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270)
何况之前大队长就已经说过了,他这个情况可以拿钱换一部分粮食的,更不必担忧了。
他主要想到的是,去年领粮食的时候,自己在参加培训,早上急急忙忙的没有搬完就出门了,让叶欣一个人在家忙,心里很愧疚。今年不忍心再让她受累,自己必须得在家才行。
他说:“初十那天正好轮到我走诊,我打算跟黄志豪换一下,换到那天我坐诊。”
叶欣道:“好啊,到时候大家忙着领粮食,医疗站应该也不忙,你就可以跟我一起领粮食了。不过你怎麽跟黄志豪说?现在你们都分开轮值了,不好碰到吧?”
沈卓说:“孟庄跟黄家庄离得不远,我麻烦孟春兰捎带一下话。”
叶欣点头,“能带到话就行。”又说:“下次我得谢谢孟春兰,她走路回去本来就挺晚了,为帮你带话估计还要晚一些的。她真是个很不错的女孩子。”
沈卓咳了下,“其实我托她带话的时候,就给她拿了两个鸡蛋。”
叶欣听了,就睨他一眼,“人家要吗?”
沈卓:“……没要。”
叶欣翻了个白眼,真是一点儿也不意外,“人家心地好,帮忙带句话是乐意的,又不是图你鸡蛋吃。你也是,送东西都送得那麽生硬。下次轮到她坐诊了,你做点饼子吧,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拿过去给她一起吃。”
沈卓一脸心虚受教,“好。”
孟春兰把话带到之后,初九那天果然黄志豪一早来了医疗站坐诊。
沈卓早上背着药箱出门,先去的医疗站拿前一天的需要下乡看病的记录,也顺便看看黄志豪。
黄志豪见了他就笑道:“是不是来确认我来没来?”
沈卓点点头,“麻烦你了。”
黄志豪无所谓道:“有什麽麻烦的?反正医疗站建在这边,我不管走诊坐诊的,都是要出门。而且我家人多,缺了我一个也不耽误领粮食。你就不一样了,坐诊就跟在家似的,家里又只有一个弱不禁风的美娇妻,当然不能累着她,你得在家一起嘛……”
沈卓低头从包里拿出一个煮鸡蛋给他,堵住他的嘴。
黄志豪见有吃的,一时又是美滋滋。
不过只堵住了一会儿,当沈卓低头拿记录表的时候,话痨的黄志豪又说开了,“你瞅瞅你,越长越高,越来越精神,衣服也穿得越来越好,简直不像是乡下风水日晒雨淋的赤脚医生,倒是跟城里人一样精致了。明明我也一样走诊坐诊的,怎麽就越来越粗糙了呢?是不是有媳妇就不一样?给你操心打理的。唉,我真羡慕!”
沈卓是之前铺院子的时候彻底报废了一身旧衣裳,才顺理成章穿了新的,闻言无奈道:“先别羡慕,我跟她还没结婚。”
黄志豪道:“你们都住在一起了,结不结婚还有区别吗?”
沈卓心道,当然有区别了。
还没结婚就不是真正的夫妻,他心里也不安定,总归是不一样的。
见他不说话,黄志豪自顾自地继续说:“终于快熬到年底,再过几天发了工资,我攒起来的钱就可以买自行车了!真想早点儿到那天!等买了自行车,我就能骑着来上岗了,省多少时间!到时候过年了,再相亲相亲,我也找个漂亮贴心的媳妇儿!”
沈卓把该拿的东西拿了,背好药箱,说一句:“我先走了。”
黄志豪摆摆手:“行,去吧!”
隔天,就到了领粮食的日子。
一大早的,生産队就变得嘈杂起来,在坡上都能隐隐听到热闹。
叶欣今年已经对发粮食没有太大的期待,不慌不忙地吃着早饭,对沈卓说:“咱们这次不急,慢慢再去,省得排队。”
沈卓自然是听她的,早去了不仅要排队,还要受人家打量打趣,浑身不自在的,“那吃了饭我还是先去医疗站。”
叶欣点点头,“我跟你一起去,想必早上没什麽人来看病买药的,咱们先在那里看看书。等别人领得差不多了,咱们再过去。”
于是饭后,他们就带上筐、袋子这些装粮食的工具,推着自行车下去了。
果然仓库那边已经排着好长的队伍。几乎人人都是拿着扁担和箩筐,或者背着背篓,个个脸上都带着高兴期盼的笑容,毕竟年底了,粮食又见底了!今年算得上风调雨顺,收成不错,现在才算是粮食落到自己家,怎麽能不高兴?
大人小孩都说说笑笑,场面热闹。
叶欣看了眼队伍,就先没凑过去,跟着沈卓到了医疗站。
沈卓掏出钥匙开了门,把车和筐都先挨着墙放,然后往桌子后面走去,先看看昨天黄志豪的坐诊记录,了解一下。
医疗站看病卖药自有一套章程,什麽日期接诊了什麽病人,什麽症状,卖了什麽药,卖了多少,有无人来请下乡走诊的……都在本子上记得清楚明白。这章程简单却有效,主要是四个人都是品行好的,做事也利落,没什麽含糊的地方。轮到谁坐诊了,看看前一天的记录,也好接上。
比如需要走诊的病人,当日走诊的医生就是看过记录再去的;看诊过了也回来写一下,表示已经去过,结果如何。后面的看了就明白,不会走重複了。
卖药收上来的钱也是一笔一笔记录清楚,存放明白,四个人也能相互检查监督。这是大队的钱,可不能出岔子的。
沈卓看了记录,又转身检查身后的药柜,少了的就从后面小仓库补充;要是没库存了,就得记下来,下次补。
检查完了药品,他才擦了擦桌子,準备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