后当成自己人,便不会向其透露太多事。

离开太后宫中,她又去未央宫见自己的母后。

未央宫的太后见到女儿,眼泛泪光。

“华儿!”

昭华直接跪下。

“母后,儿臣回来瞭。”

她眼中也有湿润。

母女相见,太后抱著她痛哭。

“回来就好!华儿,这次不再走瞭,对吗?”

昭华站起身来,点点头。

“是的,母后。”

宫外。

相府。

魏玠听闻昭华已入宫的消息,正色吩咐下去。

“多派些人手盯著魏傢那些人。”

隻怕还有人敢对她下手。

第八百七十六章她房中的黑衣人

昭华在未央宫待到晚上。

小皇子已经一岁多瞭,一双眼睛黑黢黢的,格外有神。

他对昭华不熟悉,一被她抱著就哭。

等到熟悉瞭,反而缠著昭华要抱抱。

太后忧思深重。

尽管女儿近在眼前,她却担心著将来。

“华儿,你这次回来,魏玠那边怎麽说?”

她早已知晓,当初华儿被远派到昌平,是魏玠操控皇上所为。

如今的魏玠,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安心当驸马的魏玠瞭。

昭华不想让母后忧心太多,报喜不报忧。

“他知道的。如果他横加阻挠,儿臣根本回不来。”

太后深深地叹瞭口气。

“母后也帮不到你。你皇弟又这麽小,更加指望不上。

“还有你舅舅,这会儿还在外头打仗。

“华儿,你可知,战事何事会结束?

“等你舅舅回来,他定能帮上你的。”

昭华实话同母后说。

“藩国那边的战况,儿臣还没有收到最新消息。

“但估计,年前差不多能有个结果。”

当天晚上,昭华在宫门落钥前出宫,回到自己的府邸。

离开皇城有些日子瞭,再回到这儿,昭华感到些许生疏。

沐禾与阿雪早早来到府邸,将能做的活计都干瞭。

昭华回来,他们就去前院相迎。

府上下人的衣物都是统一制作,可穿在他们身上,仍然难掩他们的眉清目秀。

“公主,您用过晚膳瞭吗?”沐禾问。

昭华点瞭下头,“刚来皇城,你们若有什麽需要,就同管傢说。”

阿雪嗫嚅著回:“公主能让我们跟著伺候,我们就很满足瞭,什麽都不缺。”

他与沐禾,若是在外头,必然要受人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