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389)

作者: 古木架 阅读记录

叶欣搂着他的脖子,撒娇:“你去嘛,大队长那麽看重你,不会怪你的!”

沈卓根本没法拒绝她的要求,只好亲一下她柔软的唇,答应道:“好吧,我自个儿去说。”

叶欣连忙又说:“你要好好说啊,一定要成功拿到介绍信!”

沈卓道:“先问问行不行吧。要去的话,咱们来去也得三天的,医疗站还要找别人顶班,得商量好了才开介绍信。”现在医疗站更忙了,不好请假的。

叶欣赶紧主动亲他一下,鼓励道:“加油加油!”

被她那麽殷殷期盼,沈卓饭后就打着手电筒下去了。

李兴国也刚好吃了晚饭,还没洗漱,见了沈卓,以为他又有什麽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招呼他坐下说。原本就是大队里的优秀人才,最近据反应,沈卓的医术还更出衆些,隐隐领先于其他三人,李兴国就更看重他了,对他的提议也是很重视的。

不过沈卓这次不是提什麽意见建议来的,他问:“大队长,现在外面是不是平静些了?”

李兴国就觉察出不对了,“你问这个干什麽?”

在大队长敏锐的目光下,沈卓诚实地说:“我和叶欣想进城里一趟。”

李兴国就猜到是这样,眉头皱起了:“平静不平静,咱们这里感受不到,城里毕竟离咱们大山缝隙里的村庄远得很。但要我说,小心为上,你们还是先不要去了。”

沈卓并不放弃,语气冷静又十分诚恳地道:“一年到头,家里缺了不少东西,实在需要进城添置些。”

李兴国知道他固执要去了,不禁叹口气。

说实话,这里感受到斗争形势最严重的,也就是年初下放两个“资本主义”的时候,过去大半年了,这都年尾了。

要是其他人要进城,李兴国不至于那麽反对,大家都是朴实的乡里人,一看就知。

但沈卓和叶欣吧,也不知道他们怎麽长的,就是眼瞅着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俊,明明也是天天干活的,怎麽就是白白净净呢?打眼看去,哪里像什麽乡下人啊,恐怕城里也没有那麽俊的。扎眼,实在太扎眼了。

进城去,万一引起注意了,被人找麻烦怎麽办?

外面的世界,李兴国也不是很懂,他五十多年的时间几乎都是在乡下,进城没有几次,来往最多的是镇上,也是做好大队长的本分,管理好自己大队乡亲,约束好本族人。

他这几十年来,经历过民国革命,抗日战争,建国,大锅饭时期,三年灾害,到现在的文化事情,也算是经过大风大浪的,知道一有大事发生多是在城里闹腾,他们这儿偏僻,别人看不上,倒也安全。

所以在他朴素的观念里,外面要是闹什麽事情了,就不要进城,在家里待着,安分,也安全。

李兴国就仔细问:“你们家缺什麽东西,镇上供销社买不到,非要进城去买?”

沈卓也是怕大队长不答应,迟疑地说:“明年,我满二十了,叶欣也十九了,我们已经到了结婚年龄。”

李兴国不禁一怔。可能是他俩住一起都好久了,平时也好好的,老感觉他们是已经结婚的小两口。现在沈卓一提,才恍然想起,哦,他俩还没到年龄,只是订婚了,没办酒呢。

既然搬出这件事情来,李兴国就不好拒绝了。

一时神色就缓和了些,语气里多了些长辈的和蔼,道:“也是我忘记了,你们长大了,是该结婚了。”

沈卓却又不敢把话说满,因为叶欣还没答应呢,只是说:“家里东西还缺很多,不像样,还得添置齐全了,才好说办酒结婚的事情。”

李兴国倒也赞同:“你父母去得早,家里没有长辈帮衬,光靠你们两个人,是辛苦些。行吧,你们準备什麽时候去?”

沈卓松了口气,道:“还没确定。主要是您答应了,我才好安排医疗站值班的事情。”

李兴国点点头,觉得他的确是个沉稳妥当的,“也是。那你先跟其他人说好值班的事情吧,再来找我开介绍信。”

沈卓点头:“好,多谢大队长。”

得了準信,他赶紧回家。

叶欣正在竈房里等他呢,听到大队长松口了,很高兴。又催着他尽快把医疗站的事情安排好。

现在的确更难安排了。李光耀有跟沈卓一起上岗的,只能顶一天,另外一天直接找了隔天过来的黄志豪,最后一天正好他不上岗,算起来是三天。因为调换比较麻烦,干脆还是按钱算了,帮忙的人也高兴能多赚一天的钱。

确定好了,沈卓才又去找大队长开介绍信。

大队长确定他们去市里三天,一边写,一边再次叮嘱道:“你们低调些,不要惹事,碰上什麽也不要贪图热闹,注意安全。”

沈卓答应道:“我们明白的,大队长。”

李兴国便不再多说,开了信给他。

一切安排妥当,第二天就可以进城了!

叶欣拿到了介绍信,很激动,一年没进城了呢!

她赶紧叮嘱沈卓检查自行车,做好第二天进城的準备。

钱当然是要带的,二百三十多块钱,全部带上!票也是要带的,粮票、布票还要尽早用掉呢,不然过期浪费了。另外,红色手册也要带上,这个时候更是保命手册,进城不能离身。还有信、装东西的袋子等等。

第二天早上,沈卓也照样做了些干饼子带着,灌上茶水,装在布包里。

叶欣也得给鸡鸭多添食物和水,不能让它们饿坏了。

十九这天出发,正好也是集日,当然也顺便带一些鸡鸭蛋、菜干、辣椒等去卖一下。不多,布袋子装就是了,卖完了也好折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