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宝鑒[红楼梦](36)
第 18 章
黛玉点头道:“宝玉不是王夫人亲生,这事宝玉私下里告诉过,妹妹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
我如今又想起一事,宝玉在书中第二十八回,花朝节我葬花那回,曾说起一个神奇的药方,说要三百六十两银子方能配成,能治我的病。那药方子是什麽意思,妹妹可否解得?”
芙蓉子道:“这个可以解,不过在说起这个药方前,王夫人先说起给黛玉一剂丸药,宝玉猜是人参养荣丸、八珍益母丸、六味地黄丸,皆没猜对,宝钗却猜对了是天王补心丹。
你知道为什麽是这个名儿,又是她说对了吗?”
黛玉道:“难道不是因为宝姐姐记性好,正好记得吗?”
芙蓉子道:“这里面还有一层寓意,涉及到你在书中影射的前身?”
黛玉当即起了兴致,说道:“终于轮到我了,但不知是谁?”
芙蓉子道:“你且问问宝镜。”
黛玉双手合十道:“但愿别是个坏的才好。”
她说完对着宝镜喊了一声“林黛玉”,只见镜面出现了书中林黛玉的样子: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翻过镜子背面,却见是一位先秦时期的官员,面目严肃,脸庞清烁,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身上披着一件狐裘,像个天官似的。
黛玉看着面善,说道:“这个人我好像见过,如果让他手中抱上如意,足下踏上元宝,倒像是文财神比干的样子。”
芙蓉子道:“妹妹所言不错,林妹妹的前身就是比干。
《红楼梦》一书以女娲补天起,所以也隐藏了女娲时期的故事作为源头之因,方有后世之果。
林姓的始祖就是殷相比干,比干后人因遭到纣王帝辛的迫害避难于长林山。
周武王登基后,有感比干坚贞爱国的精神,特赐比干的儿子为“林姓”,御封其子为“坚公”。这也就是在比干庙的左侧配殿中,会敬奉有林坚公塑像的原因。
比干的后代于是就姓“林”了,这是林姓的起源。
河南卫辉比干庙有一付楹联写着:
“仰成汤泽荣随先王袭氏子;
罹暴纣虐殃及后裔易姓林”
御碑亭写有:
忠义承先后,福佑林氏流芳远;
孝慈裕后,杞梓之林世泽绵。”
比干是纣王的亲叔叔,二十岁时,便以太师高位辅佐纣王之父商王帝乙,受托孤重辅纣王,先后辅佐殷商两代帝王,忠君爱国,敢于直言劝谏,被称为“亘古忠臣。
周朝尊其为“国神”,唐太宗时期,追赠太师,谥号忠烈。
纣王被妲己蛊惑,要取比干的心为药引,比干厉声大骂:
“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涂狗彘!心去一片,吾即死矣!比干不犯剜心之罪,如何无辜遭此非殃!”
心乃万物之灵苗,四象变化之根本。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惜,只是江山社稷,贤能尽绝。”
这就是书中将黛玉比做比干的来历,黛玉这个比干因心被挖,心痛,书中阴阳可转换,所以作者又将黛玉比做常蹙眉捧心的西施。
因此宝玉写白海棠诗时有一句:
“捧心西子玉为魂。”
比干是先秦时丞相,而作者朱姓源于周武王时的曹姓,按贾府起家于西汉刘邦算,也皆晚于比干,所以书中林家五代列侯,比贾府从国公算起四代还要早一代。
作者把黛玉比做比干还有一个缘故。
《易·离》中讲:“日月丽乎天,百毂草木丽乎土。”
国神比干是主管万物生长规律的文化图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合一,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日月为明,作者钟情比干,亦因其是日月同辉的图腾。
国神比干身后有雯华,雯华管赤昙和素雯。
“雯”,云文也,即有花纹的云彩。解释:云彩。
雯华管寿年神,赤昙管日春神,素雯管月财神。年神、春神、财神称为吉星。国神管彩云,彩云管吉星。
书中晴雯就是做耗的耗子之一,摇身一变,变成香芋,偷了比干身后的雯华为名。
明朝弘治彭纲碑文:“太师之忠,上摩穹清,下澈坤厚,中丽日月,古今称谏诤者,必太师是依据。”
林如海是前科探花,现今的官职是兰台寺大夫。
历史上没有这个官名,但是唐朝有秘书省,唐高宗时曾改名为兰台,而秘书省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叫秘书寺。
因书以汉唐年纪记事,所以林如海的官职其实是唐朝的官职。
“唐朝的秘书省监掌经籍图书之事。自“秦始皇焚书后,天下藏书几为一尽。再加上手抄方式和简帛载体的限制,对于普通人来说,图书是至为珍贵的物品。
西汉以来,朝廷曾多次下诏求书,藏于宫内秘府,等閑人难得一见,“秘书”一词即由此而来。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秘书省自然备受重视,享有较高的地位。”
比干被姜子牙敕封为“文曲星官”,这就是书里设定林如海为兰台寺大夫的原因。
林如海又是巡盐御史,书中说“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其实说的就是唐朝的盐铁史。
盐铁使是唐代中期以后特置,以管理食盐专卖为主,兼掌银铜铁锡的宋冶,多特派大臣充任或由淮南节度使兼任,常驻扬州。
盐铁使在当时是握有财权的重要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