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情令(39)
穆千凝:???
话题是怎麽拐到这儿的?!
-
后来,亲眼看着司医来了,替彤云看完伤,确认没什麽大碍后,穆千凝才安心睡过去。
刘淮在她身边陪着,再没离开过。
直到天际将明,隐约泛出鱼肚白时,天子才轻着手脚起身,为了不吵醒她,连更衣洗漱都去了偏殿。
而偏殿里,看着在外守了一夜的于胜替自己更衣,天子冷淡着声音道。
“昨夜办事不力,自己去宫正司领十杖。”
“另外,告诉昨夜的人,再有下回,就没这样的好运了。”
因为下次,这些人连被婉婉撞见的机会都没有。
至于那个彤云……
“查下皇后身边贴身伺候的宫女,什麽来历,和皇后关系如何。”
先前他还真没注意到那个丫头。
究竟多好的感情,能让婉婉在那样情况下开口求情。
第二十四章
九月的天其实已经开始有些泛凉了。
尤其是夜里,隐约能感觉到冷意。
可偏偏秋老虎的威力不可小觑。
白日里热起来竟跟夏天没什麽区别。
穆千凝殿选时就已经是夏末,那时她倒还不觉得有多热。
可眼下到了九月,反而有些受不了,可此时已不是皇城中用冰的季节。冰库里的冰也不是凭空长出来的,都是冬日里有人专门切割贮藏起来,这样才有来年的冰用。
今年的冰早已用的不剩什麽了,九月里就是穆千凝想取冰,也只剩些细碎细小的,拿出来不到一个时辰便融尽了,并没什麽用。
这让穆千凝很难受。
知道她怕热,小厨房每日只能变着法做些消暑的吃食送来,可效果也不大。
倒不是她故意要折腾人,只是她确实第一次在京中过这样的日子。
先时在荥阳时,八月底便感受不到热意了,那儿常年都凉爽,哪有到了九月还热得不行的情况?
因此这几日穆千凝是抓耳挠腮,想尽各种避暑法子,但都不顶用。
京城就不是个凉爽的地界。
往岁都是从六月宫中就开始着手準备着去行宫避暑,到九月才回京。
可今岁是陛下御极后的第一年,又逢大选,太后便跟陛下提议不去行宫。
陛下向来对这些不甚在意,便也答应了。
穆千凝封后已经八月的事,现在就是想去行宫也来不及。
因此热得不行的她只能每天夜里在长安殿的院中,叫人放了藤椅,自己穿得凉爽些在外躺着。
有时她自己躺着,偶尔陛下来了看见便会陪她一起。
以为她是想看夜景,还提了去太液池后的殿宇看更清楚。
“妾对夜景没什麽兴趣。”穆千凝说这话时,握着手中的团扇一下下扇这,“是天热,在殿外吹吹夜风罢了。”
她和陛下在一起时,身边素来没旁人伺候,因为对方不喜欢。
久而久之穆千凝也就养成了这习惯,只要陛下一来,便将伺候的人都遣离。
听得她这样说,刘淮才明白为什麽她非要拿着把扇子。
“来,给朕。”他从对方手里接过团扇,“怕热怎麽不早跟朕说,自己扇扇子手不会酸吗?”
穆千凝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一气呵成拿过扇子接着替她扇起风来。
一句“还好,手不酸”登时卡在喉间。
陛下像是很享受一般,替她打着扇,面上的笑意还很深。
“怪道这几日朕来长安殿,你夜里总在外坐着,用了晚膳也喜欢出来,原来是嫌热。”
穆千凝自然不好意思直说热,毕竟问了一圈,发现好像真的只有自己觉得热。
那些原本就生活在皇城中的宫人都觉得如今的天气很合适。
“怕热怎麽不叫六尚局多送些冰来?”
穆千凝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叫了,先前用的太多,现在已经没有了。”
刘淮听后不由地笑了声。
“看来在宫中是委屈你了,也是,朕记得荥阳四季如春,想来如今皇城的天气你是受不了的。”
“其实也还好……”不想让自己显得太矫情,穆千凝道,“妾问了彤云,说秋老虎就这麽十几日,再忍忍就过去……”
“朕带你去行宫吧。”
一句话让还没说完的穆千凝顿住。
“什麽?”
天子换了只手握着团扇,“今年还没去过行宫避暑,恰好也是你入宫第一年,朕带你去行宫,那儿比皇城凉快多了。”
怎麽也没想到对方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穆千凝回过神来忙道:“不,不用了!其实也没多热,就剩半个月了。”
先前因着太热,她问过彤云避暑的事,对方跟她说,每年去行宫避暑,整个宫里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
从决定动身到真的到行宫,至少也要十几二十日。
中途的路程也不算短。
如今秋老虎也就剩这十余日,她何必去折腾宫里的人?
“妾陛下还有政务处理,若是去了行宫岂不是不方便?”
她还是那个意思,自己熬个十几天就行了。
可陛下不答应。
“避暑的行宫不止有一个地方,朕记得有一处地,离皇城不过两日车程,因着四面邻水,殿宇傍水而建,且每年都会贮藏冬日湖水的冰,先时先帝不想路程奔波就会去那儿小住避暑。”
只是那处的风景不如常去的行宫好罢了。
这地方穆千凝还是第一次听说,先前彤云也不曾提过。
不过……
“地方是近,可天子出行,总归兴师动衆,倒是朝臣宗亲问起陛下为何九月避暑,妾怕要受千夫所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