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93)

作者: 一蓑烟雨 阅读记录

更有甚者,动摇军心,明目张胆地,嚷嚷著要回皇城救雍王,公然指责大臣们惑君误国。

宣仁帝之前就派特使大臣来镇压,下诏将几位将领调离别处。

然而,他们以“西南军情严峻,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借口,迟迟不肯接受调令。

那名特使还在归程中遭遇劫匪,被害身亡。

宣仁帝这才意识到事态严峻,立即派出魏玠。

魏玠来此地后,就肃清瞭一大批人。

营帐外刑罚不断。

鞭声混杂著求饶声,杀鸡儆猴,血色满地。

而营帐内,魏玠一身素衣,风轻云淡地执卷而阅。

不管外头如何嘈杂,他都平静如常,将凡世的喧嚣隔离。

他不沾染一丝血腥,却残忍地主导这一切。

谪仙般温润似水的相国大人,处事手段却叫人胆战心惊。

在此之前,将士们都以为魏相不足为惧。

直到看见魏相拉开那大弓,一箭连射两人,纷纷傻眼。

如今这军营裡,无人敢对魏相不敬。

若是顺利,再过几日,魏玠便可返回皇城。

他说不上归心似箭,但也不想在这边耽搁太久。

隻因,最近他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一百一十八章刁难,要她出丑

宫中年前要办场雅集。

嘉禾对此格外上心,从拟邀名册到场地佈置,她都亲力亲为,宣仁帝都心疼她如此辛劳。

雅集这天,受邀的贵女不在少数,其中就有昭华熟悉的面孔——苏婉。

苏婉就要出阁,本该专心待嫁,唯独宫裡这宴会,她是无论如何都推辞不瞭。

当她莲步盈盈,弱风扶柳般入座时,嘉禾关怀备至地问。

“婉姐姐的身子好些瞭吗?”

在旁人眼裡,嘉禾公主亲和友善,说句大不敬的,让人忍不住将她当做妹妹疼爱。

苏婉受宠若惊:“回公主,臣女还是老样子。”

此次雅集的论题是因果。

苏婉身子弱,但文思敏捷,大出风头。

“……前世所种之因,不会影响今生之果。一世的因果,一世便瞭结瞭。”

苏婉说完,嘉禾面露崇拜,带头称赞。

“婉姐姐不愧是苏老太傅的孙女。真知灼见,当得起皇城第一才女呢!”

其他人也都跟著附和。

“不错,婉姐姐该当第一!”

苏婉被哄得晕头转向,真以为自己厉害。

隻有昭华知道,这是嘉禾惯用的招式——高高捧起,是为瞭将其用力摔下。

苏婉心裡沾沾自喜,表面则谦虚地否认。

“公主谬赞瞭。婉儿拙见,隻能用来抛砖引玉。不似昌平公主在太庙三年,想来公主会有更加独到的见解?”

她不怀好意地望向昭华。

昌平公主胸无点墨,来这雅集宴,根本是附庸风雅。

昭华正喝水,动作微微一滞。

一抬头,就对上苏婉那“友善求教”的眼神。

苏婉舌吐莲花,谁在她后头讲论,都会被衬得很糟糕,何况是不学无术的昌平公主?

在诸多视线下,昭华稳稳地放下茶盏。

苏婉这是来者不善。

她若是接招,说得太好,便会引人怀疑。

可若是不接招,任凭苏婉说著“今生不该受前世因”的言论,这口气咽不下呢。

自己重活一世,不正是为瞭报前世仇麽?

若如苏婉所言,那她所做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如何巧妙地反击苏婉,又能维持她是昌平的假象,这是个难题……

昭华的犹豫,落在苏婉和旁人眼裡,就是露怯。

但没一人给她台阶下,都等著看她出丑。

就连绿兰都紧张得直冒汗。

她晓得公主聪慧,可论述“因果”这样複杂庞大的题,肯定不行啊!

嘉禾扯开话题,笑著道。

“昌平,这龙须糕很美味,我吩咐御膳房特意为你做的,你多吃些。”

这算是委婉告诉衆人——昌平隻会吃,哪裡能与人论辩。

此举看似帮忙,实际上,她也在等著瞧好戏。

在诸多不怀好意的注视下,昭华目光扫一圈,微笑著开口。

“既然都想听我说,那我便来说一说。”

衆人都暗自摇头。

昌平公主此举,无异于自掘坟墓。

毫无冥想之人,如何能说出个大道理来呢?

昭华朝著其中最为幸灾乐祸的苏婉看去,慢悠悠地说道。

“苏小姐方才说,前世因不会影响今世果,在本公主看来,简直是谬论!”

苏婉怔瞭一下,随即蔑笑。

其他人也都或讥笑,或震惊。

这昌平公主真是大言不惭呐!

第一百一十九章反击

昭华接下来所述,顷刻间扭转局面。

“佛傢有云,一念三千。

“单单一个念头之间,就可産生三千世界。”

闻言,苏婉眼神微变。

没人插话,昭华继续道。

“如是因,如是果,前世因,今世果。这才是六道轮回之奥义。

“苏小姐否认此理,难道忘瞭,苏老太傅流传甚广的一则赠友书,曾有言,‘夫恩重如山,今生无以报答,当来世做牛马,为君座下。’”

这下,衆人都变瞭脸色,尤其是苏婉。

苏婉本想借机给昌平公主难看,怎料对方会拿自己祖父说事。

好在,苏婉反应也快。

她立时反驳。

“祖父所言乃夸大,实则业报已还清。

“公主既说到佛法,臣女也略知一二。

“佛傢言善恶之报,个人所成之业,受者并非那人自身。

“因而佛门劝诫弟子多做好事,是为瞭让别人去食这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