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红尘(82)
想到安阳,李叡的头又在隐隐作痛,他撑在榻上的扶手上,指甲深深嵌入金丝楠木的扶手之中:“摆驾兴庆宫。”
*
赛龙舟结束之后,游船靠岸,午间的宴席,在光禄寺的準备下,于兴庆宫开宴。
李岫玉自小在边境长大,从前没怎麽参与过这种女人之间的饭局,更遑论要她一手操办。
只是今日之宴,名为公主宴客,实为她替天子拉拢朝臣家眷之宴。
只因如今的天下,尚未统一,北边还在顽固抵抗,朝廷不便大张旗鼓地过佳节,以免寒了在外征伐的将士的心。
是以,只象征性地简办了一个女眷的宴会。
李叡并未立后,后宫唯一的昭仪,位份不够,便交由她这个公主全权操办。
于她而言,这种风花雪月的事情,简直比练兵还难。
不过幸好酒食这种事情,有光禄寺负责。
她只需要领着衆位女眷们玩好吃好,就算能交差了。
熟料开筵之后,忽然有宫人高声传唱:“圣人驾到——”
衆人纷纷停杯投箸,起身跪拜,迎接圣驾。
郑泠低垂着头,余光只见到一抹玄色的九龙袍摆从眼前划过,随后听得一声:“平身。”
那是她第二次见到这位窃国反贼,比上一次还要近的距离,让她心中的无限仇恨,瞬间放大无数倍。
她随着衆人起身,在人群之中,毫不掩饰地擡眸直视李叡。
这一望,骤然四目相对,他也看着她。
*
说起来,这是李叡第一次真正看清郑泠。
在上次的庆功宴上,她身着西域舞服,带着面具,花枝招展的舞姿,他也并未多加注意。
而今一看,竟让见惯生死的他,心不由都为之一震。
像,真像,太像了。
她与安阳,简直有八分相像。
兴庆宫(二)
第四十四章:
李叡御驾亲临之后,除了李岫玉外,满殿之人,忽然得见天颜,皆显得局促,一下子失了刚才的自在氛围。
衆人的反应,纵然有心遮掩,也在谨小慎微的举止之中,露了怯。
更遑论,李叡注意到视线之中的郑泠,已经在微微颤抖。
郑泠倒没有害怕,只是望着如此相近的仇人,胸腔之中极致的恨意,让她不可抑制地有些激动,激动到有些微微的颤抖。
她恨不得能有机会上前,自己能够将他一举刺死才好。
眼中预演了很多画面,浑身都在热血沸腾,只是怕自己的恨意太过明显,被人发现,郑泠立刻垂下眼眸,不再看那仅在咫尺的仇人。
她盯着地面,暗自劝自己,小不忍则乱大谋,今日,还得带金钏、女萝和小葡萄一起出宫。
可落在李叡眼中,郑泠又是轻颤,又是垂头的弱势之态,他却以为她是害怕自己使然。
即便他能够理解,一个前朝旧人,看见自己这个改天换地的新主,理应如此。
可她怕成这样,即便她与安阳有些相似的相貌,此时在他眼中,也大打折扣。
安阳遇事,从来都是临危不惧,在她的身上,只有与生俱来的从容不迫,从来不会流露出这种畏惧和害怕。
一时之间,李叡有些说不出来是失望,还是庆幸。
安阳和别人的女儿,确实只空有她的外形,却无半点她的气性。
知道郑泠是安阳的女儿之后,他曾着人查过这位前朝郡主的从前。
一是出于忌惮,二是出于好奇。
很奇怪,身为前朝镇国公主与荥阳郑家唯一的女儿,郑泠并未继承她父母任何军政上的一切。她的成长,与普通闺秀无异,娇滴滴地养在深闺,不学武,文可舞文弄墨,擅长书画,但只学儒家那一套。
安阳在她半岁就撒手人寰,郑隋也英年早逝,无人知晓,是否是有人故意将她养成这样?还是只是郑家单纯觉得,女孩儿就该无忧无虑的养在深闺?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小看郑泠。
这并不排除,娇滴滴的女子,就真只是金玉其外的绣花枕头。
古往今来,史书上记载的亡国之人,从来不缺乏那种茍全性命于乱世,实则卧薪尝胆的能人。
一面之缘,不能以偏概全。
她别的方面,暂且看不出来什麽,但光从她能够将自己的麾下能臣魏缙,迷得七荤八素这一点来看,也很具有祸水的潜质。
李叡手指无意地摩挲着,他在思索,她既像安阳,又不像安阳,是该杀,还是该留?
若是她全然不像安阳,或者完全像安阳,杀了也就杀了。
可偏偏,她又有那麽点像她。
*
衆人未听让她们落座,便一直站在殿中。
上首的帝王,视线停留在一个人身上,无需言表,就已经足够令人浮想联翩。
更何况,那还是一个男人,毫不避讳地看一个女人。
李岫玉不动声色地看着李叡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郑泠身上,扬了扬眉,心底有些许破土而出的想法,在不断滋长。
夏昭见此,微微蹙眉。
她不喜欢上位者那样别有深意的目光,落在郑泠身上。
不论是恩是罚,是好是坏,她都很不喜欢。
适时,夏昭开口打破宁静,欠身一礼,笑道:“陛下亲临,岫玉妹妹高兴地话都忘了说。”
忽然被点名,站在她旁边的李岫玉,也裂开笑口,向上抱拳一礼:“那是,陛下能来此,蓬荜生辉,不外如是。”
说着,她一拍脑袋,连忙让人摆桌传膳,“瞧我,高兴地都忘了让人再添张席。”
她们一唱一和,将李叡从思绪拉了回来,他擡手道:“不用了,朕过来转转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