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688)
说到此处,他又戛然而止。
“皇姐,还是先处理这些奏折吧!”
昭华没有立马举荐谁,隻让他自己先处理。
随后,她命人去探查魏玠的动向。
万一他在暗中谋划著什麽,她也好有个防备。
两个时辰后。
探子回来瞭。
“公主,查到瞭,魏相在城西。”
昭华秀美颦蹙,“他在城西做什麽?真的在养病?”
“在属下看来,魏相并没有得病。城西那宅子裡,还住著一个女子。魏相与那女子相交甚密。”
说话间,探子拿出一幅画像。
“这是属下匆匆画下的女子模样,公主过目。”
昭华拿过那画像细看。
很眼熟。
不一会儿她就想起,这女子是青兰——魏玠儿时的婢女,与他情深义重。
后来青兰被魏玺所伤,几次命悬一线,侥幸存活。
但之后她究竟如何瞭,昭华并不瞭解。
既然青兰现在在皇城,想来,当初陇右被屠城之际,魏玠救下的人中,就有青兰。
兜兜转转的,他们还是缘分匪浅。
毕竟深深爱过,昭华不可能对此事毫无感觉。
她将画像收起来,吩咐探子,“继续监视,但切忌被他发现瞭。”
“遵命!”
魏玠告假的第一日,肃成帝就像被放出牢笼的鸟,尽情畅游。
到瞭第二日,肃成帝仍然不觉得有什麽变化。
没有魏相,他还有别的臣子可用。
但是,到瞭第五日、第六日,肃成帝的心绪就变瞭。
一直督促你、陪伴你的人没瞭,就会无所适从,心裡空落落的。
尤其在第六日,太上皇被接回皇宫瞭。
肃成帝以为,父皇会夸自己孝顺能干,然而,兴高采烈地去见父皇,却遭到一顿训斥。
第八百九十章父皇应该安分
太上皇之前被魏玺袭击,身受重伤。
但将养瞭几个月后,勉强能够下地走动,还能责骂人。
趁著魏玠告假,太上皇把肃成帝叫到跟前。
“你真是好大的胆子!魏玠让你登基,你就敢登基?
“你是不是也早就盼著父皇倒下!”
肃成帝毕竟还是个孩子,吓得一哆嗦。
“父皇,儿臣绝对没有此意!”
紧接著,太上皇又瞬间改变口气。
“朕也知道,在当时那种情形下,你没有别的选择。
“再加上你费心将朕从玉阳山接回来,这说明,你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
肃成帝连连点头。
“是的父皇,儿臣是被逼无奈的。”
太上皇这一紧一松,将肃成帝一个孩子玩弄股掌间。
趁著肃成帝想要证明自己的孝心,太上皇继而对他提出要求。
“现在父皇回来瞭,隻要我们父子连心,就能扳倒魏玠。
“所以你以后要听父皇的。
“白天有魏玠在,你不便行动,那就晚上到父皇这儿来,奏折也一并送来,父皇教你该如何做。”
肃成帝心如擂鼓,一不小心,就把心裡话说瞭出来。
“可是父皇,您现在该在宫中颐养,不能再参与朝政瞭。”
太上皇怒斥。
“放肆!朕还没健在呢,怎麽就不能插手朝政?”
忽然,门外传来一道笃定的声音。
“父皇,皇上说的不错,您的确不能再插手瞭。”
走进来的,正是一直站在外面的昭华。
太上皇瞧见她,面色和缓瞭些。
“昌平,原来是你。
“这次父皇能离开玉阳山,你功不可没。”
昭华没有收下这份夸赞。
她目视前方,神情淡漠。
“儿臣想方设法让您出玉阳山,隻是怕您遭人毒害,毕竟您终归是我们的父皇,在慕氏皇权岌岌可危之时,您还有很大用处,以备不时之需。
“但这并不代表,儿臣就认可您掺和朝政。这隻会让您的处境再次变得危险起来。所以您应该安分。”
太上皇听著她如此冷冰冰的话,心中不是滋味儿。
“昌平,父皇知道,你向来聪慧果敢。
“那你也该知道,你这个皇弟,他难以承担起这麽大的责任,他隻是魏玠手裡的傀儡。
“若是父皇不做些什麽……”
昭华果断回道。
“王不见王。
“父皇能回宫中颐养,已是皇上为您力争而来的好福气。
“儿臣说句大不敬,您当初所作所为,魏玠能让您活著,已是他的仁义。
“可您若是想著扳倒他这样的春秋大梦,将他逼紧瞭,那隻会让我们慕氏皇权更加局促。”
肃成帝也听懂瞭。
“父皇,朕认为,皇姐说得对。”
太上皇面色青灰,瞧著他们姐弟二人,努力克制著心头怨气。
“好。既然你们如此说,父皇就不与你们争瞭。但是,魏玠不能久留。”
……
肃成帝离开太上皇的住处,如释重负。
他深刻体会到,什麽是一山不容二虎。
父皇没有回来前,他在宫中受万人敬仰,除瞭魏相,不用看别人脸色。
如今却大不相同。
昭华瞧出他的低落情绪,安慰道。
“方才父皇说的话,皇上隻当没听过。您年纪尚小,才会被轻看,但假以时日,定能有所作为。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皇帝、治理天下。”
肃成帝苦笑。
“皇姐,朕明白。魏相也同朕说过相似的话。”
他更加想念魏相瞭。
虽说魏相不是完全的好人,可以前他遇到难处困境,魏相都会耐心鼓励劝慰,比他的父皇还要像个父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