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277)
叶欣笑问:“见到俞医生没有?”
沈卓说:“见到了,俞医生作为医生代表在会上发言,结束之后他还找我聊了下,我才出来迟了。听说我已经看完两本书,俞医生还考了考我,然后又送了一本书给我,让我继续看、继续学习。”
叶欣道:“看来俞医生对你的学习成果比较满意,很欣慰,所以打算继续栽培你。那你就保持学习。”
沈卓点头,又说:“对了,会议后面有一个提意见建议的环节,不仅是关于乡村医疗的,其他事情也可以。我见时机很好,想起你之前说过希望咱们大队小学重开,就提出来了。”
叶欣听到这个,真有些意外,又很赞赏地看着他:“不错。你现在地位不同了,是稳妥有天赋的医生,已经是公社层面受重视的年轻人才,说的话确实有点分量了,提出来也合适。”
又连忙问:“提了之后,公社主任怎麽说?”
沈卓道:“周主任说,这个建议很好,他其实也在关注教育问题,会跟大队长聊一下,探讨这个事情。散会后,咱们大队长果然就留下了。”
叶欣就有些高兴,“如果小学明年能重开就好了,早点儿重开,孩子们早点儿上学。”
又笑着看他:“过去了那麽久,事情那麽多,亏你还能记得当时我说过的话。”
沈卓认真地说:“你说的话我都记得。”
叶欣伸手摸摸他俊脸,夸赞:“很好。”
沈卓脸一红,连忙拉下她的手,眼睛左瞧右瞧的。现在可是在街上,人来人往呢。
第118章 悄悄话
十八日那天, 生産队鱼塘放水抓鱼,又是一个热闹日子。
这天正好也轮到沈卓下乡走诊。早已惦记空间内肥美大鱼的叶欣,準备就今天“浑水摸鱼”, 搞几条大的出来吃吃。
鱼塘淤泥深又软, 冬季水温低,这天下塘抓鱼挣工分的基本都是男队员, 而且是比较高比较壮的男队员。其他不下塘的大人小孩就站在旁边看热闹。
几个女知青也站在边上看, 看着热闹, 说说笑笑。
閑聊着,叶欣顺便了解一下他们过年回家探亲的状况。
王小薇告诉她:“今年回家人多,去年来的四个除了你都回去, 我也回去,张康明和孙维强也回去,就超过一半了。到时候, 留下过年的只有郑文文和今年新来的两个。”
叶欣说:“那今年知青宿舍几乎空了。”
王小薇点点头:“是啊。其实能回家过年大家都想回家过年, 不然留在这边只能看人家热闹, 心里空落落的。不过考虑到路远辛苦、路费等等,又受到知青下乡两年才能回家探亲的规定影响,现在大家基本上每隔一年回去一趟。”
叶欣对此很理解, “确实,出一趟远门很辛苦。我去县城就晕车难受得不行, 不敢想再转车到市里会怎麽样。”
王小薇道:“我家远,还要到省城才有列车呢。到时候我大包小包先颠簸一天,火车上再颠簸三天三夜的。”
叶欣咋舌, “这也太折腾了。”
王小薇叹气:“可不是, 要不我怎麽说不想回去。这次回去,一切顺利的话, 以后我就当是远嫁的女儿,不那麽折腾了。”
叶欣知道这是指与孟庄说亲的事情,“小薇姐一定会诸事顺利的。不过这麽远,到时候是不是家里人也不来了?”
王小薇无可奈何地点头:“我原本想着,结婚还是要家人到场的,但之前看王有为说他父母年纪大了不忍心让奔波,我觉得也是。我家还更远,怕他们路上受不住。反正有你们帮助我,我也不怕没有底气的。”
叶欣安慰道:“太辛苦了确实不必老远奔波。咱们国家在发展,以后修了路,交通顺畅了,等方便的时候再多回家看看就是。”
王小薇点点头:“我也是这麽想的。”
江静雨在叶欣另一边,也听着她们说话,等她们说完了,才开口说:“叶欣,你既然不回家,我想拜托你帮个忙。”
叶欣转头看着她,笑道:“什麽忙?你说,能帮上我一定帮。”
江静雨就说:“今年我和张康明都回家探亲,养的鸡不能没人照顾。郑文文不回去,我托她帮我照顾,日常喂食,清理捡蛋等等。但是她没有养鸡的经验,可能不太熟悉,所以还想请你隔三差五下去看看,你是最懂这个的。”
叶欣点头答应了:“不是什麽大事,我平时也经常下去散步,顺便看看就行了。”
江静雨另一边的是郑文文,这时也把眼睛从抓鱼的场面收回,转过头来说:“你就是担心我照顾死了呗!不过我承认,我确实没经验没技术,心里没底,真怕到时候出了问题,我可赔不起,嘿嘿!”
江静雨笑着拉着她的手,“你别想那麽多,只要按时喂水喂食的,不会死了。只要不死了就行。最多二十天左右,烦你上心一些。”
又这边拉住叶欣的手,说:“有你们两个帮忙,我就彻底放心了。年后回来,我给你们带家乡的特産。”
叶欣笑道:“有礼物啊,那我可要勤快一点,给你照看好了!”
郑文文也笑了,对叶欣说:“既然你上心了,我就放心了,压力骤减!”
说完了这事,正好鱼塘里一声惊呼,好像抓上了很大的鱼,引得大家又纷纷看去。郑文文也是爱看热闹的,就没聊天了,伸长脖子看。
叶欣也看了眼,心道有多大啊,不会比我空间养的还大吧?
江静雨这时却拉了拉她,要把她拉到一边说话的意思。
叶欣会意,就和她走开了一点,问:“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