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72)

作者: 一蓑烟雨 阅读记录

魏玠眼中的情绪起瞭变化。

对于昌平公主那边模棱两可的线索,他当然更偏向于照身贴这种直截瞭当、更加精准的线索。

“他有什麽条件。”魏玠看透一切,淡而又淡的问。

陆从这边就像瞬间醒酒瞭,整个人激灵瞭一下。

“大人,小人……小人忘记问瞭。”

事实上,他光顾著高兴,就没想太多。

现在想来,哪有天上白白掉馅饼的呢。

陆从顿时蔫儿瞭。

魏玠没有多言,调转方向,亲自前往刑部大牢。

马儿在他身下跑得飞快,踢溅起一地尘土。

……

哐啷啷!

牢门被打开,带著门上的铁链作响。

牢头恭敬地放魏玠进去,不敢多问,也不敢多留。

陆从守在门外,牢房裡就隻有魏玠,以及那个被绑在木架上的男人。

后者已被折磨得血肉模糊,低垂著脑袋,毫无生气儿。

魏玠站在他面前,更显得一尘不染。

“说说你的条件。”魏玠语调平和,没有那些狱卒的狠戾凶残。

但他远比那些狱卒可怕。

木架上的男人艰难张开口。

“改判……雍王,流放。”

他这喉咙不是沙哑,是直接破瞭。

如同濒死的老牛哼喘,得仔细辨听,才能听清。

魏玠闻言,眼底一片沉静。

皇上不日前已经下旨赐死雍王,其府中姬妾与傢仆尽数流放,儿女也被削为庶人。

此人让雍王改为流放,是为瞭在流放途中救人。

他若是答应瞭,便是助纣为虐,纵容劫狱。

可若是不答应,隻怕照身贴的线索会就此中断。

短短几息,魏玠就权衡好利弊。

他望向那犯人,瞳色浅淡得近乎透明。

“本相若答应你,于公就是徇私枉法、欺君罔上,于私便是承认本相没本事,连个女子都寻不到。

“雍王之结局已定,无人能够更改。”

男人听完这话,发出一声闷滞的冷笑。

“魏相,大义。”

……

出瞭刑部大牢,陆从忍不住问。

“大人,他怎麽说?”

魏玠没有解答他的困惑,直接下令。

“去太庙。”

半个时辰后。

一行人抵挡太庙,却听闻噩耗。

那和尚暴毙而亡瞭!

魏玠面上拂过一道寒意,“何时出的事。”

禀明此事的老和尚甚是惋惜。

“回魏相,就在一个时辰前。”

如此巧合,恰恰能说明大有问题。

魏玠那清俊的脸变得不霁,如乌云聚拢而来,平静中暗藏危机……

瞭绝这件事,昭华次日也知悉瞭。

是父皇特意告知的她。

“险些就让魏相查出来瞭。幸亏住持觉察到那小和尚的反常,及时加以制止。”

“父皇,那小和尚真的死瞭吗?”

宣仁帝朗笑道,“住持可是出傢人,不可能杀生。他隻是将那小和尚安排出去瞭。”

昭华庆幸人没事,却也担心魏玠再这麽查下去,早晚会查到昌平已死的事。

宣仁帝想不通,咕哝著。

“魏相怎麽就想起查这事儿瞭呢?最近的国事也不清闲呐!”

昭华猜测是自己这双眼睛惹的祸。

可现在她能怎麽办?

即便是自毁双目,也来不及瞭。

昭华心事重重地回到金福殿,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必须要做点什麽,暂时打消魏玠对她的疑心。

她眼神坚决,掺杂一丝肃冷。

魏玠不是想找到昭华吗?那就成全他……

第九十一章回忆,她的主动

昭华不想让任何人和事影响她报仇。

如今最麻烦的,就是魏玠。

她得想个法子,彻底摆脱掉他。

由于不能出宫,昭华就给舅舅传送瞭一封密信,让舅舅帮忙。

她自己则尽量隐藏,免得被魏玠抓住把柄。

在这之后的时间,她几乎没有离开过金福殿。

白天绣绣花、看看书,表面清闲自在,实则让绿兰旁敲侧击地打探与贵妃相关的事,制定详细可行的报仇计划。

她本想悄悄去未央宫看望母后,但那边有大批守卫看守,其中不乏贵妃的眼线。

若是正大光明地进去,又怕引起贵妃怀疑。

毕竟她现在顶著昌平公主的身份,和皇后娘娘并不相熟。

昭华也不心急。

目前最重要的不是母女相认,而是将母后的毒解瞭。

否则相认也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惊动贵妃,给母后带去致命危机。

日子飞快,转瞬间,半个月过去瞭。

舅舅来瞭信,告诉她,解药已经制成,而且她交托他办的事儿,近日便可见效。

昭华心情大好,吃瞭不少点心。

天下起大雨,溅落在瓦上,发出颗粒性清脆的声音。

百官下朝,赶上这场急雨,隻好找地方避避雨。

正殿外的廊簷上站著许多官员,都谈论著这场雨何时能停。

魏玠也在其中。

他目光辽远,望著那厚重的雨幕,回忆起过往。

彼时,他到杜府没多久。

也是一个雨天。

大漠难得下雨,人们普遍认为那是上天恩露。

他撑著伞绕过前廊,听见一阵欢笑嬉闹声。

循声望去,原是一群人正在雨下手舞足蹈。

他很快收回视线,隻因女子们的衣裳湿透,能映出她们的躯体。

那雨又急又猛,仿佛老天憋瞭许久的发洩,仿佛要将这片土地冲刷得干干净净。

哪怕他有伞,也无法继续往前走,遂进入一暖阁内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