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春事(269)+番外
见沈让尘不回答,楚明霁偏头看去,看见秦王走来,含笑和众臣打过招呼,而后在龙椅下首落座。
秦王看向四周,王公大臣几乎已经到齐,龙椅和他对面的位置还空着,唯独建元帝和晋王还没到。
他敲着桌子,偏过头问一旁坐着的荣王,“你四哥为何迟迟未到?”
荣王是皇后所出,十岁封王,如今不过十三。
他对着秦王端端正正行礼,“四哥原本早就到了,父皇身边的福安公公来请,去了有小半个时辰了。”
父皇找老四去做什么?还是在开宴前。秦王心下一沉,不由看向郭自贤那边,看来他说得没错,父皇果真有立晋王为太子的意思。
秦王搭在案上的手指飞快敲击着,内心十分慌张。
听见“皇上驾到”,众人赶忙起身。
天子仪仗,龙袍加身,端的是威严赫赫。
山呼万岁后众人平身,秦王依旧盯着那龙袍瞧,一旦生疑,看什么都会怀疑三分。
建元帝王不喜排场,平日宫中设小宴,都是着常服,今日却穿了龙袍,似是在暗示有什么大事发生。
那身龙袍看得秦王越发心神不宁,他不经意朝着对面望去,却见晋王端着酒盏,笑盈盈地看着自己,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甚至还将手中酒盏抬了抬,看口型是,“大哥,请。”
秦王在心里冷哼一声,还知道他才是大哥?他为长,这皇位本就该是他的,他老四既非嫡子,也非长子,凭什么和他争?
秦王仰头饮下一杯,目光越来越冷,晋王若敢抢,就别怪他不顾念什么兄弟之情,他必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湖泊另一侧的女眷席,席面布置得更精巧雅致,月色幔帐随风轻舞,案上摆放着鲜花香果,各位名门闺秀妆容精致,巧笑倩兮,丝毫未察觉到喧嚣中暗藏的杀机。
皇后端坐主位,身旁是仪妃,余晚之坐在仪妃一侧,中间却隔了好几个人。
她环顾四周,没瞧见国公夫人,若仪妃要在宴上做什么,想必定然会把国公夫人支开。
桌上的瓜果点心她没碰过,两侧也没有相熟之人,唯有侧后方跪坐着一名宫女,是仪妃宫里的人。
余晚之理了理裙摆,刚准备起身,身后的宫女便开了口。
“三小姐这是想去何处?”
“如厕。”余晚之冷淡道。
宫女道:“娘娘吩咐过,三小姐对宫里不熟,让奴婢随侍在侧。”
余晚之还未站直的身体又坐了回去,她本就是借机溜走给沈让尘传信,仪妃却将她盯得死死的,让她找不到任何机会。
这样一起一坐,原本只在暗自打量她的人,都放开了朝她看过来。
皇后扫过她的面颊,端庄道:“生得这般端正,倒是个生面孔。”
余晚之朝皇后拜下,“娘娘谬赞,臣女愧不敢当。”
皇后正待开口,一旁酒盏叮一下倒在桌上,皇后转头看去,昭仁撑着头,手指拨弄着倒下的酒盏滚来滚去,目光却是望向余晚之那边。
那眼中的敌意让皇后一下就明白过来,这位想必就是余家三女,沈让尘心仪之人了。
既是仪妃请来的,她不论热络了还是冷淡了不免让人多心。
便客气道:“免礼,听闻你常年居住在别庄,回家便是身体已大好了,今日宫宴,不必拘谨。”
余晚之正想道谢,便听见一声讽笑。
“你也是好运气。”昭仁拿着酒盏说。
仪妃蹙眉,皇后一听便知昭仁有异,轻喊道:“昭仁,饮酒伤身,你少用些。”
昭仁朝着皇后一笑,“多谢母后关心。”
她自然要少喝,她今日还有大事要做。
昭仁隔岸望去,却见那融在灯火里的清隽背影正好转过身,朝着女席这边看过来,不用去想他看的是谁,答案显而易见。
昭仁压抑的情绪被那个牵挂的动作瞬间点燃,她看着余晚之,嘲讽道:“听闻你六岁摔落假山,疯傻了十几年,却不知是哪位世外仙医,医术如此了得,竟能治好疯症?”
话音刚落,满场顿时哗然。
第 242 章 圣旨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集在余晚之身上,惊讶的、探究的、疑惑的,原本热闹的交谈戛然而止,随之而来是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
“不是说因病吗?怎么成疯症了?”
“说病却没说是什么病,疯症也是病。”
“听说余晚之的确是六岁离开汴京,之后一直住在庄子上,直到去年九月才回余府。”
“可即便再不好,也不该逢年过节也不回京吧?”
“如此看来,昭仁公主所说,还真有可能。”
余晚之跪坐在案后,昭仁公主明显的针对,她应是不应,若应了是结仇,不应,往后恐怕就得背着个疯子的名头。
她自个儿倒是无所谓,可她不想让沈让尘因为自己沾上半点污名。
况且,她和昭仁的梁子已经结得不能再深,怕她作甚?
“殿下这是从哪里打听来的?”余晚之微微一笑,眼中带着几分无可奈何,“是谁竟如此张狂?竟连您都敢骗。”
昭仁早料到她会反驳,“那就要问问你余府庄子上的人了,她们敢骗本宫么?”
周遭其他人各怀心思,竟是从庄子上得来的消息,想必不会有假。
余晚之面上诧异了一下,“殿下竟去庄子上打听臣女,让臣女真是受宠若惊,竟不知是因何能得殿下如此厚爱?”
此言一出,看戏的众人不免想起了另一个人,
哪是什么厚爱,分明是嫉妒。
公主心仪沈让尘不是秘密,而沈让尘有意求娶余晚之,若是因妒生恨,那昭仁公主的话可信度便值得质疑了。