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缠魂乱(768)

作者: 一纸信笺 阅读记录

“我们都很清楚,现在要去和亲的那位安阳公主不过只是宣阳公主的一个贴身宫女罢了,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宣阳的一个替死鬼,但是皇上封锁了这个消息,不然一定会给宣阳公主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可是本宫就偏偏要用这个宫女的事情彻底打败宣阳,丞相大人,本宫要你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务必要确保消息传到此时正在京城同朝廷和议婚礼有关事宜的大漠使臣耳朵里,好让他回去禀报他们的君王,然后借着大漠的力量向皇上施压,皇上还不至于老糊涂到搭上一整个国家给宣阳公主陪葬,到时候怒火冲冲的大漠人再次率领大军压境,皇上就是再怎么护女心切,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宣阳公主自然亲亲松松地就能被除掉了,到时候就是我们的天下。”皇后娘娘说得十分慷慨激昂,仿佛像是看到了没有宣阳公主之后一片清明的后宫,她已经受着宣阳公主的气很久了,如今终于可以替自己也替怡乐公主狠狠地出一口恶气。

丞相听着皇后娘娘的那些话,心里觉得皇后是不是被嫉妒心蒙蔽了双眼,毕竟大漠的兵马比我朝的兵马训练有素,更擅长于作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我朝的作战技术更加先进,所以其实到了战场上谁胜谁负还是不一定的。但是在经过多年的对战,我朝的许多大型作战武器已经被严重损耗,而且生产出来这些武器所耗费的人工,财力都是巨大的,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生产出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朝在对大漠的战争中慢慢地出于劣势。

正文 第495章

A ,最快更新缠魂乱最新章节!

但是大漠却不同,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征战为生的民族,而且每年都有母亲送自己的孩子上战场,为的就是确保能为国家抢夺来足够的食物,所以他们瞄准了富饶的朝廷。但是连年的征战不停地消耗着他们的粮食储备,渐渐地他们的人民已经厌倦了对我朝开战,所以当我朝主动求和的时候,大漠也欣然接受,但是要求下嫁一位和亲公主,并带去丰厚的嫁妆。此时如果再次散播出影响和平的消息,恐怕我朝在战场上就完完全全是劣势了,那么大漠为什么在面对一块就要一口吞下的肥肉时还要接受割出来的一点点小好处呢,指不定到时候他们只是以被我朝欺骗为借口,行吞并之实,到时候可就是亡国了,不管是谁都没有好果子吃。再说了,后宫之中从来只有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自己眼前这个皇后娘娘听说早就不得皇上欢心了,怡乐公主又刁蛮任性,不堪重任,打小就不待见自己这个亲舅舅,皇后娘娘却也不由分说地娇宠她,日后这对母女若是真的得势了,不一定会承兑当初对自己的许诺。而反观宣阳公主手上的筹码就要多很多了,上有皇上给她撑腰,身边从小就情同姐妹的贴身宫女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成为大漠的太子妃,不管怎样以后都是正宫皇后,自己倒不如倒戈于宣阳公主,扳倒皇后,万一皇上以后真的立她为皇太女,那自己就是辅佐有功的大臣,就算她没有当上皇太女,以后不管哪一位皇子继位,她都是长公主,是可以在皇子成年之前垂帘听政的,不管怎么说在宣阳公主那里能得到的好处可比从皇后娘娘那里得到的要多得多了。

皇后娘娘见到丞相迟疑了这么久有点担心,毕竟整件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他,就开口说,“丞相是有什么顾虑吗,本宫知道,朝中上下都在议论本宫的怡乐公主还不如宣阳公主得宠,空有大公主的头衔,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比不得宣阳公主,”说着还一副很生气的样子看着丞相。丞相看见皇后娘娘这么看着自己,心想不能让她知道自己心里的那点小九九,不然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必须要稳住她,想到这里,丞相赶紧说,“娘娘,您误会臣了,臣只是在想要以什么样的理由去见大漠使臣比较好,不会引起皇上的猜忌,毕竟臣曾经多次在早朝上为皇后娘娘和怡乐公主进言,已经引起了皇上十分的不满,此时若是臣处理的不妥,怕是会连累了娘娘和公主,这是会让臣良心十分不安的。”丞相说得是捶胸顿足,加上他又是皇后的亲哥哥,皇后眼下最信得过的就是他了,所以他的话彻底打消了皇后娘娘对他的怀疑,皇后娘娘还很开心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心想着宣阳这个小妖女终于要蹦跶不了几天了,还想着要等宣阳公主被送走了之后趁着皇上思念女儿心切的时候求皇上赦免怡乐公主,这样自己就能常常见到女儿了。

丞相看见皇后娘娘一脸满意地微笑,就知道她对自己应该是没有怀疑了,就放心了,但是也想到皇后娘娘如此喜怒无常,阴晴不定的,自己不选择她真是明智。但是他嘴上还是说,“娘娘还有什么要吩咐微臣的事情吗,若是没有微臣就先回府给娘娘想个万全之策了。”“本宫没有什么吩咐了,丞相请回吧。”丞相还以为皇后娘娘多多少少会赏赐自己一些东西,可是谁知道连个送行的丫鬟都没有,只能自己灰溜溜地出去,真是没面子,皇后娘娘对丞相的态度更加坚定了丞相要帮助宣阳公主上位的心。皇后娘娘自己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她在送走了丞相之后心里异常高兴,想着既然皇上膝下的几个皇子的生母都没什么地位,自然讨不了皇上的欢心,既然皇上能动立宣阳公主为皇太女的心,那也同样能立怡乐公主为皇太女,那么以后等怡乐公主继承了大统,整个天下都是她们母女俩的了,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想想都觉得幸福。

出了慈宁宫后,丞相想,此时离安阳公主出嫁已经不远了,自己要早做打算,早日跟宣阳公主达成协议。想着想着,丞相自己就来到了宣阳公主的公主殿前,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日说吧。于是丞相就让殿门外的侍卫进去通报了一声。这时,宣阳公主正在陪着安阳公主挑婚礼礼服,听得侍卫来报说是丞相大人求见公主。两位公主听了都各有心思。安阳公主说,“姐姐,听说丞相大人是怡乐公主的亲舅舅,你说是不是因为我们教训了怡乐公主,所以他要来兴师问罪,那可就是来者不善啊。”宣阳公主听了安阳公主的分析,却是一点也不赞同,虽然她很欣赏安阳公主终于懂得分析后宫中的事了,但是还是很不到位,于是她就出言教导说,“安阳你这么说就很不对了,自古以来,后宫中的嫔妃,公主是不得插手朝政的,那么相对应的,大臣们也不得插手后宫事宜,丞相是三朝元老,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再者,相比他也知道父皇宠我,当然也不敢轻易冒犯我,所以绝对不会是来兴师问罪的。再说了,听闻丞相跟皇后娘娘,怡乐公主其实也是貌合神离,所以丞相大人此次前来找我们不一定是来者不善,还有可能是来送重要情报的。”安阳公主听了宣阳公主的分析还是觉得自己是一头雾水,宣阳公主见她半天也没理出个所以然来,就拉着她说,“今天就让你看看,姐姐说得对不对,走吧,我们应该一起去殿外迎接丞相。”安阳公主对宣阳公主的这个做法更是不理解了,“姐姐为什么要屈尊下贵去迎接丞相。”“你傻啊,人家是来送情报的,而且我们表面上还是喊皇后娘娘一声‘母后’的,所以丞相再怎么说也算是我们舅舅,做晚辈的应该去迎接他。”于是两人就一起到了殿外去迎接丞相。

到了殿外,还不等丞相开口,宣阳公主就领着安阳公主给丞相问礼,“宣阳刚才才和妹妹说了好久不见舅舅,舅舅这就来了,这不,宣阳是一定要到门口来迎接您的,只是一路上走得有些慢,还请舅舅恕罪。”宣阳公主的一番话是当着公主殿的众人说的,自然是给足了丞相面子,丞相很是满意宣阳公主的做法,但他嘴上还是很谦虚地说,“两位公主亲自到殿外来迎接真是折杀臣了。”“哪里哪里,我们做晚辈的对长辈再怎么高接远迎不是不为过的,舅舅快别站在殿外了,请随我们进去歇息,也好让宣阳给您敬茶啊。”说着就同安阳公主一起把丞相请到了公主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