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333)

作者: 古木架 阅读记录

叶欣很意外,连忙问:“大娘,这是怎麽回事?好好的药材铺怎麽不开了?”

大娘左右看看,颇有几分小心紧张的意味,“之前来了一队闹事的,在咱们镇上转了一圈,砸了好几处地方呢!这个中药材铺就是其中一个。还说要抓人的,还好公社武装队拦了下来,闹了一阵,最后没抓人,就是药铺被砸得乱七八糟,没法开门了。唉,好好的药材铺啊,不少人头疼脑热的都习惯来这里抓点中药回去熬,这一闹不是让人没处抓药吗?对了,就是这个月初的事情。”

两人听了,都很震惊。

更是印证了刚才叶欣心中的担忧,她赶紧追问:“那徐大夫和他的家人没事吧?”

大娘摇摇头:“没被抓,应该没事。不过也听说徐大夫被打了,不知道严重不严重,我当时没在场,都是听别人说的。”

叶欣又问:“那他们还住这里不?”

大娘道:“应该住的。我还看见徐大夫妻子买菜呢。哎,你们赶紧走吧,我也回去了。”

叶欣真诚地道谢:“谢谢您了大娘,您慢走。”

大娘摆摆手,拎着篮子匆匆走了。

叶欣回头,看着眉头紧皱脸色凝重的沈卓,道:“咱们敲敲门,看能不能敲开。”

沈卓点点头,推着自行车靠近,用力敲门。

敲了一阵,侧耳倾听一会儿,好像里面有脚步声,但有些踌躇似的,没继续走过来。随后一个声音谨慎问道:“谁啊?店里现在不开门卖药了,往别处去吧。”

听出是吴小洁的声音,叶欣连忙说:“婶子,是我和沈卓,来看你们的!”

里面的吴小洁听到她的声音,立刻过来开了门,也不多说,让他们连人带车的赶紧进来,又匆匆合上门板锁住了,回头看着他们,才松了口气:“我现在真是担惊受怕!生怕又是那些闹事的人来!”

又提醒他们:“当心脚下,这里乱七八糟的,还没来得及收拾。唉,我也不敢收拾!”

不用说,两人一进来就看到了——店内之前整齐有序的药柜倒在地上,摔坏了,地上散落着药材,柜台也被推倒了,砸断了,一片狼藉。

墙壁上还有撞击的痕迹,不难想象到当时打砸闹事的情景。

叶欣看得情绪上头:“那些人太过分了!”

吴小洁哪怕是过了那阵子,这时候说起来还是悲愤交加:“可不是!他们砸东西也就罢了,还把老徐的头打破了,真是天杀的!”

叶欣立刻问:“徐大夫伤势怎麽样?婶子没事吧?”

吴小洁摇摇头:“我没有伤着,老徐也不要紧。唉,你们跟我到后面说吧,老徐也惦记着你们呢。自行车就先放这里吧,柜子倒下来挡住了,推也不好推,门锁了,倒不要紧。”

沈卓就把自行车先靠墙放了,接过叶欣手里的筐,跟着一起到后院。

药材铺后面是个小小的院子,左边是竈房,右边是住的屋子。年前叶欣和沈卓已经来过了,倒是不陌生。

徐大夫正坐在院中的一张躺椅上,额头上缠着一圈绷带,脸颊还有些擦伤,感觉瘦了几分。一双儿女围在他旁边,三人都有些紧张地看着前面的方向呢,看见是叶欣和沈卓两人,才纷纷放心下来。

见徐大夫真伤了,沈卓皱眉:“您还好吗?”

徐大夫挥挥手让两个孩子走开,站起身道:“没事。好在当时公社武装队也在,拦了一下,皮肉伤,没伤着骨头,养养就好了。不过毕竟伤到头了,偶尔头晕,卫生所说这是脑震蕩,过一段时间就不晕了。”

沈卓道:“您快坐下吧,不用起来。”

徐大夫也不勉强,慢慢地又坐到躺椅上,有些虚弱地半躺着。

吴小洁让孩子搬了凳子出来,自己倒了茶来,和他们坐着说话。

叶欣皱着眉头问:“您开店怎麽碍着那些人的眼了?”

徐大夫长长地叹了口气,“他们说中医骗子多,炒作药材,以假乱真,还说我穿着旧式的衣服,是守旧封建思想,当场就要把我的衣服扒了打……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前几年我就听说外面有这样的事了,当时还说咱们地处大山之间,偏僻却也安全,没想到还是落到头上了。”

叶欣也想起来,前两年她刚穿过来的时候,第一次跟沈卓到药材铺卖药,当时徐大夫就说了世道乱,不少地方的中药铺都被打砸了,反封建反魔怔了,连老祖宗的东西都反。

大山之间的小镇,果然还是被波及了。

说了自己的事,徐大夫还关心他们:“听说那些人二月底那会儿就来了,一来先去了你们丰水大队,我还担心呢。现在看你们好好的,我才放心了。”

沈卓道:“他们压了两人下放到大队,召集队员开批评会,当天就走了,倒是没怎麽闹。”

徐大夫点点头:“没事就好。那些人无法无天的,唉!”

叶欣关心道:“那药材铺以后都不开门了吗?”

徐大夫无奈道:“不开就不开了,避避风头。怕他们去而複返,店里只是先把门板钉好了,都不敢收拾,就先这麽放着。起码这一年半载的,先观望观望,保命要紧。”

这相当于是断了生计,叶欣问:“那怎麽办?”

吴小洁见她诚心担忧,就道:“一年半载的没事。这些年老徐也不是白开店的,攒了些钱,日常开销还是够的,饿不死。”

叶欣就放心了,只要他们手里有余钱,日子还能过就行。

她本来想着,如果他们因为断了生计日子困窘了,她就和沈卓商量接济一下,毕竟是徐大夫是长辈一样关心沈卓的。虽然他们现在手头也没多少钱,但吃的东西却绰绰有余的,不管粗粮细粮,还是蔬菜、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