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红尘(16)
她的话,让不管不顾一心想起来的郑淙,停下了用手撑着身躯的行动,急切的心平息了一半。
他的眼瞳里含了一丝期许,“真的没扔?小妹,你别再吓我。”
“给你收了起来,放在我屋中,我让金钏和女萝,试着将瓷像粘回去。早上我过来前,看到她们粘了有一半了,放心,等你伤好之前,必定已经完全粘好了,届时,我再送还给你。”
她继续道:“那夜还未曾细看,今晨我见到这尊瓷像的面容,才理解了圣人所言,它确实长得与那位贵人有三分相像。”
郑淙神色几变,终是露出一个苦笑:“你……想说什麽?”
“阿兄若是喜欢飞天仙女,我可以给你画一幅图,从前我画过的。”
“不必了,画的又不是这个,不一样。”
“阿兄喜欢的并不是那尊瓷器,而是那瓷器相象的人。”
郑淙眼神一变,“你都猜到了?”
“我会为阿兄保密。”她试着劝他,“阿兄,佛祖能度苦难,但度不了有情人。情之一字,需得自度。况且,这无果之情,若被人知,说不定还会祸及整个荥阳郑氏。”
郑泠见他惆怅,还是选择直接告诉他,“可我都能猜到,日后见了这尊瓷像,旁人兴许也会猜得到。”
“又或许,第一个猜到的,并不是我;而是那个,刻意摔碎瓷像的人。”
故意摔碎瓷像的人……
当夜郑淙并未细思,现在听了郑泠的一番话,他猛然想起那夜圣人的叹息:“可惜,终是有缘无分,一场空。”
粗枝大叶的他,后知后觉,惊起一阵冷汗。
郑泠见他面露恍然,便继续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更甚至,也会连累到她。”
见郑淙的眼睫眨了眨,郑泠换了个方向劝他:“可她是无辜的。她背井离乡,被族人送到长安进献给太上皇,只身留在长安,后又被圣人纳入后宫,本就遭到民间病垢,说她共侍父子。阿兄片面相思,于她更是一种负重和伤害,圣人性本多疑,熟知日后会不会因此芥蒂,对她抛之弃之。”
“我……”郑淙面上一片颓然,“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割舍不断这片情……阿泠,你不明白,你不会明白的……”
郑泠确实不明白,他为何会如此冥顽不灵,无可救药地喜欢上天子的女人。
简直不要命了。
依照他如今这幅执迷不悟的模样,料想这份喜欢,非一时沖动。
怕是情根深种,由来已久。
她叹了口气,反问他:“你喜欢她什麽?因为她的容貌?”
诚然,她不得不承认,连自己同为女子,都忍不住会因为那绝世的容貌,喜欢那位新罗贡女。
“肤浅。”郑淙看了她一眼,闭眼关上了聊天的通道:“情不知所起……你跟本不懂情,不懂爱,我为何要跟你说这个。”
郑泠走前,最后劝了一句:“阿兄,你不能再执迷下去了。养伤期间,你自个儿好好想想。”
她回去自己的院落,屋中女萝和金钏,还在一点点仔细粘那尊飞天仙女像。
郑泠也加入,在旁边看。
她看着瓷像的眉眼,喃喃自问:“问世间情为何物?”
两个丫鬟打趣她:“郡主每日看这麽多话本,怎会不知情为何物?”
“你们也每天听我念这麽多话本,你们来说,情是什麽?”
金钏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谊。”
女萝:“是比翼双飞,心有灵犀的默契。”
“是举案齐眉,朝夕相处的和睦。”
“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的命中注定。”
郑泠不置可否,笑道:“你们这出口成章的才能,哪天什麽时候也写本话本给你们郡主看看。”
两个丫鬟笑成一团,“我们可没这本事。”
郑泠觉得她们说的都有道理,但那些都是建立在正常的男女之情上,是她们看过的所有话本里,结局美满的各种形式。
这些结局里,唯独没有人写过阿兄那一种,一眼就能看得见的悲剧。
郑泠摇摇头,不想了。
这事,局外人,管不了。
*
听到郑淙醒来的消息,郑太后特意派尚宫来送了些补品。
慰问郑淙之后,尚宫说太后思念荣宁郡主与国公夫人,便按照太后的口谕,将郑泠和崔氏请进宫。
她有几个月没有进宫看姑母了。
上一次进宫,还是圣人与太后为她赐婚的时候。
她换了身正式的服饰,与崔氏跟随尚宫一同入宫。
路上,崔氏问尚宫:“太后可是有要事吩咐?”
尚宫毕恭毕敬回答:“奴婢不知,只知道来前,太后也命人去请了崔柱国一家,以及右仆射。”
郑邺白日在皇城中的政事堂处理事务,竟也被太后请进了宫。
两人对视一眼,皆感到怕是有什麽大事发生。
进入长庆殿,只见李环也在此间,坐在上首,笑眯眯地看着她们的参拜。
同在殿中的,还有郑邺,与崔家三人——上柱国崔挚及其夫人,右武卫崔忱骦。
郑太后比崔氏还要年轻几岁,才三十出头,然已两鬓斑白,看着比崔氏还要苍老。
自从三年前,太上皇退位之后 ,郑太后便挑起前朝国政,与天子一同治国,操劳至此,以至华发早生。
郑泠很敬佩自己这位姑母,一个女子,也能成为一个政治家,在朝堂翻云覆雨,运筹帷幄。
郑太后见他们到来,问了郑淙的情况之后,便长话短说:“此次召见你们,是想着将郑崔两家的婚事提前,恐夜长梦多,择日不如撞日,便是明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