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8)

作者: 古木架 阅读记录

她收回目光,想到自己如今面黄肌瘦的丑样,不禁有些心塞。

刘红霞冷哼一声说:“她自己都不嫌丢脸,我说两句又怎麽了?”又问另一个女知青,“小薇姐,你说昨天咱们是不是又被连带着骂了?”

王小薇是前两年来的,身材比较高挑,性格也比较稳重,见了叶欣只是不喜地皱着眉头,也没有搭刘红霞的话。

还有一个女知青叫郑文文,看着更利落,一副不耐烦搭理叶欣的模样,反而是对刘红霞说了句:“你管她干嘛?”

刘红霞见她们都这样,也有点无趣,又实在八卦,于是又忍不住问叶欣:“你不是要跟沈卓解除婚约吗?怎麽还跟着他一起上工?”

叶欣觉得她实在有点烦,而且也不想跟这些知青纠缠,呛了句:“关你什麽事!”就快步跟她们拉开了距离。

她小跑几步赶上沈卓的脚步,刚才他走得很快,把她落下了。

下午还是种田。

太阳炙烤着在田间劳作的人们,一天气温最高的时候,水田里的水都晒得热热的。

叶欣热得汗流浃背,累得头昏脑涨,效率比上午还要低。她也顾不得赶进度了,时不时就要直起腰歇歇,别年纪轻轻的把自己身体累坏了,不值得。

她还在长身体,万一长畸形,成了个驼背,那就完蛋。

这农活真是繁重啊,什麽时候才能种完……

正在她默默叹息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

“叶欣知青,有你的信件!”

一位递信员骑着单车来到凉水塘,朝着田间地头喊,声音洪亮。

叶欣愣了下,连忙放下手里的秧苗,上岸去。

递信员走到田埂边,把一封信和一个包裹给她:“叶欣知青,你的信!还有你的包裹!我看不重就顺道给你拿过来了,你收好!”

“好,谢谢你。”叶欣连忙道谢。

递信员摆摆手,转身继续送信去了。

叶欣先把信件和包裹放在干燥的田埂边,顺便把搪瓷缸里的水喝完了,又回去继续干活。

到傍晚下工的时候,她感觉自己的腰都要累断了。

“你还好吗?”

沈卓见她有气无力的样子,好像一棵蔫吧的苦菜,忍不住问了一句。

叶欣擡头,露出一张泥点子混着汗水的脸,狼狈不堪,语气飘忽:“哦,还活着。”

沈卓又看她一眼,抿了抿唇,移开视线没再说什麽。

记分员拿着本子过来,一一记录今天各人所得工分。

叶欣一天几乎累断腰,一看结果:四个公分。

“……”

四个公分什麽概念?

她从脑海中扒拉出来相关记忆:一天挣满十个工分,收成好的话,口粮肯定够吃了,也许还有攒下;八个工分,口粮够吃,但是攒不下什麽;六个工分,每顿只能吃八分饱;四个公分……要饿死的节奏。

也就是说,她这麽累死累活的,还养不活自己!

叶欣受到了成吨打击,心灰意冷。

记完了工分,大家纷纷散开回家吃饭。

叶欣也已经饑肠辘辘,不过她落在了后面。拿起信件和包裹以及搪瓷缸的时候,趁没人注意,把落在田埂上的几株已经有些蔫巴的秧苗抓在手里。

中午她就想拿点秧苗了,但是那时候不好拿。

现在拿回去种空间里试试……

沈卓可能是习惯她一天都跟着自己了,走了一段发现她没跟上来,回头看了眼。

叶欣连忙快步跟上他,露出一个笑容:“谢谢你等我!”

沈卓扭回头。不明白她刚才还蔫巴巴的,怎麽现在就精神起来了,才挣了四个公分,连小孩都不如,亏她也不脸红……

回去之后,叶欣借口先回房间放信件和包裹,趁机进空间把水稻秧苗种下。

水稻是喜水的,叶欣种到泉水蜿蜒流经的小溪边上,被水浸润,又不会被沖跑。至于能不能成,就先种种看吧,先试验一下。要是成了,也能跟外面的对比一下。

然后她连信都没拆,赶紧出去帮忙做饭。

今天早上和中午都是沈卓做的饭,晚上可不能再偷懒,不然被赶出去就不好了!

晚饭仍然是红薯稀饭和青菜,一天繁重农活之下,吃不饱的感觉更加强烈。这种吃不饱倒不是说肚子没饱,而是毫无油水,觉得不满足。

连吃了这麽多顿红薯稀饭,叶欣已经有点受不了了——她要吃肉!

饭后一阵洗漱,等叶欣可以坐下来看信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这时候她发现自己没有煤油灯……

这时候村里少有通电的,就算通电,也因为电费贵很少开,绝大多数人家照明还是用煤油灯。当然了,就算点煤油灯也是省着用的,因为煤油也要钱。所以一般有什麽活计都是白天干了,晚上早早睡觉。

叶欣不禁感叹自己的一穷二白。

还好,她有空间。

空间里面是没有黑夜的,一直是明亮的白天,这个已经得到了验证。

叶欣进入空间,在木屋二楼的书房坐下看信。

信是从苏省常市寄过来的,收信地址就是她这里,桂省南市洪泽公社丰水大队凉水塘。两地相隔三个省份,一千多公里,可以说山长水远,千里迢迢。

原主一个十六岁的半大孩子,只身一人来到这里,可谓艰辛。

这也是这个年代许多知青的缩影。在此前和此后,或自愿或被迫上山下乡的知青,据后世统计有一千多万人。

叶欣打开信,看了起来。

信是以原主姐姐叶欢的口吻写来的,在开头问她为什麽不写信回家?为什麽不回信?然后问她在这边的情况如何,是否适应了乡下生活,有没有遇到什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