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的宗女(44)
哦。
需壬踮脚好奇的看着眼前庞大的家伙。
忽而,擡头问旁边闻声也出来看的雉黎,“母亲,毛驴何时回来?”
他是真挺想那两头驴的。
那两头驴很有灵性。
暂时回不来了,大老远的,雉黎也不能现在叫人回都城把驴牵来。
“放心,它在田庄里会被好好养着。”
她走前嘱咐过兄长,让家里人把那两头驴养到正常衰老。
不会对它们差了的。
“那再养一头驴好吗?”需壬对驴子非常有好感。
雉黎:“……”
养得多了是要喂的,邢伯和她照顾的过来?
不养。
好吧,需壬自己也照顾不过来。所以不养了。
又过几日,由于需壬每天都去看牛,又给它喂草喂水,这头牛每次见到需壬就都哞一声。
需壬非常想把它牵到外面空旷的地方去玩玩,他想骑到它背上。
雉黎和邢伯谁也没让他尝试。
小家伙胆子比他们还大!才养几天啊,就敢想骑牛的事了?也不怕摔下来。
邢伯为了转移注意力,带着需壬修家门口的水渠。
渠得修好,不然一到大雨水就往院子里跑,多闹心。
需壬因为修渠的事玩得衣裳上天天都是土,好在这些土大多拍一拍就好了,不会弄得衣裳太髒。
雉黎这期间收到过一封信。
信是几番周转,好不容易才到的雉黎手里。
是家里父亲送来的。
和她说了些家里的事,并在信的最后说,不用回信。
雉黎也就没回了,继续干自己的事。
家门口的渠才修好不久,下了一场雨。雨挺大,水都快漫过了水渠。需壬人小不知愁,兴奋的打伞看渠里涨起来的水。雉黎就有点忧心了,别是要涨水。去年,她可才见过涨水的厉害。
好在雨下了一天就停了,没有不停的下。
这时渠里的水还没退,需壬有点想下去踩水玩。
不过他也知道轻重,母亲和邢伯都和他再三说过,不能下水。
但顽皮性子也还是有的,需壬拿了个瓢蹲在水渠边捞水玩。
让他捞到了几条泥鳅还有一条手指长的鱼。捧了瓢兴奋的跑回屋里,让雉黎看。
雉黎没想到还真让他捞到了东西。
正瞅着,见之前一直在水渠边看着需壬的邢伯也进了屋里来,邢伯手里也拎着一条鱼。
雉黎:“……”
“这麽多鱼?”
邢伯:“应该是上游涨水沖上岸的,顺着路面还有水渠就沖下来了。”
“我刚刚还看到有人拎着手臂长的大鱼路过,他们说要拿回家烧了吃。”
需壬立马抢话,“我们也烧。”
雉黎:“……太小了。”
需壬指着邢伯手里的,“不小,母亲。”
雉黎笑了。
哪里不小,她记得这种鱼刺很多,这麽大点,煮出来根本没什麽肉。
“真想吃你和邢伯去买条大的,晚点我们烧了。”
需壬便跟着邢伯去买鱼。
买鱼的途中碰到其他小娃娃喊他一起玩,需壬是有点想去的,但需壬想到了还得买鱼回家,便说下次再玩。
晚上美美吃了一顿鱼,第二天一早起来,需壬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水渠那看。发现,水已经退了很多,需壬踩下去连脚踝都淹不到。
于是对水渠失去了兴趣,回房好好读书。
……
七月初时,雉黎竟然碰到一个熟人。雉黎落脚的地方虽然依然是北方,但其实离都城已经挺远了,她没想到在这种地方还能碰到熟人。
对方看到她也是一愣。
忽而又看看她牵着的需壬。
开春后都城里都在传曾经和亲的卢家女归了塞……当时都以为是假的。
但后来经宫里证实,竟是真的。
和亲的卢家女还真被接了回来。
但奇怪的是,这事证实了后却谁也没见过卢雉黎一面。
甚至连卢家的那些亲戚也没见过。
卢家人仿佛一点不想她再露面。
没想到,在都城中见不到的人,竟然最后在这麽个离都城挺远的地方见到了。
雉黎没多看对方,带着需壬和邢伯转身。但来人飞快追过来,拦住雉黎的路。
眼睛一个劲盯着雉黎看。
生怕雉黎不知道他已经认出了她。
雉黎:“……”
来人飞快说:“看你面熟,可否留下说几句话?”
雉黎:“不认识。”
来人:“……”愣了愣。
雉黎撂下他离开。
但雉黎没想到第二天他竟然拿着礼上门了。
打开门的邢伯呆了一下。
宿冀把礼奉上。
“昨日想必是见的急,你们才没认出我。家里和卢家是旧识,我曾去过卢家的。”
甚至原本两家差点结了两姓之好,成为亲家。
只是因为后来的变故,这事不了了之。
邢伯当然还记得。但瞅瞅他,暂时没让他进门。
一会儿,问过雉黎了,才让宿冀进来。
看他这锲而不舍的劲,今天拒了他,宿冀没準还会来第二次第三次,那还是让他现在进来。
雉黎一开始并不说话。
宿冀不明白她昨天为什麽会说不认识他,明明两人见过好几次的。
宿冀:“你如今住在这?”
他不是已经看见了?
宿冀继续没话找话,“怎麽到这来落脚?”
雉黎自然有自己的理由。
宿冀发觉好像成了他一个人的独角戏。
摸了摸鼻子。
一会儿,又看向需壬:“只听说……有和亲的人从塞外回来,不曾听说她有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