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张希瑶一句话给制住,如果干不了活就送回老家,换大嫂过来。
于是许氏表现得比谁都积极。抢着干活,生怕张希瑶真的不撵情份把自己送回老家。
虽说家里现在日子比以前好过,但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张婆子从小就节省,日子能过且过。张希瑶让她给三郎四郎补身体。她就真给这两人补。
家里其他有也就只能吃个饱饭,至于菜、肉、蛋没有其他人的份。
但是在汴京就不一样了。
张希瑶一定要让自己长高,所以她就改善伙食。每天不仅要吃饱,膳食纤维得有,蛋白质也得供应上。
只一年半,张希瑶就已经长到一米六的身高。她今年才十五岁,还有几年生长空间,未来长到一米七也不是不可能。
她是家里长得最快的。其次就是二郎,他年纪不大,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
张希瑶让他放开吃,他一顿能吃三碗米饭,个子蹭蹭长高。现在已经直逼一米七。在古代,这身高已经相当了不得。
夏花和秋花也长高不少。不过鑒于她们胃口不大,所以长得没有张希瑶和二郎明显。但也长到一米五,脸颊也是肉呼呼,看起来就很富态。
他们这边日子如此好看,许氏哪舍得回去。
张希瑶清点完毕后,就让大家装车準备去摆摊。
去夜市的路上,夏花问张希瑶,“我爹什麽时候回来了?”
“快了。”张希瑶算了一下时间,两个月算是很宽松的。如果路上被事情耽误,可能会晚一点。但是越到日子,家人就越担心出了岔子。
张希瑶与其是安慰夏花,不如说是安慰自己。
第二日,大郎过来送货,顺便告诉张希瑶一件事,“白让把水车弄好了。还亲自试验了一番,可以用。村里有不少人家找他打造水车。”
张希瑶笑了,“好啊。有水车种甜菜比以前容易多了。”
大郎还告诉张希瑶,“阿爷打算按照你的想法,在山上散养一些土鸡。在山四周围上栅栏,还装上渔网。栅栏内侧还挖壕沟,里面插上竹签,免得小偷光顾。”
张希瑶觉得挺好,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得有人看着,“阿爷準备让谁过去?”
大郎笑道,“白让要去。他嫌家里太吵,就想到山上盖个房子,自己住。阿爷说让他帮忙养鸡,他也答应了。”
张希瑶想起瘦弱的白让,心下叹了口气,这孩子确实可怜,“既然他们已经说好,那就这麽办吧。不过山上的八仙花怎麽办?”
大郎笑道,“没事。刚开始不敢养太多。阿爷怕山上有黄鼠狼,所以只在背面圈了一片区域养鸡。不会影响八仙花。”
张希瑶点点头,这样也挺好。不会影响山的美观。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车轮碾动的声音。
正在揉面的夏花立刻蹦起来,“是爹回来了!”
她一脸欣喜迎出去,而后蹦起来,朝屋内喊,“快快快!真的回来了。”
于是院里,屋里的人全都跑出来,十几个镖师推着板车停在院子里。将车上的货物一样样搬进院子。
屋里没有那麽多地方,就只能摆放在院子里。
将货物全部卸下后,张希瑶用油布盖上。
张希瑶先谢过镖师们,又给他们银票结清剩下的尾款,约定明天请他们去仙客来酒楼吃饭,为他们接风洗尘。
镖师们拿着行李和银票欢欢喜喜走了。
张大伯、罗大虎和村里五个汉子全都是胡子拉碴。
张希瑶给他们拿了钱,让他们先去香水堂洗漱一番。
罗大虎回屋拿了换洗衣服,陆氏回到张张大伯拿了衣服。至于另外五个汉子,没有衣服,是许氏把自家男人干活的衣服拿出来让他们换上。
张大伯将账本交给张希瑶,就拿着衣服急匆匆走了。
第 71 章
张希瑶拿着账本, 挨个清点货物。
又让夏花跑一趟杂货铺子,让二伯回来一趟。
这次卖红糖得来的钱,张大伯全部换成了货物。挑选的货品种类很多有人参, 苦参,黑木耳, 榛子, 毛皮和羊肉干。
汴京以羊肉为尊, 价格不便宜。
人参和苦参得要识货的人才能卖出好价钱。
至于黑木耳,榛子数量多, 可以放在自家杂货铺子慢慢地卖。
这些毛皮种类多,毛色也各不相同。有品相特别好的, 也有品相不太好的。
夏花很快将张二伯叫过来,看着院内堆积成山的货物,他看直了眼。
尤其看到人参,他倒抽一口凉气, “之前我们去卖蝉蜕,那些掌柜说人参能卖好价钱, 对汉?”
张希瑶颔首, “对!我打算亲自跑一趟。二伯, 你把这些毛皮拿去打听, 看看能不能给个好价钱。”
张二伯听她现在就倒卖出去, 有些急了, “不是放在杂货铺,慢慢卖吗?”
张希瑶没有做过毛皮生意,她不敢冒险, “我们不会保养毛皮,马上天就热起来了, 容易有虫子啃噬,要是皮子被老鼠啃过,那就卖不上价钱了。”
张二伯也没做过,“撒些生石灰应该可行吧?”
张希瑶不清楚,“你先去打探清楚价格。”
张二伯颔首。几样毛皮,各拿了一份样品就出去了。
许氏和陆氏摸着这皮子,“这可真好看。我在夜市看到那些富家少爷就用皮子做大氅,特别气派!”
张希瑶也看到过,不过他们穷苦人穿大氅,肯定会让人笑话。还不如用棉花来得实在。
“看看卖价吧。”张希瑶知道她们想自家人穿一身,但她只想着能不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