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754)
这些天,来探望他的人甚少。
他隐隐觉察出,连母后也变瞭,变得忙碌瞭。
前段时间,母后每天都会来陪他,为他请民间神医。
这几日,母后待的时间越来越短。
夏日炎热,殿内无风,令人憋闷得慌。
黄昏时,肃成帝想出去走走,让宫人扶著自己。
走到御花园,就看到熟悉的身影。
那不是母后吗?
不过,母后身边的孩子是谁?
他很久没看到母后笑得那麽开心瞭。
肃成帝屏退左右,隻留瞭一个贴身太监,让人搀扶著靠近。
走近后,肃成帝认出那孩子是谁瞭。
与他一般大,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梁王!
去年宫宴,他还见过小梁王,好像早已和母妃去封地瞭,难得回皇城。
此时,梁王恭敬地唤太后。
“母后,这花真好看,儿臣摘下送您,可好?”
太后喜笑颜开。
“皇儿有心瞭。”
她这几日都在和梁王培养母子情。
梁王是个讨喜的孩子,若是以后也能这般听话,便给她省瞭不少事儿。
小梁王去前面摘花,几个宫人跟在后头。
太后坐在凉亭裡休息,婢女端来茶水,递给她。
“娘娘,梁王是个孝顺孩子。”
“是啊。”太后喝瞭茶,视线紧随著小梁王,不禁想起自己的亲儿子。
一时间,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希望皇上不会怪她。
肃成帝尚且不知太后的计划。
但,光是看到母后和梁王这样相处,心裡便一阵酸涩。
他不愿再散心,让宫人送自己回去瞭。
翌日,昭华入宫看望。
从宫人口中得知昨日发生的事后,又见肃成帝神情忧伤、心不在焉的模样,她便没有马上就和肃成帝谈禅位一事,决定再等一等。
离开前,她让暗探这几日盯紧些,尤其是太后那边的动静。
太后是个急性子。
她和梁王渐渐熟悉后,就想要禅位诏书瞭。
三日后的下午,她陪瞭肃成帝许久。
自以为时机差不多,太后试探著说起他的病。
“母后每天求菩萨,将你的病转到我身上,让我来替你受这苦。
“眼看著你被折磨得如此痛苦,母后心裡痛啊。
“皇儿,你要撑住,否则留母后一人在世间,让母后如何是好……”
太后泣不成声,叫人心生不忍。
肃成帝虽然还在介怀梁王入宫一事,但想到母后许是太痛苦,想寻个安慰,也就谅解她瞭。
他宽慰道:“母后,朕会为您安排好一切,昌平皇姐和驸马已经答应朕,日后不会为难您……”
太后无奈至极。
她要的不仅是这样,而是稳固的地位和权势啊。
这些,昌平和魏玠绝不会给她。
他们报複她都来不及呢!
太后拉著肃成帝的手,语重心长。
“皇儿,他们于母后,都是外人。
“你若真心想母后好,就该给母后一个真正的依靠。比如,让母后有个儿子,能够继续……”
“母后!您在说什麽?”肃成帝一个激灵,难以置信地盯著太后。
他心中有不祥的预感。
果然,太后下一句便是。
“母后希望你禅位给梁王……”
“母后!”肃成帝满眼失望、痛心。
他的亲生母亲,竟然做出这种事来!
她把他当儿子,还是一个随时能够丢弃的工具啊!
太后知道他一时无法接受,哭著抱住他。
“儿啊,母后苦怕瞭!
“母后隻是不想再过当初的日子……”
“别说瞭。您,走吧。”肃成帝艰难挣脱这怀抱,心如死灰。
连他的母亲都不在意他死活,这世间,他还有什麽可留恋的呢。
宫外,公主府。
昭华收到暗探的消息,语气凝重地对魏玠说。
“我这边是时候瞭。”
第九百八十九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皇宫,昭华对这儿轻车熟路。
她坐在肃成帝的病榻前,见他紧闭双唇不愿喝药,一副打算就这麽等死的模样,温声道。
“你是皇帝,隻要你在位一天,便要担起为君者的重任。
“自戕不是君子所为。
“不管遇到什麽难题,你身边还有这麽多关心在意你的人……”
听她说到这儿,肃成帝怒不可遏。
“别说瞭!
“根本没人在意朕,没有人管朕的死活!
“连朕的母后都不在乎,你们、你们还有谁真的在意,其实都是盼著朕早些死!”
他隻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这麽多人性的恶。
尤其那恶还来自于他的母亲。
对于他这突然的发洩,昭华并未生气。
她轻轻握住他的手。
“皇上,你我是亲姐弟,又都是皇室出身。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又怎会盼著你……总之,你心裡有什麽难处,尽管与我说,切莫独自憋在心裡头。
“更何况正逢朝堂不稳之时,皇上更应该稳固人心,免得宫中和朝廷生乱。”
肃成帝看著她的眼睛,犹豫再三后,还是开瞭口。
“是母后,母后她想让朕禅位……禅位于梁王。
“朕还没死呢!母后就如此心急瞭!皇姐,这便是皇傢无情吗?母后对朕这个儿子是真心的吗!”
他深深地注视著她,想让她给自己一个解释。
昭华微笑著,神情温柔耐心。
“皇上,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自然是真话!”肃成帝不想到死都是个糊涂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