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露水红尘(151)

作者: 击云腰 阅读记录

郑无邪笑了笑:“司理六宫是臣妾的职责,这些都是应该的。”

两人难得待在一起说说话,这短短的距离,教李慜忽然怀念起从前的少年夫妻时光。

不论是太子妃,还是皇后,她都当得无懈可击,将他的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作为夫妻,他对她谈不上爱,但素来敬重她,于是他由衷道:“多年以来,皇后辛苦了。”

郑无邪微微摇头,笑而不语,扶着他缓缓走上殿阶:“陛下小心脚下。”

李慜颔首,不知该与她说些什麽,便索性沉默不语。

两人无话可说,静静行至廊下殿门处。

殿内光影闪烁,照见两道人影,以及传来零零碎碎争吵的声音。

李慜擡手,示意大家别动,站在门边,静静听了片刻。

直至一声重物坠地的碎裂之声,以及女子德厉声怒吼同时响起——“住口!休要胡言乱语!休要污蔑我娘!”

李慜听出来了他们在讲些什麽,听了出来这道声音又是出自谁人。

他唯一的外甥女,在那个自称是她生父的人面前,捍卫她的母亲——安阳。

他听清了因果,他身边的人自然也都听明白了。

特别是他的皇后,同样出生于荥阳郑氏。

可竟然叫她听见了安阳同他人茍合,暗结珠胎后下降到郑家,嫁给她的亲弟弟,才生出的郑泠。

这叫他这个堂堂天子,和已故的妹妹安阳,及荥阳郑氏的脸往哪搁?

李慜怒火中烧,一脚踹开了殿门,“来人,保护郡主,抓刺客!”

血不融

第八十二章

禁军入麟德殿抓刺客的时候,李叡并未反抗,竟站着不动,束手就擒。

李慜等人进来,就见到河北道节度使额上流着血,脚下是一片白玉碎片,碎片之中清晰可见半个残缺的菩萨头。

天子声色皆冷,开口呵斥:“大胆李叡,酒后擅闯宫闱,还口出狂言,你可知罪!”

李叡闭目道:“臣无话可说。”

李慜更为火大,甩袖:“无话可说,就到大理寺去说。”

李叡被押下去的时候,深深望了郑泠一眼。

郑泠见此,只觉得眼前一黑,接踵而来的是彷徨无措。

她并未意料到,这个时候,帝后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且观他们神色,天子一脸黑色,皇后目露震撼,想必是在门外之际就已经将李叡那些大逆不道、且十分可笑的话听了个一清二楚。

顿时,一阵难以言喻的慌乱和难过,弥漫在郑泠心头。

李叡在胡说八道什麽?

她从出生那天起就姓郑,怎麽会不是郑家的人呢?

她若不是郑家人的话,那她身上流着的难道还真是他的血?

她不想也不愿意相信那个匪夷所思的信息,可是、可是……这麽多人与她一样,都听见了。

此刻,天子盛怒,不言而喻。

郑泠站在一地破碎中,面色灰白,目无光芒。

李慜见她如此,蓦然心生愧疚,想起遥远的十五年前一事。

当年安阳从河北道回来,他要安阳联姻郑家,她对他毫无保留地说明她在河北道已与李叡互定终身,且腹中已有了李叡的骨肉。

彼时他为了帝国大业,不顾一切,狠心要她斩断情缘、并且堕胎。

最终安阳同意了出降郑家,前提是不得动她腹中的孩子。

这个秘密,本该随着安阳的故去,埋入黄土,谁知时隔多年,却被李叡翻了出来。

他镇定下来,朝着这个被吓坏了的小女孩和蔼招手:“阿泠,过来。贼人酒后擅闯宫闱,一派胡言,吓到你了吧。”

闻声,郑泠回过神,犹疑了一会儿,随即拖着沉重的脚步僵硬地走向帝后,躬身行了一个大礼:“陛下皇后,不知李叡为何蓄意污蔑我的母亲,还请陛下为亡母做主,讨个公道。”

李慜冷哼:“放心,朕绝对饶不了他。”

当夜,夏昭没能靠近麟德殿,她走过去时,见到从殿内押出来很多宫人,殿门也遭到封锁。

李岱一直等到宫门落锁前,也没见到叔父回来。

他找人打听,只听到一些不确切的风声,说是李节度使酒后擅闯后宫,被押入大理寺等候发落。

麟德殿风波,在李慜有意的压制下,当夜随侍身边的知情人,悉数被灭了口。

可世间总没有不透风的墙,第二日,有关郑泠身世一事就不知从何处洩露了出去,一夜之间,在朝野间广为流传。

荥阳郑氏听闻了此事,族中一群白发苍苍的理事,冒着风雪,大清早纷纷登门良国公府,找到郑邺相问。

郑邺也一头雾水,心下疑惑,好说歹说稳住了这群花甲老叟,接着往宫中而去拜见郑无邪。

郑无邪面对兄长的询问,故作为难,支支吾吾,语焉不详,最后叹了口气:“阿兄,这件事关系重大,有损皇家颜面,身为国母,我不能说。昨夜随侍的那群内侍都被封了口,阿兄最好当做不知,即便听说,也不能有任何意见。”

郑邺很快从她的反应和这番话中,听出了端倪,剎那间心下堵得慌。

那必然是真的了,只有这样,陛下才会严令禁止,以防人知。

他有些难以置信。

一直以来姓郑的小女孩,被他弟弟捧为掌上明珠的小女孩,被整个郑家悉心照顾的小女孩,喊他大伯父的小女孩,竟然真的不是他们郑家的人?

面对自家人,郑邺直抒胸臆:“事关皇家颜面,可这又将我荥阳郑氏,和已故二弟的脸面放在哪里?若此为真,陇西李氏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