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露水红尘(97)

作者: 击云腰 阅读记录

烛光亮起,视线豁然开朗,这一看,蜡烛已经燃烧了三分之二,只剩下短短一截。

她随后想起来,之前慧真带她走那次,抵达前方洞口时,差不多正好用了一只蜡烛。

郑泠面露喜色,也就是说,她也快要走出去了。

是了,一路走来,都没有明显的风,刚刚那阵能吹熄蜡烛的风,不也正说明了出口就在不远的前方。

只要走到了出口,就有人在外面接应她,就能去关内找姑姑和阿兄了。

想到这里,郑泠斗志昂扬,重新整顿了一下心情,踏上了继续前进的步伐。

*

今日停了雨,上午阴云蔽空,午间时分,忽有太阳,从云层中洒下光影。

护国寺中,一片焦急。

武僧们上上下下组建了好几支队伍,沿着寺内外搜寻清规。

文殊殿的值日小和尚,看见衆人面带严肃,前来盘问:“有谁见着藏经阁的清规了?”

他举着手跑上前:“今晨我在文殊殿见过她,奇奇怪怪地躲在香案之下,也不知道她怎麽了,我问她,也不理我,拔腿就跑了。”

小和尚看着衆人,有些同情泛滥,“怎麽了这是?她不过是跑来文殊殿罢了,也不是什麽大错,用不着这样大动干戈地罚她吧。”

一队人马立刻就走,走在尾部的那人折身回来告诉小和尚:“不是你想的这样,是藏经阁的慧真师太发现她留下的遗书,要说自尽,而后就此失蹤了。我们正在寻找她的下落,希望佛祖保佑,清规小师傅能平安无事。”

小和尚大惊:“啊?”

他不明白,清规是怎麽了?

分明早上,她还得到了一支上上签呢。

后来他在菩萨面前求了好久,都没有得到过这样一支教人羡慕的吉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的,柳暗花明,她一定能够平安无事,逢兇化吉!

他连忙跟上队伍:“诸位师兄等等,我和你们一起去找!”

*

傍晚时分,魏缙听到属下来报,传回护国寺最新的消息:藏经阁弟子清规,于今晨留书一封,疑似跳崖自尽,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昨夜他将此人,当成是郑泠僞装的,但偏偏他的怀疑,一个都得不到论证。

他的冒犯,让清规恼羞成怒胆大包天扇了他一耳光。

而他在期望破灭之后,也失去了对她的怀疑,天一亮就离开了护国寺。

现下忽然听说清规跳崖,那丝怪异的怀疑,又浮上了心头。

为何这麽巧,偏偏是在他昨日审问之后,就‘跳崖’了?还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魏缙问道:“因为什麽跳崖的?”

属下将那封绝笔遗书递上:“据慧真师太所言,昨夜之后她就没见过清规,只是在今晨早课之后,忽然在藏经阁阐室,见到清规的绝笔遗书,上面说:她昨夜受……受到相爷的侮辱,为全清白,以死明志,跳崖自尽……”

魏缙扬眉,捏了捏座下的扶手,有些恼怒,什麽乱七八糟的,这是要死,都要拉上他来垫背。

什麽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那就是压根没死。

他越发觉得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假死脱身计划。

慧真,就是郑泠的帮兇。

真是好得很。

他揉了揉眉心:“速去护国寺,将慧真师太严加看管;再带人去清规跳崖之处搜寻。”

“是!”下属领命,急速赶往护国寺。

魏缙后脚正要出门,準备亲自前去审问慧真。

不想他刚到府门,迎面就碰到天子近侍,率一轻骑绝尘而至,带着口谕宣诏:“传陛下口谕,宣中书令即刻入宫觐见。”

魏缙皱了皱眉,怎麽刚好就是这个时候召见。

毕竟圣意难违,他只得换上紫袍金带,去往皇城太极宫。

*

夏日昼长夜短,闭门鼓也延后了一个时辰。

长安城内各条街道上,还是随处可见的人,东西两市,也依旧热闹。

皇城,太极宫外,斜阳夕照煌煌亮;太极宫内,已经点满了灯烛。

李叡身边侍奉的老人,都知道他有雀盲眼,需得早早将灯点上,才能视物。

经通禀之后,魏缙进殿,朝着御案前的天子行礼:“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叡挥挥手:“魏卿来了,平身。”

“不知陛下急召臣,所谓何事?”

李叡声音有些疲惫,“适才得前线急报,雍王与关内军在羊谷之战,败了。不过是下了一场雨,竟然就败了。”

听闻此事,魏缙有些意外,又有些意料之中。

羊谷,是长安进入关内的第一道关卡,本为前朝为了抵挡时长南下侵袭的突厥所建。

后来突厥没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族,关内也重新回归中原领土,但那个关隘一直都存在,并且发挥着它的作用。

这次羊谷之战,鏖战了近乎两个月。

虽雍王人多势衆,兵力强盛,但因那处地形奇特,易守难攻,给了对方很大的便利,以至于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

魏缙也是从前方斥候和探子的口中,知晓了那处的地势地形。

他閑赋在家的时候,根据那些消息,绘画出来了舆图,日以夜继研究了很久,才发现那边这个极致的优势,以及另一个致命的缺陷。

即羊谷关之内,到处都是山岭;也正是这些山岭,如同城墙般拱卫着这个依山而建关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若想光靠武力破关,只会耗费成倍的军力。

直到他发现了羊谷关以北,十里之内,并无江河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